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路易体痴呆(DLB)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痴呆。DLB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期研究表明血脑屏障(BBB)的受损与DLB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DLB与BBB之间的关系:(1)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2)血脑屏障受损的在体评估办法;(3)DLB存在血脑屏障受损的证据;(4)α-synuclein与血脑屏障关系;(5)APOE与血脑屏障关系。未来的研究应关注DLB患者BBB破坏的发病机制,这可能为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 标签: 痴呆 血脑屏障 α-突触核蛋白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该部位的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血脑屏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和在体脑微透析技术,定性定量地探讨了转运蛋白在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 标签: 血脑屏障 ATP结合盒 溶质载体 转运蛋白 中药
  • 简介:隐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性真菌,因其有嗜中枢特性,常导致隐球菌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所以其穿过血脑屏障的机制长期受到关注。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如单核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隐球菌荚膜、尿素酶及CPS1基因等,该文就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影响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因素逐一详细介绍。

  • 标签: 隐球菌 脑血管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 简介: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为了有效地执行其功能,需要一个超稳定的内环境,这一内环境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血脑屏障舷(BloodBrainbarrier,BBB).BBB是由无窗孔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基膜、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和极狭小的细胞外隙共同组成的一个细胞复合体,是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毛细血管与神经组织之间的一个动态的调节界面.

  • 标签: 血脑屏障 功能研究进展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胞间紧密连接
  • 简介:目的研究冰片促进三氧化二砷(As2O3)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用冰片对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药后,经股动脉注射亚砷酸,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脑和血清中砷浓度。结果冰片对As2O3透过血脑屏障(BBB)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冰片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能有效促进药物透过BBB的辅助剂,这将为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冰片 血脑屏障
  • 简介:血脑屏障是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由于大部分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脑部肿瘤的化疗效果不佳。应用放疗开放血脑屏障有独特的优势,放疗不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可以开放血脑屏障,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脑肿瘤,提高化疗效果。本文介绍了放疗开放血脑屏障在实验和临床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其对脑肿瘤化疗的意义。

  • 标签: 血脑屏障 放疗 化疗
  • 简介: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实际上包括三种屏障即: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及脑脊液脑屏障,使彼此间的物质交换有一定的选择性,以适应中枢神经系统对内环境的特殊要求。

  • 标签: 血脑屏障 CT检查 BBB 脑脊液 内环境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隐球菌是一种机会感染性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约占隐球菌感染的80%,死亡率高。研究隐球菌如何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穿过血脑屏障,是揭示隐球菌嗜中枢性的关键。许多因素影响了隐球菌穿越脑血管内皮细胞,如隐球菌毒性因子降解酶、尿素酶使脑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脑血管内皮细胞CD44分子、HIV-1gp41蛋白能提高隐球菌对大脑血脑屏障的侵入能力等。现就隐球菌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隐球菌 脑血管内皮细胞 嗜中枢性
  • 简介: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是介于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稳态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低通透、可选择性通过的特点,正是由于该特点,血脑屏障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维系脑的稳态起重要作用,保护脑免受病原生物、毒性分子甚至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侵扰;另一方面,却阻碍了可能的治疗分子入脑,成为CNS疾病治疗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 标签: 血脑屏障通透性 腺苷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自身免疫系统 选择性通过 生理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脓毒症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根据干预时间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假手术组、脓毒症1 d组、脓毒症4 d组、脓毒症7 d组。采用荧光素钠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脓毒症组的大鼠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活动量少、进食饮水少,腹胀明显,排稀便。腹腔解剖可见肠系膜黏连,近端肠管扩张,盲肠结扎部位颜色暗红且表面有脓液渗出,整个腹腔可见血性渗出液。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脓毒症组的大鼠体质量下降,随着脓毒症的病程发展,大鼠体质量持续降低,脓毒症7 d组的大鼠体质量最低,且明显低于脓毒症4 d(P < 0.05)、脓毒症1 d(P < 0.05)以及假手术组(P < 0.05)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盲肠结扎穿孔1 d后大鼠脑组织中的荧光素钠的渗漏显著增加(P < 0.05)。随着脓毒症的病程发展,荧光素钠渗漏含量持续增加。脓毒症7 d的大鼠脑组织中的荧光素钠含量最高,并且明显高于脓毒症4 d、脓毒症1 d以及假手术组的大鼠(均P < 0.05)。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盲肠结扎穿孔1 d后大鼠脑组织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 < 0.05)。随着脓毒症的病程发展,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持续降低。脓毒症7 d的大鼠脑组织中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ZO-1的表达量最低,并且明显低于脓毒症4 d、脓毒症1 d以及假手术组的大鼠(均P < 0.05)。结论脓毒症可诱导大鼠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并且脓毒症持续的时间越久,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越高。

  • 标签: 脓毒症 脑损伤 血脑屏障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紧密连接 密封蛋白-5 咬合蛋白 闭锁蛋白-1
  • 简介:目的观察肾上腺紊对大鼠血脑屏障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检测肾上腺素注射后SD大鼠血压心率变化和对照组在相应各时间点脑组织的水含量和EB含量。结果大鼠注射肾上腺素后3min时出现心率加快,同时并发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10min已趋用药前水平;1/2h出现脑组织水含量的升高,3h达高峰,6h时开始下降,9小时回到即刻水平,但其中只有3h和即刻相比有显著性区别;大鼠脑组织EB含量3h开始升高,6h达峰值,9h下降,但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意义。结论肾上腺素可引起一过性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和一过性的脑水肿,而脑水肿的形成和血脑屏障开放关系不大。

