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就要转变目前学生学习上的以教师为主的、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不断发展提升学生能动性、独立性,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文探讨了校本“教师训”分离的现状及后果,从三个纬度提出了运用校本“教研一体化”策略促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
简介: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实现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本手段,以弥补政府间纵向财政失衡和横向财政失衡。但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因体制的诱致性变迁、设计理念缺陷、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离等原因,存在效能不彰、运行效率漏损、结构不合理、规范性水平低、程序规制失范等问题。在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下,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和国家治理作用,对转移支付从审计内容、审计导向、资金流向等方面提升审计层次,把问效、问绩、问责贯穿转移支付审计过程始终,关注转移支付资金的安全性、效率性、经济性,实现政府支出责任随事权转移、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优化转移支付,完善政府治理。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以潘懋元先生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学家提出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应人的发展的思想,这被反对者概括为"适应论"。而支持"引导论"者认为,"适应论"思想是工具理性荼毒中国高等教育的产物,使得高等教育无法摆脱社会附庸的尴尬地位。要超越这种境遇,必须重新认识高等教育重视反思和批判的学术传统,对社会的发展加以引导和改造。然而,尽管社会与人的发展的时间延展性和适应的"无方向性"都意味着"适应论"仍处在未完成状态,教育的性质以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都充分表明"适应论"的提出有其必然性。二者之间的争论是一种二元对立思维的产物。从人类实践的特点来看,引导本是适应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应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寻求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