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及其亲代的角膜地形图特征及对应指标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父母48人(96只眼)为试验组,男性23人,女性25人,年龄(44.14±1.70)岁;纳入无圆锥角膜的屈光不正患者父母44人(88只眼)为对照组,男女各22人,年龄(42.81±4.03)岁;并进一步在两组中按性别进行分组。另将试验组子代26例(49只眼)圆锥角膜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18.83±2.74)岁。两组受试者及圆锥角膜患者均行视力及Pentacam角膜地形图检查,并做Belin分析。收集基础指标包括:平坦曲率K1、陡峭曲率K2、最大曲率Kmax及散光,角膜最薄厚度(TP)及前/后表面高度(Ef/Eb);及Belin分析指标: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偏差值(Df/Db)、厚度进展偏差值(Dp)、最薄点偏差值(Dt)、相关厚度偏差值(Da)、总偏差值(Do);最小/最大/平均厚度进展指数(PPImin、PPImax、PPIave),及Ambrósio平均/最大相关厚度指数(ARTave/ARTmax)。并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的统计意义;对比两组诊断指标异常值的比例,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比各诊断指标对圆锥角膜亲代的鉴别价值。采用偏相关分析发现圆锥角膜患者与其亲代间参数的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通过亲代指标推测子代患病情况。结果试验组中筛查出1例(2.08%)阳性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前表面参数K1、K2、Kmax、散光度数、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角膜厚度分别为522.00(493.00,542.75)、540.00(523.25,559.50)μm,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8.00(4.00,11.00)、5.00(3.00,8.0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15,-3.307;P<0.05)。另外,两组除Df外,其余Belin分析指标如Do(Z=-4.551,P=0.000)、PPImax(Z=-3.959,P=0.000)、ARTave(Z=-4.792,P=0.000)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elin分析指标中试验组可疑指标比例为对照组的1.5倍,病理指标则近3.0倍。ARTave指标对圆锥角膜亲代人群的整体鉴别价值最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而PPImax灵敏度最高(0.854),Eb特异度最高(0.837)。圆锥角膜患者与其亲代间多个角膜地形图指标具有强相关性,二分类回归分析发现母亲Do、Eb 、TP指标及父亲Do、Kmax指标是影响子代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子代中表现出85.6% 的诊断率。结论圆锥角膜患者亲代的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中角膜前表面指标正常,但角膜厚度较薄、后表面高度增高;Belin分析指标除Df外均出现异常,可疑及病理指标占比升高;该人群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拥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特征。相对传统指标,ARTave对该人群的亚临床圆锥角膜鉴别价值最高。圆锥角膜患者与其亲代之间的多个角膜地形图指标强相关,母亲指标的Do、Eb、TP与父亲指标中Do、Kmax预测子代患病情况价值较高。(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56-464)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LASIK手术前眼散光及手术切削散光的差异;应用傅立叶分析瞳孔区3mm、6mm直径光学区像差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及波前像差仪观察的像差改变与角膜地形图仪观测结果是否一致。方法选择LASIK手术后24例复诊病人48眼,术后19眼裸眼视力1.0,29眼裸眼视力1.2;所有眼均行角膜地形图检查,Fourier(傅立叶)分析直径为3mm,6mm光学区像差。结果手术切削散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散光轴变化不明显。术后3mm、6mm区像差均增加。高阶像差、Astigmatism、Coma术后表现为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foil、sph.aberration手术前后无变化。2~6阶的Zernike系数的改变表现为2、3、4、6阶均表现为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手术角膜散光的切削影响不显著。而高阶像差改变不对术后视力产生影响。波前像差与角膜地形图结论不同。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应用角膜地形图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于本院就诊散光检影验光儿童中,选取15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样本就诊时间在2021.02~2021.11,对150例样本行角膜地形图验光及常规剪影验光,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情况。结果:与常规检影验光相比,角膜地形图下的屈光度检查值更高,差异较大(P<0.05);角膜地形图下的散光度数与常规检影验光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儿童散光检影验光中,对其应用角膜地形图可以显著提高散光检影验光的准确度,有助于儿童视力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光凝术后儿童角膜地形图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行激光光凝术后的ROP儿童25例(50眼)为ROP组,同时收集年龄匹配的足月儿童23例(46眼)为对照组。2组儿童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分析时转换为LogMAR视力。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2组儿童的各种角膜参数: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角膜曲率的最大值(K1)和最小值(K2)、平均角膜曲率(Avg);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的陡峭半径(rs)、平坦半径(rf)、非球面参数(e)。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ROP组儿童BCVA(LogMAR) (0.24±0.25)较对照组儿童(0.07±0.10)差,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P=0.003)。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屈光力均比对照组儿童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1(角膜前表面3、5、7 mm,角膜后表面3、5、7 mm):t=3.139、3.050、2.710,-4.216、-3.821、-2.474;K2:t=2.816、2.688、2.286,-4.252、-3.883、-3.178;Avg:t=3.190、3.041、2.649,-4.848、-4.271、-3.121。均P<0.05]。ROP组儿童角膜前后表面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形态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f(角膜前表面6、8 mm,角膜后表面6、8 mm):t=3.395、3.354,-4.427、-4.613;rs:t=2.928、2.807,-4.055、-4.175;e:t=3.437、3.991,2.268、4.355,均P<0.05]。结论: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是研究ROP激光光凝术后全角膜发育方面的有利工具。ROP激光光凝术后早产儿儿童与足月产儿童相比,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的屈光力更大,BCVA更差,在视觉发育过程中更易发生屈光不正等视功能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屈光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的90例(180眼)屈光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麻痹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的要睫状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状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屈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屈光不正儿童的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