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神经营养血管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2005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逆行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小腿中下段10例,踝部6例,足背部2例,切取面积5cxm6.5cm—10cmx12cm。结果18例全部成活,经2—18个月随访,均外观满意。结论逆行神经血管是修复小腿中下部、足踝及足背部皮肤软组织深度缺损的理想办法。足踝部皮肤与骨骼之间缺少肌肉组织保护,损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关节外露,治疗难度较大,自1992年法国Masquelet等1报道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和临床应用后,该已广泛用于修复小腿中下段、足踝及足背部皮肤缺损2报道。我们于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神经营养血管修复此类损伤10例,效果良好。

  • 标签: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 简介:临床应用带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1994年Morimasa报道了带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的临床应用经验,1994年Morimasa[2]首行应用带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治疗20例踝周及足跟部疾患

  • 标签: 伴行 岛状 带腓肠
  • 简介:目的探讨结扎小隐静脉的逆行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结扎小隐静脉的逆行神经营养血管岛状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结果术后完全成活17例,表皮层坏死1例,远端缘部分坏死1例,均经换药后愈合.19例均获6~24个月随访,质地和颜色良好,厚度适中,不臃肿,耐磨损,无继发溃疡,足部外观和功能良好,不影响行走.供区及足外侧缘轻度麻木,不影响工作.结论结扎小隐静脉的逆行神经营养血管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小隐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重建感觉功能的新方法的疗效,并分享经验。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应用修复手、足创面12例。12例24侧小腿,术前均行血管CDFI检查,穿支部位距外踝尖6.8~20.5 cm,均值为12.5 cm;根部内径1.0~1.8 mm,均值为1.35 mm;术前血管根部血流速度为28.7~51.6 m/s,平均38.8 m/s。为重建感觉,8例逆行设计的游离,将穿支远侧的神经内、外侧神经与受区神经进行缝接;2例螺旋桨,将小桨侧的神经断端与供区近侧缘神经进行直接缝接或桥接;2例远端筋膜蒂,行外踝以远纵行切口,分离神经及伴行血管,远端切断旋转后与受区神经或足背中间神经进行缝接。将这种通过缝接原远侧神经重建感觉功能的方法定义为逆行缝接神经法。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门诊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检测感觉功能恢复时,均排除了通过创基神经长入恢复感觉的部分。根据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制定的感觉功能评定标准,感觉恢复S4 1例,S3+ 8例,S3 2例,S2 1例。结论逆行缝接神经法重建感觉功能疗效确切,并可显著增加该类感觉功能重建机会。

  • 标签: 腓肠皮瓣 感觉功能重建 逆行缝接神经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逆行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施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成活,外观好,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结论该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皮瓣 移植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总结逆行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跟腱外露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逆行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硬膜外麻醉下,对坏死的皮肤及软组织彻底清除,对跟腱不选择彻底清创,仅清除液化坏死的跟腱表面,且保留之前跟腱手术缝线,清创后采用逆行神经营养覆盖创面。术后随访观察血运及外形情况、足部感觉及踝关节功能。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4~69岁,平均45.7岁。跟腱外露处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约2.0 cm×5.0 cm~5.0 cm×7.0 cm,面积约4.0 cm×7.0 cm~6.5 cm×9.0 cm。7例患者供区伤口均能一期闭合。除1例术后10 d发现远端约1 cm血运欠佳,后期经换药愈合外,其余患者转移的均血运良好,全部供区及缺损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全部患者随访10~14个月,色泽及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术区瘢痕较轻,足跟活动良好,除4例患者足外侧仍有轻度麻木感,其余患者无感觉异常。Kofoed踝关节评分为78~97分,平均88.3分,优6例,良1例。结论神经营养血管邻近跟腱外露缺损区,虽然跟腱断裂开放性修补术后对跟腱区域周围的皮肤软组织及其血运有一定的影响,但仍可以形成蒂部稍高的逆行带蒂转移修复跟腱外露。供区能直接缝合,具有切取简单、创伤小、效果良好等优点。

