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书信作为交流的主要媒介,在旧时交游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探讨学问、传递信息等最普遍的方式。寐叟哲嗣慈护先生捐赠给嘉兴博物馆的沈曾植遗物中,不少为友朋沈曾植的信札。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盦,晚号寐叟,别号甚多,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巡抚。宣统二年(1910年)乞休归里。辛亥革命后,以遗老隐栖上海。其学问精博,识见雄伟,为世所共仰。

  • 标签: 沈曾植 表达思想 传递信息 宣统二年 辛亥革命 博物馆
  • 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直存在"诗能穷人""诗能达人";"穷而后工""达而后工"的争论,孙于《履斋示儿编》中避开了这些争论,提出了"而诗工"的文学观念,这是学界较为新颖的立论,欧阳修、黄庭坚、杜甫、韩愈等诗人的经历皆是此观念的例证。"而诗工"和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文学观念在一定范围内重合,但其又超越了欧阳修关于诗人"不得志"的限定,范围更广,立论更为客观。

  • 标签: 孙奕 老而诗工 文学观念
  • 简介:税工黄永车轮磨平了弯弯的道头发裹着根根银丝皱纹刻下岁月的艰辛税包装满了为国为民的情啊!可敬的税公税工@黄永...

  • 标签: 为国为民 道头 岁月
  • 简介: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吗,由于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突然变小了,各个国家的距离愈来愈近。全世界的小朋友,就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彼此间都想加深了解.都有着互相学习的愿望。为了让中国的小朋友和小学教师、小学生家长进一步了解国外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我刊在北美地区和欧洲几个国家特聘一批“通讯小院士”.请这些正在国外读书的“通讯小院士”介绍异国他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这些地方的自然与地理知识.为我国千千万万的小学生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

  • 标签: 小学生家长 读者 生活情况 学习状况 小朋友 小学教师
  • 简介:志公(1918~1997),著名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1937年入中央大学,后转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学习外国文学和语言学。自40年代起,他先后在中央大学、开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研究语言学、英语教学、汉语文教学。代表作有《汉语语法常识》、《语法学习讲话》、《修辞概要》、《现代汉语》、《语文教学论集》、《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志公文集》等。志公先生在中小学作文教学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他从语言学和语文教育这两个角度研究,视野开阔,时有创新。

  • 标签: 语文教育家 语言学家 《现代汉语》 语文教学改革 中央大学 汉语语法
  • 简介:作文,评分高,先要内容好……一是看是否“真实”。二是看是否“通达”。三是看是否“恳挚”。四是看是否高尚。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在影评界,云南民族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维是位知名度很高的前辈。这不仅因为他年高,他从事影评的时间长;而且因为他挚爱电影评论事业,多年来为民族影评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忘我工作;还因为他的研究角度独特,他的研究成果卓著(近十年来,他先后出版了《影艺丛语》、《电影评论艺术》、《电影民族学论纲》等著作)。作为业余影评作者,我对仰慕已久,特别是年初接到寄来的两本由他亲自签名的

  • 标签: 电影评论 云南民族 研究成果 丛语 电影研究 论纲
  • 简介:袁昶和李慈铭,一个晚清重臣,一个文坛耆硕,相知契交二十余年。本文所涉袁氏李慈铭手札廿通,为绍兴图书馆所藏,均为未刊。时间始自同治十三年,讫于光绪十六年(1874--1890);内容涵盖诗作唱和、学问切磋、饮宴应酬、吉庆丧吊及冶游娱乐等社会活动诸层面。诚为研究晚清官僚仕子人际交往的实证档案。

  • 标签: 袁昶 李慈铭 未刊手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月初九那天,天气不错,我与友人一起驱车来到七朝古都开封,要逛逛大相国寺的灯展。

  • 标签: 汴京
  • 简介:在十八世纪后期的金石学术圈中,翁方纲(1733-1818)与黄易(1744-1802)虽地位迥焉不同,却是难得的挚友。黄易访碑所得,往往第一个就会向翁方纲报告,并寄赠副本,同时索取题跋。翁方纲除了从黄易这里获得北直、山东等地的碑版之外,也常常向黄易借观他所收藏的其他拓片,以深入相关的研究。

  • 标签: 翁方纲 黄易 考释 故宫 十八世纪 学术圈
  • 简介: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季宗元》是其早年书法真迹,研究者对其书写年代说法不一,以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说影响较大。信札内容反映的官职任满待迁及日常政务繁冗、督责严苛等现象,对比元朝官员任期和职权来分析,符合赵孟頫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任职兵部郎中时的实际情况。信札中提到赵孟頫获见大量唐宋绘画名作,也应是在大都任上才有此机会。故此,《季宗元》书写年代应为至元二十七年。

  • 标签: 赵孟頫 致季宗元札 圆座署事 大都
  • 简介:<正>引言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别号无余。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工书,得董其昌神髓,与刘墉、梁同书齐名。著有《梦楼诗集》二十四卷。王文治归里后以诗书自娱,与袁枚、赵翼等过从甚密,为乾嘉时京口之著名诗人。他同当地的闺秀诗人也有交往,曾推荐闺秀鲍之蕙的诗作给袁枚,嘱袁枚选入《随园诗话》~②。并与袁枚同收骆绮兰为女弟子。骆绮兰,字佩香,号秋亭。江苏句容人,京口龚世治妻。有《听秋轩诗集》六卷。后附《听秋轩赠言》三卷,是骆绮兰辑录的各界名流投赠给她的诗篇,编定于嘉庆元年(1796)。《赠言》,国家图

  • 标签: 王文治 骆绮兰 听秋轩诗集 翰林院编修 梦楼诗集 《随园诗话》
  • 简介:黄以周与俞樾同为晚清经学大师,两人的交往缘于1864年时任浙江学政的吴存义的推介。此后两人多有书信往来,至今能收辑到的尚有五通,其中黄以周俞樾的有二通,俞樾黄以周的有三通。这些往来函重点在交流切磋礼学观点,这些交流既反映了两人学术观点的异同,也显示了黄以周本人学术观点和思想的演变,另外也透露了当时学界、政界、教育界等诸多层面丰富的信息。

  • 标签: 黄以周 俞樾 吴存义 函札 笺证
  • 简介:话说从前有一位道士,名叫果,隐居在恒州中条山修道,修成了长生不老之术。他到底有多大年纪,谁也说不清楚。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见过果,那时果就有几百岁了。果自己说,生于尧丙子年间,可是看他的相貌,只像六十多岁的人。他经常往来于汾晋之间,时常骑着一头白色毛驴,据说一天就可以行数万里。休息的时候,他既不给毛驴草吃,也不给毛驴水喝,而是像变戏法一样,用手往毛驴背上一拍,毛驴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慢慢瘪了下来,变成

  • 标签: 金榼 恒州 中条 道童 唐明皇 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