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阔在电烧伤后肩周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伴有肩周严重损伤的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9~55岁,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受伤肢体为左上肢8例、右上肢5例,均为Ⅲ~Ⅳ度焦痂创面,其中伴有肱二头缺损6例、三角缺损3例、肱三头缺损2例、肩周多条肌肉复合缺损2例。手术分2个阶段进行,Ⅰ期行肩周电烧伤创面清创探查,在保证全身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局部组织、保存肢体。最后1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6 cm~40 cm×15 cm,肌肉缺损面积为8 cm×4 cm~19 cm×12 cm,7例患者伴有肱骨外露。Ⅱ期根据残留肢体缺损程度,采用背阔行肩周力重建,背阔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0 cm×18 cm,剩余创面采用自体头部刃厚皮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成活和创面封闭情况及随访时供受区外观。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参照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系统,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肩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3例患者肩周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残余创面,其中1例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换药后再次行自体头部刃厚皮移植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肩周外形饱满、不臃肿,修复区域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接近。供区遗留线性缝合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60~90°,上举120~180°,力恢复Ⅳ级以上8例、Ⅲ级5例;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8例、良5例;10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背阔的应用为肩周电烧伤后力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佳选择,术区外形好,上肢功能预后较佳。

  • 标签: 烧伤,电 肩周 肌力重建 背阔肌肌瓣
  • 简介:摘要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2018年10月收治的1例35岁男性患者,骶尾部、臀部巨大压力性损伤伴有尿道瘘和髋关节炎的复杂压力性损伤,经全身支持、清创、负压引流并采用双侧臀大联合阴囊皮等治疗,2周后复杂压力性损伤创面完全愈合,尿道瘘得到修复。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外科皮瓣 阴囊 肌皮瓣 臀大肌 尿道瘘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是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2019年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发布了非层浸润性膀胱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诊治有了较大进展,包括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危险度评估,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经验以及新型膀胱灌注药物的临床研究等。共识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目前国内非层浸润性膀胱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经验,在2019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更新,以期对目前国内非层浸润性膀胱膀胱灌注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我国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是向膀胱内注入细胞毒性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注入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等直接或间接诱导体内发生局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风险。2019年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发布了非层浸润性膀胱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近年来,国内外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诊治有了较大进展,包括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危险度评估,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经验以及新型膀胱灌注药物的临床研究等。共识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目前国内非层浸润性膀胱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实践和应用经验,在2019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更新,以期对目前国内非层浸润性膀胱膀胱灌注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背阔和股前外侧皮游离移植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鳞癌)切除后创面的效果,探讨两种皮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头皮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CT检查,未见癌转移,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无血管疾病,实施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采用背阔或股前外侧皮游离移植修复。对2种皮的术中血管变异情况,吻合血管直径,血管蒂的长度,皮切取面积、切取时间,吻合血管时间,手术时间,供区和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测量或记录。结果共纳入21例病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2~61岁。其中11例采用背阔游离移植修复,10例用股前外侧皮游离移植修复。随访1~2年,21例皮全部成活。背阔组无血管变异病例,而股前外侧皮组有2例血管变异。背阔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4±0.09) mm,静脉为(2.49±0.10) mm;血管蒂的长度为(6.14±0.28) cm;皮切取面积(135.0±20.8) cm2、切取时间(114.8±3.0) min;吻合血管时间(20.8±0.8) min;手术时间(6.5±0.2) h。股前外侧皮组吻合动脉血管直径为(2.15±0.14) mm,静脉为(2.45±0.15) mm;血管蒂的长度(6.80±0.31) cm;皮切取面积(159.9±16.4) cm2、切取时间(119.8±3.6) min;吻合血管时间(21.5±0.9) min;手术时间(6.9±0.2) h。2种皮手术中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别。背阔组供区总体并发症发生(7例)较股前外侧皮组(4例)多;受区总体并发症发生(1例)较股前外侧皮组(2例)少。结论背阔和股前外侧皮修复头皮鳞癌切除后创面均能取得良好效果。背阔血管恒定,手术相对简单、风险低,更适合初学者;股前外侧皮较薄,供区并发症发生少,患者易接受,并可在仰卧位下完成手术操作,更适合老年患者。

  • 标签: 外科皮瓣 游离组织瓣 肿瘤,鳞状细胞 肌皮瓣,背阔肌 股前外侧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估下斜方携带部分背阔修复头顶枕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例采用下斜方携带部分背阔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6~68岁。病变均为恶性肿瘤所致的颅骨缺损及硬脑膜外露。本组病例对斜方切取进行了改进,利用下斜方携带部分背阔修复上述缺损,即切取时远端自背阔深层分离,组织携带部分背阔,其大小视硬脑膜缺损大小而定。结果8例患者的创面面积为12 cm×8 cm~17 cm×15 cm,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7例成活,伤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2 d组织远端出现水泡和瘀斑,经换药10 d后痊愈。本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皮均存活,术后背部供区少许瘢痕增生,复查肩关节活动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下斜方携带部分背阔修复头顶枕部组织缺损可行,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斜方肌 背阔肌 头皮缺损
