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儿童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的回顾总结,对ICE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14例初发患儿入选,男7例,女7例,中位年龄:1.33岁(范围0.25~8.25岁)。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例,Ⅲ期5例,Ⅳ期2例。诊断时血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升高13例,1例AFP正常。采用多科室协作模式进行治疗,其中一期手术8例,3例进行了二期手术。化疗方案采用ICE方案,14例患儿共接受了73个疗程化疗,其中术前化疗25个疗程。结果14例患儿治疗后有效12例(85.7%),其中完全缓解10例(71.4%),部分缓解2例,2例无效。随访至2008年7月31日,疾病处于长期完全缓解者9例(64.3%),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范围:16~96个月)。5年总生存率(OS)为:(70.71±12.37)%,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4.29±12.81)%。1例患儿复发,2例失访。结论ICE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并且安全地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Ⅳ期患儿的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门诊留观及普儿科住院患儿感染柯萨奇A组病毒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56例门诊留观及住院患儿感染柯萨奇A组病毒的临床资料。结果57231例门诊留观患儿中,先后感染柯萨奇A组病毒42例,感染率为0.073%;12258例住院患儿中,先后感染柯萨奇A组病毒14例,感染率为0.110%。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与门诊医生在诊查病人时缺乏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仔细的体格检查,留观及住院患儿四处走动、串病房、外出,直接或间接接触已感染柯萨奇A组病毒的患儿,医护人员未注重手的卫生等因素有关。结论门诊留观及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诸多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炎后遗症有效疗法。方法患侧面部穴位注射鼠神经神经生长因子。结果有效为5例,显效为15例,痊愈10例,总有效为100%。结论患侧面部穴位注射鼠神经神经生长因子来治疗面神经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疗效。方法在2014—2016年入院治疗小儿哮喘患儿中随机抽选11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丹龙定喘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缓解时间及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中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症喘息(3.01±0.51)、咳嗽(3.96±0.91)、肺部哮鸣音(3.15±0.37)、呼吸困难(1.05±0.35)等症状的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4.71±0.97)、(5.09±1.31)、(4.73±0.96)、(2.37±0.74),两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治疗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痊愈。
简介: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改善脑代谢、换血、输注蛋白、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运动疗法、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摄食障碍4例(13.33%),语言障碍2例(6.67%),听力障碍1例(3.33%),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不随意运动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 30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本院 2013年 5月至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 30例,检测其各项指标,分析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 2例术后肺动脉出现高压危象,在经积极地处理之后病情好转。其余患儿均未见发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随访期内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完全性房室隔缺损患儿术后的护理重点在于密切的监测患儿循环功能,并及早地诊断以及处理房室瓣的反流现象;积极开展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护理措施并对心功能进行维护,同时严密地监测心率以及心律方面的变化;对呼吸道做好充分的护理,同时防治肺部的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