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示踪剂对腋窝逆向淋巴示踪(ARM)淋巴结及淋巴管的识别率及影响ARM淋巴结识别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术中应用ARM技术的478例[均为女性,年龄(50.5±8.0)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47例患者应用亚甲蓝,119例患者应用吲哚菁绿,212例患者应用亚甲蓝+吲哚菁绿)。采用秩和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RM淋巴结识别组与ARM淋巴结未识别组在示踪剂类型、年龄、体质指数(BMI)、转移淋巴结数目、分子分型、新辅助治疗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RM技术中应用亚甲蓝、吲哚菁绿、吲哚菁绿+亚甲蓝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的识别率分别为73.5%、79.0%、83.0%(P=0.091),ARM淋巴管的识别率为62.6%、92.4%、89.6%(P<0.001),ARM淋巴结与前哨淋巴结(SLN)重合率为8.1%(12/148),转移率为16.1%(61/378)。补注射1 ml亚甲蓝或吲哚菁绿可提高ARM淋巴结的识别率。BMI越大或新辅助治疗后ARM淋巴结的识别率较低。新辅助治疗是影响ARM淋巴结识别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双示踪能提高ARM淋巴结的识别率,肥胖患者的ARM淋巴结识别率较低,可补注射示踪剂以提高识别率。术中未成功识别ARM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可能是ARM淋巴结不位于腋窝中。
简介:摘要:计算机软件基本上已渗透至各行各业,其应用范围和规模的持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软件设计复杂程度,软件开发错误和软件开发缺陷等时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对软件质量要求的逐步提升,若要从根本上实现软件产品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软件质量和可靠性。而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根据软件检测判断软件产品故障发生根源或隐患发生部位,遏制风险发生范围的扩大,加快构建软件研制相关技术保障体系成为现阶段各大软件开发系统重点关注话题,因此,本文围绕全面提升软件测试水准,提高软件可靠性进行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关于软件工程在软件外包中的应用探索,本文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方面是详细探究软件开发需求,是软件开发重要基础前提,需完善设计需求及标准内容,避免对后续工作开展造成影响;第二方面是控制软件设计标准性,依据设计合同相关内容,双方各项履行职责与义务,确保软件设计工作有序进行;第三方面是软件编码内容准确性,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数据,为后续测试工作提供信息依据;第四方面是软件测试质量控制,承包方与发包方会共同参与,以发包方为主、承包方为辅,承包方会依据开发软件操作说明书进行软件测试,由专业化的工作人员做好测试记录工作,使双方对开发软件各项情况全面化掌握,达到预期设计目标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