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医院就诊的艾滋病人也越来越多,医护人员感染HIV的机会也将增加,一旦发生感染,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接受治疗的病人,后果将会十分严重。而手术室护士在配合手术时,存在的风险很大,很可能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HIV感染,因此,应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HIV的安全防护,并制定相关防护措施,防止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HIV。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5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有发热、咳嗽、盗汗、体质量下降、呼吸困难和胸痛等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类型有播散型肺结核、单部位淋巴结核、结核型胸膜炎、单纯肺结核与其他部位结核。主要影像表现有淋巴结肿大、胸膜炎、肺中下叶渗出病变及弥散性粟粒或结节影。CD4+为0.003~0.164×109/L,平均(0.048±0.044)×109/L。其中32例未同时采用抗病毒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1年后因结核死亡17例;35例同时采用抗病毒和抗结核治疗,1年后因结核死亡6例。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应充分利用多种检查或检测手段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同时给予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对疗法的评价及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中医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显例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中,显例35例,有效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107)d,对照组为(6±155)d。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采用针对性的治疗,降低病毒载量,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效果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6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45例(75%)反复发热,30例(50%)表现为典型午后低热,咳嗽、咳痰54例(90%),胸痛22例(37%),咯血4例(15%),明显消瘦58例(97%),腹泻3例(5%),淋巴结肿大21例(35%),其中颈淋巴结肿大17例(28%)。胸部影像学表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例(15%),浸润型肺结核40例(67%),结核性胸膜炎16例(27%),其中合并纵膈淋巴结肿大者10例(17%)。痰涂找抗酸杆菌阳性10例(17%),CD4计数小于200个∕微升51例(85%),CD4计数大于200个∕微升9例(15%)。白细胞计数升高38例(63%),结核菌抗体阳性56例(93%)。6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好转出院43例(72%),病情无好转或恶化17例(28%),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是否存在合并肺结核感染,应警惕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不典型性,力求完善痰涂、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在高度怀疑存在合并肺结核的情况下亦应考虑抗结核试验性治疗,并尽快给予HAART抗病毒治疗,以免延误诊治。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艾滋病患者的分组分析,了解艾滋病的有关情况。方法对出院艾滋病病人资料进行分组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男女性别比在2.601至3.061之间;15-44岁年龄组占的构成比最大,占53.99%-65.01%,45-59岁年龄组构成比为19.75%-24.5%,60岁以上年龄组构成比随年份呈增长趋势,构成比为13.91%-21.27%;农民出院者人次占总出院人次由2008年的34.99%到2011年的55.52%,平均增长22.88%。结论艾滋病住院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分组分析,得出农民、男人、青年比例最大。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贱。得了艾滋病,要到专科门诊、专科病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