  • 简介:摘要带神经血管蒂的股薄游离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晚期面瘫,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合适的供体神经,选定的运动神经必须能提供足够强度的神经支配,以产生强有力的肌肉收缩,使患者能够自主控制肌肉的运动。为了实现面部对称和自发的活动,跨面神经移植被认为是理想的选择;在没有面神经的情况下,咬神经是较好的替代选择,可以提供高动力神经输入;近年来,有学者试图结合两种供体神经的优势进行双运动神经吻合,术后具有强大而协调的面部动态效果。该文对股薄游离治疗晚期面瘫中供体神经的选择进行总结,认为每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薄肌 面神经麻痹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序贯腓骨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的6例足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33~54岁[(41.4±10.2)岁]。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7 cm~19 cm×9 cm。第1跖骨缺损3例,第4~5跖骨缺损2例,第4~5跖骨合并外侧楔骨、骰骨缺损1例。骨缺损长度6~14 cm。患者均合并部分伸肌腱缺损。应用Ⅰ期股前外侧修复足部创面、Ⅱ期腓骨修复骨缺损的序贯治疗方法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观察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腓骨愈合时间、及腓骨供区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皮外形、皮感觉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评定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33个月[(17.8±5.2)个月]。术后2周6例全部成活。1例有窦道形成,为残余跖骨部分坏死所致,经再次扩创后伤口在3周愈合,其余患者伤口均顺利愈合。腓骨术后2周术区切口均顺利愈合,无局部感染征象。腓骨术后6周左右可见移植腓骨与受区骨断端间有少量骨痂形成,均实现Ⅰ期愈合,腓骨愈合时间为12~18周[(14.5±4.3)周]。及腓骨供区创面Ⅰ期愈合,供区仅留下线性瘢痕。3例出现股前外侧供区下外侧感觉麻木,皮修复术后6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腓骨供区下肢膝、踝关节活动良好。末次随访时皮外形略显臃肿,皮均恢复保护性感觉,腓骨均愈合良好,无腓骨吸收、骨髓炎等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44.3±5.3)分、(52.1±7.4)分、(84.5±11.1)分,均较术前的(23.5±5.2)分显著提高(P<0.05);而术后各时相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3例,良2例,可1例。结论对于足部复合组织缺损,股前外侧序贯腓骨可有效修复足部创面,减少严重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骨缺损顺利愈合,较好恢复足部外形,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损伤 腓骨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目前的标准治疗手段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创伤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低。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完善和放疗技术的发展,以膀胱部分切除术(partial cystectomy,PC)为主的保膀胱综合疗法重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综述PC目前的应用现状和治疗进展。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保留膀胱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膀胱层注射治疗女性单纯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疗效、所需药物剂量、药物稀释程度、综合疗程、膀胱层注射点位置选择、注射点数量、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式。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1例女性单纯性OAB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下膀胱层多点、少量注射BTX-A溶液[1 ml/点(200 IU BTX-A+20 ml生理盐水),共注射20个点],并评估注射前,注射后1、2、6个月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残余尿量、膀胱容量以及注射后6个月的膀胱黏膜病理变化。结果BTX-A膀胱层注射治疗后6个月轻、中度患者OAB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轻、中度患者的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后轻、中度患者的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后轻、中度患者的膀胱黏膜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BTX-A膀胱层注射治疗女性单纯性OAB患者疗效可靠,用法为1 ml/点(200 IU BTX-A+20 ml生理盐水),共均匀注射20个点。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肉毒毒素,A型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膀胱层注射治疗女性单纯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疗效、所需药物剂量、药物稀释程度、综合疗程、膀胱层注射点位置选择、注射点数量、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式。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1例女性单纯性OAB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下膀胱层多点、少量注射BTX-A溶液[1 ml/点(200 IU BTX-A+20 ml生理盐水),共注射20个点],并评估注射前,注射后1、2、6个月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残余尿量、膀胱容量以及注射后6个月的膀胱黏膜病理变化。结果BTX-A膀胱层注射治疗后6个月轻、中度患者OABS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轻、中度患者的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后轻、中度患者的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后轻、中度患者的膀胱黏膜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BTX-A膀胱层注射治疗女性单纯性OAB患者疗效可靠,用法为1 ml/点(200 IU BTX-A+20 ml生理盐水),共均匀注射20个点。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肉毒毒素,A型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舌骨下修补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其他部位修补)和观察组(舌骨下修补),各30,比较治疗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其他部位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应用舌骨下修补有着更高的成活率,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口腔肿瘤 术后缺损 其他部位肌皮瓣修补 舌骨下肌皮瓣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带蒂横向腹直(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uscle,TRAM)重建乳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23例行乳腺癌术后即刻TRAM乳房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手术所需时间240~360 min,平均时间300 min;术中出血120~200 ml,平均170 ml;所有患者皮均顺利成活,2例并发局部脂肪坏死;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乳房外形良好。结论带蒂横向腹直重建乳房能弥补女性患者因乳腺癌导致乳房缺失的遗憾,能给女性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自信,技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带蒂横向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6例,分别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46例)和传统经尿道电切术(对照组,30例)进行治疗。