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根据信息化管理要求实现对尾矿库监测指标数据实时、自动、连续采集、传输、管理及分析,实现尾矿坝异常预报预警功能。本次研究结合坝体稳定性评价结果和影响坝体稳定性的诸多因素,对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中位移数据监测方法提出建议,为尾矿坝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数目(NMLN)及位置对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肝内胆管癌行根治性切除及淋巴清扫术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56例,年龄(58±10)岁。根据TNM分期(第8版)分为2组:N0期组(n=62)和N1期组(n=43)。依据NMLN分期将转移淋巴结为0、1~2、>3枚者分别分为3组:0期组(n=62)、1期组(n=24)、2期组(n=19)。将43例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依据淋巴结转移是否局限于第一站分为2组:第一站转移组(n=11)和非第一站转移组(n=3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淋巴结清扫及病理情况、术后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筛选肝内胆管癌根治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N0、N1期组淋巴结清扫或检出数目分别为6(3,8)和6(3,10)枚,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P>0.05)。N0期组患者总体生存期优于N1期组(32.0比9.0个月,χ2=23.99,P<0.001)。0期组、1期组和2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0、14.0和6.0个月,3组间总体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8,P<0.001)。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MLN分期较N分期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能力。第一站转移组和非第一站转移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0和7.0个月,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糖类抗原125>35.0 U/ml(HR=4.297,95%CI:2.418~7.634)、肝内胆管结石(HR=2.713,95%CI:1.499~4.911)、T4分期(HR=2.934,95%CI:1.478~5.825)、NMLN分期1期(HR=2.759,95%CI:1.500~5.077)、NMLN分期2期(HR=7.376,95%CI:3.553~15.312)为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是肝内胆管癌根治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NMLN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而淋巴结转移位置与预后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clinical lymph node negative, 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数目>5枚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cN0 PMTC患者1 567例,男405例,女1 162例。根据患侧CLNM分为0~5枚组和>5枚组并通过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本研究患者CLNM>5枚为4.1%(65/1 567)。单因素分析显示男、年龄≤50岁、肿瘤直径>8 mm、多灶癌与cN0 PTMC CLNM>5枚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OR=1.886,P=0.017)、年龄≤50岁(OR=3.778,P=0.002)、肿瘤直径>8 mm(OR=2.483,P<0.001)、多灶癌(OR=2.362,P=0.005)为CLNM>5枚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喉前淋巴结转移≥1枚(OR=13.475,P<0.001)、气管前淋巴结转移≥2枚(OR=41.695,P<0.001)、喉前+气管前淋巴结转移≥2枚(OR=28.750,P<0.001)为CLNM>5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侧cN0 PTMC患者的CLNM>5枚与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年龄≤50岁且存在肿瘤直径>8 mm、多灶癌的患者出现较多数量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此类患者不建议长期随访观察,应积极手术治疗且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结合术中情况必要时选择全甲状腺切除。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判断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以期提高肺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符合入组标准的NSCLC患者608例,采用SPSS随机数字生成器分组法按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建模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验证组病例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并与已有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中央型或周围型)、病理类型以及胸膜牵拉征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为P=ex/(1+ex),其中x=-2.831+(0.825×肿瘤直径)+(1.53×中央型)+(0.779×胸膜牵拉征)+(1.883×病理类型)-(0.06×年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值和观察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95%CI:0.697~0.829)。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与VA模型及Fudan模型相比,本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准确率更高。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预测能力和准确性均高于其他同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是否进行进一步的纵隔淋巴结分期做出更合理的临床决策。
简介:由于煤层甲烷在煤岩体中的运移过程及其复杂,因此用来描述其运移的数学模型常常是高阶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为了能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本文采用多重物理量数值模拟软件COMSOLMultiphysic对所建的拟稳态运移模型进行了模拟求解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该软件模拟的压力和浓度动态曲线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可以用动态可视化模块来模拟压降过程。
简介: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地方政府行为在我国产业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微观层面来说,地方政府行为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0年间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498家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利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的Probit模型,分地区和分行业就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存在地区和行业异质性。(1)从转出地来看,广东和江苏企业重点关注的则是地方信息化水平,浙江企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较敏感,而上海企业对投资地的税负较为敏感;(2)从承接地来看,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尚未发挥成效;(3)从行业层面来看,地区通信水平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最大,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最小。地方交通设施和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方政府应以市场运作为基础,既要重视改善硬环境又要加强营造软环境,进而实现产业有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