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国语郑语载周史伯对桓公有曰,“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韦昭解云,“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竹钱),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又云,“彭祖,大彭也,豕韦,诸稽,其后别封也.”按大彭,即后世之彭城,在今江苏铜山县境,前属徐州府也.豕韦,据余所考,约在今河南滑县境,前属卫辉府也.惟诸稽自来茫昧不明地望所在.间尝细思史伯之言,初谓大彭为商伯,次谓彭祖则商灭之,二名岐出,知彭祖非即大彭,其说见后,韦氏认二为一,殆失之矣.又豕韦前后兴灭无二,而大彭之兴者其一,灭者乃彭祖与诸稽为二,而亦不言大彭诸稽,颇似彭祖诸稽即由大彭分立者,怀疑甚久,辄用悬悬.后读国语吴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韦解云“诸稽郢,越大夫,”史记越世家作“大夫柘稽.”梁玉绳人表考四曰,“吴越春秋
简介:20世纪明代戏曲声腔史研究中,出现一个专有概念“弋阳诸腔”。这个概念认为弋阳腔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影响了南戏诸多声腔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可用“弋阳诸腔”一词来统称四大声腔之外的其他南戏声腔,并且概括出其共同的声腔特点,特别是滚调这个特征。但是这个概念有以偏概全之弊,其实,滚调并不是出自弋阳腔,而是由青阳腔首创。凡是有滚调的一组声腔,如池州腔、徽州腔、青阳腔、太平腔、石台腔等都可归入“青阳诸腔”,它们与没有滚调的弋阳腔、宜黄腔、乐平腔、义乌腔等具有不同的声腔特点。“青阳诸腔”内部几种腔调的曲牌唱腔虽然小有区别,但滚调却是它们共同拥有的重要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