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均行病因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蒙脱石散治疗。检查治疗前后患儿的体温、排泄情况、呕吐情况、腹痛情况等,对上述得到的数据做出整理,对比后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形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腹泻病的复发率,价格便宜,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酪酸梭菌组和胃蛋白酶组各65例,胃蛋白酶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酪酸梭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酪酸梭菌组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胃蛋白酶组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脱石散能清除肠道内过多水分和黏液,酪酸梭菌活菌散修复肠道黏膜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两药协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8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5例作为对照,单独给予利巴韦林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相关症状的改善时间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大便正常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显著减短;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1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4%,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蒙脱石散佐治小儿急性腹泻,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其疗效极为显著,是临床上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可靠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2013年3月-2013年12月中高热患儿5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吲哚美辛栓进行降温,治疗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降温,在患儿服药后留观3小时,每隔1小时测量患儿体温变化并进行记录,通过记录体温变化以判定疗效,同时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的总有效率92.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患儿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O%;对照组共出现4例恶心、2例呕吐、2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在停药后症状均消失,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洛芬混悬液应用于小儿发热的治疗,具有起效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1.3%,总有效率为70.9%,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2.0%,总有效率为91.7%,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不全性肠梗阻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我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的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在禁食、补液、保守治疗有效后3天开始恢复饮食,按其恢复饮食的方式分肠内营养混悬液组(实验组)与普通流质饮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普通流质饮食;实验组予常规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两组疗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电解质平衡、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其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于患者在尽快纠正代谢紊乱、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消化道功能改善、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系统指导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有利于患者肠功能恢复、纠正代谢紊乱、减少肺部感染、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片联合应用在49例小儿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到2014年7月的小儿腹泻患者97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等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仅使用双歧三联活菌片疗法,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合并蒙脱石散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两组药物分别治疗后,观察组体温、便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3±0.2d、1.7±0.3d、2.7±0.5d,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2.4±0.3d、2.3±0.4d、3.7±0.6d(t=21.204,P=0.000;t=8.345,P=0.000;t=8.908,P=0.000);观察组小儿腹泻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X2=4.037,P=0.045);两组在治疗期间、治疗后均无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系数高。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联合应用于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腹泻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纳米混悬剂是指药物有效成分以晶体或无定型状态,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均匀分散至水中形成的稳定的纳米胶态分散体系。纳米混悬剂可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渗透性、生物活性及利用率。文章就纳米混悬剂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和农药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初步分析了其贮存稳定性并就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展望。农药纳米混悬剂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其中自上而下法包括介质研磨法、活塞-裂缝均质化法和高压微射流法;自下而上法包括控制沉淀法和超临界流体法。自上而下法适用于疏水、疏油型农药原药的加工,其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扩大生产;缺点是其中的介质研磨法在研磨过程中也会出现介质腐蚀,易造成样品污染,活塞-裂缝均质化法则须预先将药物微粉化。自下而上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耗能低,但要求农药原药需至少能溶解于1种溶剂中。介于各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将几种方法结合使用。基于目前农药使用中存在的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探析纳米混悬剂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剂型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高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高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患儿的随机分组。设为D1组(观察组45例)与D2组(对照组45例)。D1组选择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D2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完成治疗后,临床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D1组患儿优于D2组患儿极其显著(P<0.05);在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患儿的住院天数等方面,D1组优于D2组患儿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高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选择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后,在提高患儿的临床预后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