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乔治·斯坦纳作为研究比较文学的翻译理论学者,其提出的“理解即翻译”观点为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以传统阐释学为基础,将该理论的运作分为“起始的信任、进攻、吸收和补偿”四个环节,全面地展示了通过阐释学运动的运作最终呈现出译文的过程,以及每个环节中译者的主体性选择对译文产生的影响,为译者在原文框架内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以该理论为指导,选取了《山月记》的代珂、韩冰和孙志勇、徐建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实例分析法,列举出最具代表性的原文例句,分析不同译者在阐释学运动的四个环节中,由于译者主体性不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对译文产生的影响。如代珂译本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侧重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韩冰和孙志勇译本侧重使用简洁的语言突出文章信息,徐建雄译本善用意译,侧重文章的易于理解性。
简介: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是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资源诉求相适应的理论视域,阐释学重构是中国古代文论不断获得完善和创化、逐步呈现理论自觉的重要路径。反思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现状,从"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专业化"与"个性化"的学科自觉、"历史性"与"当代性"的内在融通、"本土性"与"世界性"之间的理论张力四个向度论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与阐释学重构问题;理论与现实、历史与当代、本土与世界在专业化与个性化研究中可以达到多维度融合。以这样多向度、开放性、反思性和整体性品格推进学术实践,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以"强制阐释"为鉴,走向坚持民族的立场与方法的"本体阐释",进一步丰富中国当代的文学活动、强化中国文学理论自信、彰显理论研究的中国立场,从而构建更加多样合理的文学理论生态环境。
简介:中国阐释学思想源远流长,具有西方阐释学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诗言志”说体现了中国阐释学的一个基本观念: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一致性。正是此一观念决定了中国阐释学从一开始就不同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