以手术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等作为指标,评估两种术式的治疗价值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1.5±12.9)ml,少于对照组的(41.7±18.4)ml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尿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9±11.7)min、(4.1±0.9)d、(4.4±1.3)d,均短于对照组的(44.8±13.4)min、(4.7±0.7)d、(5.2±1.7)d,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道内口狭窄、膀胱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67%,8/30),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6.52%,3/46)与对照组(13.33%,4/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切除效果,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术后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经尿道电切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83例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43例(钬激光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40例(TURBT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钬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均低于TURB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膀胱穿孔发生例数和术后1、2年膀胱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佳,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层浸润性膀胱癌青年患者行机器人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术的层浸润性膀胱癌青年(≤4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发现方式、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合并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尿流改道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男18例(75%)、女6例(25%),年龄(40.4±3.5)岁,体质指数(24.7±2.5) kg/m2。初次就诊时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9例(79%),下尿路刺激症状者4例(17%),剩余1例(4%)由体检发现。肿瘤单发者15例(62%),多发者9例(38%);14例(58%)膀胱肿瘤直径≥3 cm;术前合并肾积水者3例(13%)。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术,手术时间(325.8±57.2)min,失血量200(162,300) ml,术后住院时间11(9,22) d。17例(80%)患者尿流改道采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剩余7例(20%)采用Bricker回肠膀胱术。对于保留性神经的男性患者,有6例(6/9)在术后1年恢复性功能。术后病理分期及分级:T2期16例(67%),T3期7例(29%),T4期1例(4%);6例(25%)发生淋巴结转移;低级别尿路上皮癌8例(33%),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4例(58%),腺癌1例(4%),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4%)。术后早期并发症多轻微,2例(8%)患者发生Clavien Ⅲ级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少。患者随访时间(26±12)个月,1例(4%)患者因化疗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例(4%)患者发生复发,4例(17%)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P=0.018)和≥T3分期(P=0.038)与术后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联。结论血尿是青年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首要临床表现,且肿瘤级别高和分期晚;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术治疗青年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保留性神经有助于性功能恢复;高肿瘤分期(≥T3)和淋巴转移与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联。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青年 机器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在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非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单次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试验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缓解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2-6周再次行二次手术治疗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实施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应用改良法与眶隔固定术结合在眼袋整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3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眼袋整形患者 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组各34例,对照组行改良后的法眼袋整形术,观察组行改良法结合眶隔固定眼袋整形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和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p

  • 标签: 眼袋整形 改良肌皮瓣法 结合 眶隔固定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大筋膜联合前锯脂肪筋膜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拟行乳房重建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大筋膜覆盖包裹假体行乳房重建,观察组采用胸大筋膜联合前锯脂肪筋膜覆盖包裹假体行乳房重建。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术后乳房美学外观情况,根据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2.61±12.38)ml、(88.76±13.57)ml,引流管拔时间分别为(3.51±0.62)d、(3.64±0.58)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64、0.853,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59±0.29)h比(1.72±0.32)h,t=11.217,P<0.001],对照组引流量高于观察组[(215.45±47.69)ml比(151.36±31.67)ml,t=6.233,P<0.001],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14.51±2.32)d比(10.79±1.86)d,t=6.965,P<0.001]。观察组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6.77%(30/31)比74.19%(23/31),χ2校正=4.679,P=0.031]。两组术前FACT-B各项目(健康、情感、功能、社会/家庭、其他状况)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各项目及总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01),且术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2/31),与对照组的22.58%(7/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2.080,P=0.149)。结论采用胸大筋膜联合前锯脂肪筋膜假体植入进行早期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提高乳房美学外观,改善患者远期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胸肌 筋膜 假体和植入物 乳房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