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饮食护理在调理营养不良患儿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近两个月内到医院就诊查出营养不良的患儿80例,将这80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儿分别给出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进行饮食护理,而对照组则进行专门针对营养不良的常规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营养情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检查显示饮食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儿的营养状况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患儿。结论通过研究后发现,饮食护理能够改善营养不良患儿的营养情况,饮食护理对营养不良患儿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营养不良患儿适合于进行饮食护理方式。
简介:摘要对一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给予抗癫痫、全身营养支持治疗。提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呼吸道、导管管理,加强皮肤、鼻饲护理,对患儿家长采取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取得患儿家长配合。
简介:摘要患儿,男,5岁9个月,于2012年5月11日因持续抽搐2小时入院收入儿科。血液化验结果显示肾上腺腺皮质功能不全患儿的临床表现。查核磁回报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住院期间再没有出现抽搐症状。于2012年5月16日家属要求出院。之后随访中得知患儿出院不久死亡。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Adrenoleu-kodystrophy简称ALD)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血清内可发现长链脂肪酸升高。本病于1912年Schilder's首次报导称为特殊的脱髓鞘病。病变累及的器官是肾上腺、性腺和脑。脑的主要部位在枕叶,其他脑叶较轻,一般对称,视神经、视束、穹隆、海马联合、胼胝体都受损害,可累及小脑和脊髓。疾病常开始于少年,因为患者存在肾上腺功能低下,皮肤和口腔粘膜的色素增加,颜色发暗。有乏力、消瘦,血压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钾高,因为双侧枕叶白质脱髓鞘,患者可有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可有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发作等。如果儿童期发病,始发症状是智力、视力受损。成人发病,始发症状是精神和步态异常多见。8岁前发病进展较快,在老人视、听、步态、吞咽障碍进展较慢。检查血液中长链脂肪酸有助于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不良患儿的喂养方式及气质特征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儿保门诊确诊的营养不良患儿60例为病例组和对照组60例,通过自行设计的喂养行为问卷调查和气质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喂养行为病例组主要喂养人是祖(外)父母及保姆,占78.3%,对照组占60%,(X2=4.8P<0.05);固定就餐时间占45.0%,对照组占85%,(X2=21.10P<0.001);病例组固定就餐地点占51.7%,对照组占81.7%,(X2=14.65P<0.001);病例组4-6个月添加辅食占33.3%,对照组占86.7%(X2=35.56P<0.001);病例组有适合孩子年龄的食物占30.0%,对照组占91.7%(X2=47.88P<0.001);病例组进食有鼓励言行占41.7%,对照组占96.7%(X2=42.55P<0.001);病例组拒绝新食物占58.3%,对照组占13.3%(X2=26.42P<0.001)。气质特征病例组婴幼儿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所占的比例为30%,对照组11.7%(X2=5.846P<0.05)。结论营养不良的发生与婴幼儿的喂养行为和气质特点有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营养不良(MD)患儿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的表现及特征,为适时的呼吸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肌肉病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经临床、肌电图、基因或病理确诊的MD且进行了整夜PSG监测患儿的资料。分析其PSG监测特征。结果总计入组10例MD患儿,其中男7例,女3例,行PSG监测时年龄(9.40±3.13)岁,均经临床、病理和基因检测确诊为MD。MD患儿在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睡眠期呈增高趋势。在呼吸事件方面,MD患儿可表现阻塞性呼吸暂停、中枢型呼吸暂停、混合型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其中低通气指数(HI)最高,混合型呼吸暂停指数(MSAI)最低,HI显著高于MSAI(P<0.05)。REM睡眠期的中枢型呼吸暂停不排除膈肌性呼吸事件的可能。在睡眠结构方面,PSG显示MD患儿REM睡眠时间减少。结论MD患儿的早期睡眠呼吸紊乱,表现为以低通气事件为主,呼吸紊乱最早出现于REM睡眠期,REM期的呼吸紊乱指数可作为MD患儿呼吸肌受累的早期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保健方式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来我院门诊做体检发现的224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研究样本。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不同保健方法的效果,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两个等大的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2例。观察组患者均为0~3岁少数民族营养不良患儿,对于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保健指导方法。对照组为0~3岁的汉族营养不良患儿,均沿用常规护理。在护理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个性化保健指导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结果观察表明,分别进行保健护理后,观察组各病人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展现出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表现,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明确意义(P<0.05)。上述几项结果充分显示出个性化保健指导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积极效果。结论 实施个性化保健指导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救治,其效果十分显著。该模式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效果,还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个性化保健指导方法在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保健方式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来我院门诊做体检发现的224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研究样本。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不同保健方法的效果,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两个等大的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2例。观察组患者均为0~3岁少数民族营养不良患儿,对于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保健指导方法。对照组为0~3岁的汉族营养不良患儿,均沿用常规护理。在护理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个性化保健指导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结果观察表明,分别进行保健护理后,观察组各病人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展现出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表现,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明确意义(P<0.05)。上述几项结果充分显示出个性化保健指导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积极效果。结论 实施个性化保健指导对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救治,其效果十分显著。该模式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效果,还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此,个性化保健指导方法在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由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约1/3的患儿存在认知损害,早期发现认知损害并给予适当干预对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关于DMD患儿认知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脑结构改变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是一种进行性、破坏性神经肌肉病,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形式多样,疾病表现轻重不一。该病起病隐匿,病初仅表现为血清酶学异常,随着疾病进展,骨骼肌及心肌等横纹肌细胞被进一步破坏,逐渐出现步态异常和心肌损害,最终患儿多死于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法,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恢复抗肌萎缩蛋白疗法多局限于缓解骨骼肌症状,对于改善心脏症状十分有限,该文综述了DMD/BMD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治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和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肾性骨营养不良主要包括四种不同的组织类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混合型肾性骨营养不良,无力型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