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陕西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区域内火山活动强烈,华里西—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呈脉状产出,中酸性岩浆的侵入,产生的热量为地层中的金活化、迁移起到有利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来探讨岩浆岩成因和形成环境,从而了解该区矿床形成的岩浆岩背景,也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赵家岭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安徽省东至县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床,包括多个矿段(点),其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通过对区内岩浆岩岩石学特征研究,确定了区内主要岩浆岩成因类型为I型(壳幔同熔型)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岩浆岩系列;稀土元素总体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特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岩浆岩类似;岩石化学特征表现出具埃达克质岩石性质;通过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矿床勘查认识分析,认为区内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为埃达克质岩石,其发育于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应力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的转折期,受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统一的构造环境制约。
简介:摘要吴家湾金矿位于陕西石泉-旬阳金矿带中部,区内发育大量花岗闪长岩脉,以往对岩脉与金矿的成因关系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LA-MC-ICP-MSU-Pb定年方法,对吴家湾金矿区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吴家湾金矿区花岗闪长岩脉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32.3±9.7Ma,其与金成矿时代基本一致,表明其为区内矿源层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必要的热源。
简介:摘要吴家湾金矿位于陕西石泉-旬阳金矿带中部,区内发育大量花岗闪长岩脉,以往对岩脉与金矿的成因关系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LA-MC-ICP-MSU-Pb定年方法,对吴家湾金矿区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吴家湾金矿区花岗闪长岩脉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32.3±9.7Ma,其与金成矿时代基本一致,表明其为区内矿源层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必要的热源。
简介:摘要:为有效防御月河洪水,努力做到科学防范,规范防汛行为,落实防汛责任,最大限度减轻洪水灾害,保证抗洪抢险等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特编制本预案。
简介:摘 要:研究区位于长山控矿带南部,基于在矿区开展的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根据Au、Cu、Pb、Co、Ni、Mo、W、As、Ag、Sn10个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圈定了异常,划分出一个C级预测区。其中Au异常多为矿致异常,通过主要异常(H6-甲2)查证,发现了金矿体,其金矿化与构造蚀变岩有关,为蚀变岩型金矿床。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已知矿化点特征,初步判断该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简介:摘要西秦岭某地区金矿床共发现金矿脉22条,金矿体19条,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得出该区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来源特征,δ34S的组成特点可能反映了硫源为岩浆硫和地层硫的混合。碳的来源主要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和花岗岩岩浆热液提供。矿石稀土元素并没有完全继承围岩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以下特征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多期次活动的流体。金矿成矿是在300Ma之后燕山晚期形成的。成矿热液中,金主要以硫化物配合物的形式迁移。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充分的物质交换后,运移到裂隙发育部位,并因为流体的混合和围压突然降低,成矿流体产生强烈的沸腾作用,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
简介:对新疆中天山东段桑树园子一带侵入中元古界星星峡群中的花岗质片麻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形成时代为(475.7±1.6)Ma,属早奥陶世岩浆活动产物,同时锆石25个测点中未发现有任何前寒武纪的残存锆石或时代信息。结合造岩矿物组合特征,认为其原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质片麻岩SiO2含量为62.45%-66.52%,K2O/Na2O变化于1.74-1.99,A/CNK值介于0.94-0.95,具高钾和弱过铝质的特征。稀土分布曲线呈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弱的负铕异常,δEu值为0.69-0.76。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等,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及Ti和P,具I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结合岩石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桑树园子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是以干沟蛇绿岩为代表的中天山北缘古大洋向南俯冲的弧岩浆岩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