  • 标签: 脑水肿 血脑屏障 肾上腺紊
  • 简介:以HNK盐酸盐药物为试验药品,采用尾静脉注射和灌胃两种给药方式对试验动物直接给药,并在规定的8个时间点收集血液和大脑,将样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在液相质谱仪中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尾静脉给药条件下,血和脑的药物浓度在1h后达到最低检测限,血脑屏障通透率为1.61;灌胃给药条件下血的药物溶解度在4h后达到最低检测限,脑的药物溶解度在2h后达到最低检测限,血脑屏障通透率为0.53。结论显示,这种HNK盐酸盐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作用于大脑,且尾静脉给药比灌胃给药的效果更快更好。

  • 标签: 血脑屏障 小鼠 液相质谱 最低检测限 药物溶解度
  • 简介: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遭到破坏,引起脑水肿和脑出血,组织损伤程度加重。目的:总结分析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血脑屏障相关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bloodbrainbarrierpermeability,"为检索词,检索近十年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以"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为检索词,检索5年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纳入与脑缺血再灌注及血脑屏障损伤密切相关的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选取17篇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从炎症因子的浸润,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解以及水通道蛋白的开放等方面总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相关分子,提出多因素多环节调控血脑屏障功能。CIR后血脑屏障开放的3h时间窗为急性期抢救缺血半暗带关键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后期修复作用也可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缺血性脑血管病 炎症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摘要血脑屏障(BBB)存在于血液和脑之间,可选择性地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大脑,保持其内环境的稳定。近年来,体外BBB模型由于其高效、低耗、重复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现围绕目前国内外BBB体外模型的发展现状及其相关实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脑屏障 内皮细胞 紧密连接 体外模型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不可逆死亡为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和异质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脑屏障损害与AD发病密切相关,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被认为是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AD病理与血脑屏障损伤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促进AD进展,而AD的主要风险基因载脂蛋白E也参与血脑屏障完整性的调控。通过脑脊液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在体评估可发现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改变。文中简述了近年来AD中血脑屏障破坏的机制研究和检测方法的进展,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脑屏障 载脂蛋白E类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外科手术后出现的以注意力下降和认知功能紊乱为特点的急性神经精神综合征,以老年患者多见。已知衰老、手术麻醉、睡眠障碍等因素与POD的发生有关,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损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文章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BBB损害在PO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与POD相关BBB损害标志物的检测,以期为POD的临床诊断、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术后谵妄 血脑屏障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脑结构损伤及功能紊乱,另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脑屏障受损,包括神经影像学等一些新的技术已被用于血脑屏障损伤的相关研究中,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中研究的仍较少。我们旨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脑屏障损伤的检测方法、损伤机制、免疫学及与抗精神病药影响有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理解血脑屏障损伤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血脑屏障 抗精神病药 磁共振成像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康唑对两性霉素B透过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KM小鼠分为两性霉素B (3 mg/kg)组,两性霉素B(3 mg/kg)+氟康唑(50mg/kg),两性霉素B(3 mg/kg)+ELacridar(2.5mg/kg)组,给药4天后测定血液、脑组织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加入2ug/ml的AMB,而后分别加氟康唑(16 ug/ml)、Elacridar(1μM),37℃孵育60-180min。在60min、120min、180min取样测定细胞内两性霉素B的含量。结果:氟康唑、ELacridar对两性霉素B血药浓度、脑组织浓度无显著影响;氟康唑、ELacridar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摄取两性霉素B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氟康唑不影响两性霉素B透过血脑屏障。两性霉素B不是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底物,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不存在由P-gp和BCRP介导的相互作用。

  • 标签: 氟康唑 两性霉素B P糖蛋白 乳腺癌耐药蛋白
  • 简介:摘要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显示MS的发病过程与血脑屏障的损伤有关,治疗MS的药物对血脑屏障的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文中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血脑屏障损伤在M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MS的药物对血脑屏障的作用进行综述,阐述血脑屏障与MS的关系,并提出未来MS治疗可能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血脑屏障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同对严重烫伤幼年大鼠血脑屏障(BBB)和脑含水量(BWC)变化的影响。方法75只健康Wistar幼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烫伤组、尼莫同组,每组25只。建立严重烫伤模型,所有实验大鼠分别在烫伤后2h、6h、12h、24h、48h断头处死后取脑,测定大鼠脑组织伊文氏蓝(EB)含量和BWC。结果严重烫伤后大鼠脑组织BWC2h开始升高,6h达高峰,48h仍高于对照组;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用EB含量来表示BBB通透性)于烫伤后2h开始升高,6~12h段达到高峰;BBB通透性与脑含水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20,P<0.05)。应用尼莫同后BBB通透性降低,BWC显著下降。结论严重烫伤可导致脑BBB通透性增高,早期应用尼莫同能明显减轻烫伤对脑BBB的损伤,从而减轻脑水肿。

  • 标签: 烫伤 血脑屏障 脑水肿 尼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