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HBeAg阳性的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的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及耐药变化。结果替比夫定疗效好,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1%、80.0%、57.8%和30.0%。初治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序贯组(P〈0.05),但有早期应答的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早期应答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均显著好于无早期应答患者,而且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疗效肯定,初治疗效好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患者,但后者有早期应答反应时其治疗10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与初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早期抗病毒应答反应,及时进行优化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接诊的82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数据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病毒载量变化、Child-Pugh评分、谷丙转氨酶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HBeAg阴转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提高HBeAg阴转率,还可以有效降低病毒载量,且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年的疗效。方法将1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1例和对照组87例,治疗组给予胸腺五肽1mg,隔日皮下注射52周,同时阿德福韦酯10mg/日口服104周;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日口服104周。治疗26周、52周、104周及停药52周分别检测血清ALT、AST、HBVDNA含量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治疗52周后,治疗组在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与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方面都比对照组高。停药5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AS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4.73%比51.72%;75.82%比54.02%;25.27%比8.05%;26.37%比10.34%;18.68%和8.05%(x2值分别为10.65,9.31,9.42,7.57,4.31,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减少停药后病毒学突破。并且使用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在口服阿德福韦酯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双环醇,对照组仅口服阿德福韦酯,两组的疗程均为48周。疗程结束后,记录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等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HBV-DNA、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24周应答不佳时的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继续应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NAs(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12%、不良反应发生几率4.8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49%、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1.96%。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24周应答不佳时,应采用干扰素联合NAs继续治疗,促使患者HBVDNA转阴、促使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
简介:目的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随机将10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替比夫定组(55例)和恩替卡韦组(50例),疗程96周,在治疗12、24、36、48、72、96周时观察两组的ALT复常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的各时间点ALT复常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治疗12、24、36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8、72、96周时替比夫定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48、72、96周时替比夫定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恩替卡韦组;两种药物均快速、强效,且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90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实施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及90周的HBeAg转阴情况及治疗90周后ALT复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90周后的HBeAg转阴概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概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0.00%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初始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HBeAg转阴情况,促进ALT复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假阳性的状况、原因。方法选择沙坪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68例应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血清标本,再以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行确证实验,明确ELISA假阳性率,分析影响ELISA检测方法产生假阳性的因素。结果用ELISA检测血清HCV-Ab阳性的68份血清标本中通过RIBA实验法进行检测发现阳性48例,不确定6例,阴性14例,以RIBA检测作为金标准,ELISA检测真阳性率是70.59%(48/68),假阳性率为20.59%(14/68)。结论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仍存在标本假阳性问题,标本内物质干扰、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可造成其出现假阳性,检验人员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做好质控,避免不利因素,以降低假阳性率,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应对可疑假阳性标本进行RIBA实验确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血培养阳性时间(TTP)在区分血培养阳性是感染或污染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血培养阳性,同时又监测PCT的106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PCT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有显著增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有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CT与TTP可作为血培养阳性结果是感染或污染的辅助判别指标,但PCT较TTP更具优势。
简介: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CHB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B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耐药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及48周时的ALT复常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时A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12周和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36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耐药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用治疗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佳,恩替卡韦初始单药治疗早期患者可出现ALT复常和HBV-DNA转阴。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即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AFP阳性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脏功能及血清AF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掌握AFP阳性PHC患者在进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肝脏功能及血清AFP水平的变化提供参考。方法(1)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和48例AFP阳性PHC患者进行研究。(2)采集健康体检者外周血3ml用于肝脏功能及血清AFP水平的测定。(3)AFP阳性PHC患者在进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前,采集外周血3ml用于肝脏功能及血清AFP水平的测定;采集外周血80ml用于DC-CIK细胞的诱导培养。(4)AFP阳性PHC患者在进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分别在第1、3、5、7、9天采集外周血3ml用于肝脏功能及血清AFP水平的测定。结果(1)AFP阳性PHC组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AFP阳性PHC组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血清PA最先升高,其次血清ALB升高,与治疗前比较,血清PA、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DC-CIK细胞免疫治疗影响AFP阳性PHC患者肝脏功能及血清AFP水平的测定;(2)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AFP阳性PHC患者肝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清AFP水平降低。
简介: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和阴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和免疫学指标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98例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MA和AMA-M2,两者均为阳性者即为AMA阳性组,均阴性者为AMA阴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和免疫学指标、病理特征。结果:98例PBC患者中,AMA阳性组有81例(82.7%),AMA阴性组有17例(17.3%)。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病理特征和分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A阳性组患者IgM水平均明显高于AMA阴性组,AMA阳性组患者ANA、SM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AM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A阳性与阴性PBC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病理特征和分期相似,但AMA阳性PBC患者的血清IgM水平升高,ANA、SMA阳性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17(IL-17)、IL-25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IL-25以及TGF-β1水平均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血清炎性因子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阳性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学特征。应用#检验比较不同组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进展相关因素。结果低ER水平(HR5.59,95%CI:2.42~12.95,P〈0.001)、低PR水平(HR0.19,95%CI:0.04~0.90,P〈0.05)和高Ki-67增殖指数(HR5.84,95%CI:1.91~17.85,P〈0.05)的患者复发率更高。ER+/PR+患者与ER+/PR+患者在肿瘤体积(P〈0.001)、病理分期(P〈0.001)、Ki-67水平(I〉20%)(P〈0.001)、Her-2阳性表达(P〈0.05)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R+/PR+乳腺肿瘤比ER+/PR+乳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性。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乙肝患者 HBV-DNA水平与 PreS1蛋白及 HBeAg间的相关性,探讨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在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结果阳性来本院就诊的4H例孕妇,其中11例为双胎妊娠,在知情同意原则下行介人性手术,采集羊水或脐血标本进行产前诊断。结果①471例NIPT阳性孕妇中,其中21-三体232例,18-三体83例,13-三体45例,性染色体异常7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34例;通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21、18、13及性染色体NIPT假阳性率分别为7.3%、25.3%、51.1%和51.9%;其他染色体NIPT假阳性率为91.2%。②81例核型分析正常胎儿进一步染色体微阵列(CMA)检测发现4例存在异常,阳性率4.9%。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该技术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NIPT提示高风险的孕妇仍需进一步行有创产前诊断来进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