  • 标签: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外科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跟腱断裂
  • 作者: 徐祖旺宋开芳李青松秦杰杨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健康必读》 2010年第2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3-0019-02胫腓骨是四肢长骨中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一,创伤严重时常合并局部软组织损伤或内固定术后感染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处理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83例,取得良好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外踝尖上5-7cm处为旋转点,以外踝和跟腱连线的中点与腘窝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受区病损情况进行设计,逆行旋转修复创面,供区植皮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7例,术后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无任何并发症,外观满意,患者行走正常。结论应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 标签: 腓肠神经 逆行皮瓣 小腿下段 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合逆行神经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逆行神经治疗上述病例之下肢巨大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一般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7-10d,伤口均无感染,创面缩小,肉芽新鲜,38例均安全存活,此方法可修复小腿中下段、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效果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加逆行神经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手术操作简便,辨成活率高。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逆行腓肠神经皮瓣 下肢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足踝部损伤修复时,采取带小隐静脉神经逆行修复的方式,预后效果能否令人满意。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足踝部损伤修复,并采取带小隐静脉神经逆行修复方式进行治疗的47例患者治疗资料,重点探究其预后效果。结果47例患者中仅2例未1期成活,其余预后效果良好,伤处外观与生理功能恢复良好,该2例患者经过再次手术后,预后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在进行足踝部损伤修复时,采取带小隐静脉神经逆行修复的方式,预后效果良好,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瓣 软组织损伤 足踝部损伤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例足跟部软组织较大范围缺损的治疗。方法应用含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进行修复。结果8例完全存活,术后随访6-18个月,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血供可靠,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修复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方法:对24例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进行修复。结果:24例完全成活,缺损的软组织完全修复。结论: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可以有效治疗小腿踝及足部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设计方便,无需损伤下肢的主要血管,不用进行血管吻合,成活率高。

  • 标签: 腓肠浅动静脉 逆行岛状皮瓣 软组织缺损 腓肠动静脉穿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术后坏死的原因。方法对36例足皮肤缺损患者应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修复,损伤原因为急性损伤25例,慢性损伤7例,术后挛缩1例,术后窦道1例,术后皮肤缺损2例,伤后1~15天手术。结果皮完全成活31例,大部分坏死1例,尖端皮肤坏死3例。结论年龄偏大、踝部受伤严重、术后观察处理不当是坏死的主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神经营养血管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缺损。结果36例全部存活,3例远端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经过8个月-5年随访,患者质地色泽良好,厚薄均匀,小腿及足踝部外观及功能良好,供区愈合良好,小腿及足踝部痛觉及触觉恢复良好。结论神经营养血管具有解剖恒定,不牺牲重要血管及不需要吻合血管、切取方便、技术容易掌握、修复范围较大等优点,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行修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神经营养血管逆行修复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对症处理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20例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4个月,除一例术前合并有脊髓损伤伴截瘫感觉差,踝关节活动大部分丧失外,其余病例外形理想,足踝关节功能患者满意。结论用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骨、肌腱、关节外露创面,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则是成活的关键。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皮瓣修复 足踝软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神经营养血管肌逆行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并重建感觉功能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对1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改良逆行神经营养血管肌转移方法进行,将旋转点改为外踝上5cm,根据创面大小及最远端距离调整旋转点位置,筋膜蒂宽度在3-5cm左右,将神经与小隐静脉包含在蒂内,采用明道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3例中10例完全存活,2例远端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质地优良,无局限性臃肿,感染治愈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带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不需吻合血管,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

  • 标签: 改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皮瓣 踝部组织缺损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至2010年临床应用的18例逆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修复小腿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安全存活,切取最大面积可达18cm×12cm,最小面积3cm×3cm,可修复小腿、内外踝部、足跟部、足背部创面,手术方法安全性大,效果优良。结论逆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且成活率高。

  • 标签: 腓肠神经 带血管神经蒂筋膜皮瓣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