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随访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的视角,初步了解随访干预的影响因素,探讨在吸毒严重的艾滋病流行地区的随访模式。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4名主管艾滋病工作人员,14名随访责任人、40名HIV/AIDS进行个人深入访谈,每人约1~1.5小时。结果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社区维持治疗、随访工作人员数量、HIV/AIDS的流动、歧视、家庭支持、违法犯罪被公安抓获、交通不便等是影响HIV/AIDS随访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降低社会歧视,方便提供心理支持,减少HIV/AIDS暴露的机会,还可以及时地随访到外出流动而失访的HIV/AIDS。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MMT)在HIV/AIDS随访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在艾滋病流行地区迅速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随访模式,发挥MMT的随访管理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监管场所随访HIV/AIDS。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2004年11月23日公布的<2004年艾滋病流行报告>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人数2004年又创新高,突破3900万人,新增感染者500万人,另有300多万患者在2004年死亡.尽管全世界艾滋病防治工作近2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就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看,防治形势依然很严峻.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泸县1998-2013年的艾滋病疫情现状,分析艾滋病流行特征,为调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历史卡片下载”处下载截止2013年底的数据,用Excel软件对数据按现住址、终审日期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6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424例,死亡161例,历年平均报告感染率、患病率、病死率分别为2.51/10万、4.36/10万、37.97%。1998-2004年,疫情较平稳,2005年起进入快速上升的阶段,感染率由2004年的0.19/10万上升到2013年的15.44/10万,年递增率为73.27%;患病率由2004年的0.38/10万上升到2013年的24.44/10万,年递增率为68.28%。分布在全县每个乡镇,男性为主(73.11%),55岁以上老年人较多,占40.09%。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92.92%;文化程度均较低;职业以农民和农民工、家务待业为主,362例,占85.38%。结论泸县疫情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上升速度较快,目前无减缓趋势,老年感染者比重较大,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提示应早落实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市选取20个社区为研究对象,于每个社区开展艾滋病公益咨询服务及艾滋病教育讲座。比较分析干预措施实施前后调研群众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持不歧视态度率。结果接受调研者共计1899人,占77.26%(1899/2458);接受艾滋病预防干预教育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4.51%,持不歧视态度率为54.71%;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上升至94.68%,持不歧视态度率增长至74.88%。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有效提高普通群众对于艾滋病知识的认识,降低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