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长段输尿管狭窄病例的临床诊治过程。2例受者均诊断为输尿管狭窄,发生部位均在中下段,长度分别为3 cm和3.5 cm。2例受者的手术方案为腹腔镜下移植肾肾盂与自体输尿管吻合术。术后血清肌酐稳定(例1:135 μmol/L;例2:110 μmol/L),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移植肾肾盂未见积水。本病例为今后肾移植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受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简介:[摘要]近年来泌尿外科微创手术逐步普及,多种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概率增加,临床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较为棘手。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就多种输尿管狭窄,特别是长段输尿管狭窄的多种治疗方式及其疗效加以分析,希望对改善输尿管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在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和对照组,40例行传统开放式取石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和一月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50%、95.00%,较对照组的65.00%、80.00%更高%,并发症率仅有7.50%,远低于对照组的27.5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输尿管狭窄治疗中,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与球囊扩张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以区组随机化法从中选取48例,并根据患者病例编号末位奇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于输尿管狭窄处钬激光内切开术应用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球囊手术治疗法应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5.42±2.86)min稍长于于对照组用时(30.29±2.85)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03±2.74)ml、术后输尿管狭窄段宽度(0.54±0.09)cm、住院时间(4.51±1.27)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8.57±2.93)ml、术后输尿管扩张时间(10.11±1.05)月、住院时间(6.88±2.60)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低、术后扩张时间更长且住院时间更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则为8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则为33.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狭窄内切开术基础上,联合使用球囊扩张法治疗,能够有效扩张输尿管,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出血量低,治疗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输尿管结石手术后输尿管狭窄采用双镜联合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2月的输尿管结石术后输尿管狭窄3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双镜联合治疗和使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对照中,一组分别是98.45±10.66(min)、121.45±13.46(ml)、6.16±1.32(d),二组分别是147.65±15.28(min)、197.57±20.84(ml)、9.65±1.79(d)。(t=7.15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94.11%、5.88%,二组分别是76.47%、35.29%,(x2=20.330,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输尿管结石术后出现输尿管狭窄时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输尿管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共行输尿管镜碎石术306例,其中75例合并输尿管狭窄,分别接受输尿管镜下狭窄扩张、钬激光内切开等治疗,回顾性总结处理方法、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75例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9例直接开放手术,66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扩张或内切开治疗,其中51例经腔内处理后成功碎石,2例出现术中并发症。出院前复查结石完全清除率84%(63/75),拔除双J管前结石清除率92%(69/75),拔管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7.2%(70/72),复查超声无肾积水加重者。结论输尿管结石合并其远端输尿管狭窄可通过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有效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究在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中输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的实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院选取30名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到我院接受输尿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院需要采用抽样分组的方式将该3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当中的患者为15人,且每组患者中的性别均为男性,年龄在45周岁到5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周岁。在研究的阶段中,其中一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为传统的常规护理,并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我院给予的护理方式为全新的整体式干预护理,在研究中我院将该组命名为实验组。在研究结束后,我院需要结合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护理方式的优劣分析,并详细探究整体干预护理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实际被护理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护理有效人数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输尿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护理中,采用本文所重点研究的整体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有着极大的优势,能够给患者恢复健康带来有效的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