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乳酸测定联合儿童危重病评分在重症医学一科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监重症医学一科接收的58例脓毒症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患儿进入医院之后30d的结局将其划分为死亡组以及生存组,生存组有52例,死亡组有6例。对比两组进入ICU之后24h之内的危重病评分以及乳酸测定情况。结果:生存组早期乳酸值比死亡组更低,P

  • 标签: 早期乳酸测定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 重症医学一科脓毒症患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导管安全固定和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70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例报告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学术会议和竞赛活动中,报告者面临着经验不足和可参考的文章较少的困难。笔者从最常见的困惑和问题入手,从报告的目的和听众、准备的内容以及幻灯制作和口头演讲等方面,多角度分享经验。

  • 标签: 病例报告 学术交流 演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效果,总结一系列急救护理体会,注重提升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效率,并且提高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成功率,继而体现出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100例经过急诊科危重疾病急救护理的患者,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相关数据、一般资料、护理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统计100例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成功率,实现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评分,统计患者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100例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成功率为(96.01%),急救护理质量评分为(94.82±1.87)分,患者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1.00%)。结论:注重提升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效率,整体提高急诊科危重病人的急救成功率,同时优化急救护理效果,充分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急诊科随之建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诊疗工作的开展可以变得异常顺利。

  • 标签: 急诊科 危重病人 急救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危重病人40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办法将其平均分成常规组(n=20)和研究组(n=20),常规组患者未采取中心静脉压监测,研究组患者采取了中心静脉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心静脉压监测能够显著提高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临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压监测 危重病人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 标签: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呼吸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患儿,魏某,7岁,李某,7岁,均因“反复周期性发热”入院,发病时体温在38.0°~40.5°之间,发热呈明显周期性,魏某3周发作一次,李某4周发作一次,同时伴咽部不适、颈部淋巴结肿大,有时有口腔溃疡,无其余明显不适,给予抗生素后,上述症状无缓解,给予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可迅速缓解。在外院行淋巴结活检、风湿免疫指标,血常规,肝肾功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二人分别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排除伴有其他周期性发热的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为“周期性发热 - 阿弗他口炎 - 咽炎 – 颈淋巴结炎(PFAPA)”,随后入院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恢复正常,出院后行随访后发现两位患儿的周期性发热消失。

  • 标签: [] 颈淋巴结炎 周期性发热综合征 自身炎症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厦门市收治的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10月31日厦门市COVID-19唯一定点收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所有113例COVID-19患者,分为境外输入病例组(78例)和本土病例组(35例),分析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胸部CT及治疗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厦门市共收治了113例COVID-19患者。在年龄上,本土病例组以14~65岁居多,占68.6%,境外输入病例组以14~40岁居多,占66.7%,2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0 9,P<0.001 0)。本土病例组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发热(80.0%)、咳嗽(51.4%)、咳痰(28.6%)、畏寒/寒颤(22.9%)。境外输入病例组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6.7%)、咽痛(11.5%)、鼻塞流涕(10.3%)、发热(9.0%)。境外输入病例组发热比例比本土病例组低(9.0%比80.0%,P<0.000 1)。与本土病例组相比,境外输入病例组入院前后24 h内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更高,入院前后24 h内C-反应蛋白更低。境外输入病例组CURB-65评分、PSI评分及COVID-19严重程度分级均轻于本土病例组(P值均<0.05)。结论厦门地区COVID-19的境外输入病例严重程度轻于本土病例,且症状更不典型,故更应注意筛查出此类患者。

  • 标签: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特点 境外输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9月到2020年9月院收治的60例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干预,研究分析两组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4h、护理后48h的BUN、SCr、Glu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危重病人 持续血液净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整体护理随后对护理质量进行相关研究以及探讨。方法:本次收治的急危患者共计50例,就诊时间起始为2019.1-209.12之间。随后在回顾性分析的同时,进行分组。在本院24名急危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12名护理工作人员,观察组、对照组急危重症患者分别采用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方式,随后查看控制效果并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相关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复发率,观察组优势明显,P<0.05,护理评分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整体护理 急危护理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病例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学术交流方式,通过呈现1个或1组病例的诊治过程来体现报告者的诊疗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一个精彩的病例报告需要报告者在病例选择、资料收集、报告整理及口头表述等各个环节做好充分准备。本文将分享病例报告的准备、撰写和演讲等方面的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 标签: 病例报告 幻灯片 学术交流 演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发热门诊筛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特征。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发热门诊筛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7例(确诊组)与疑似患者65例(疑似组),研究时段选定范围2020年1月~3月,对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确诊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13±4.26)岁,女性3例,男性4例;疑似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17±4.38)岁,女性31例,男性34例,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确诊组患者流行病学史比率为100.00%,疑似组患者流行病学史比率为50.7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少数患者伴有呼吸困难、气促、乏力症状,组间不具显著差异(P>0.05)。确诊组患者粒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均显著低于疑似组(P<0.05)。针对双肺病变、病变位置在胸膜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方面,确诊与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差异并不显著,区分难度较大,为此,应结合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以此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发热门诊筛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确诊 疑似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干预指导效果。方法: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中选取7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干预,比较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不高,仅64.10%,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达94.87%,组间比较结果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效果显著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患儿病情发展起到预防作用,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