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左心房内径及房颤复发率等受到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的8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来分析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心内科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心内科治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经过六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CRP、IL-6、TNF-α水平及左房内径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房颤复发控制率是92.7%,对照组是75.6%,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左心房内径水平,降低复发率,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的方法和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的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窦律下植入心房电极患者1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房波振幅、阻抗、术后起搏阈值,并对两组患者置入心房电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都成功植入心房电极,观察组房波(f波)振幅为(1.6±0.7)mV,低于对照组的(3.9±0.8)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阻抗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窦律后与对照组在心房波高度、阻抗、起搏阈值等指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植入心房电极是安全可行的。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并研究房颤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时的护理方式。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104例房颤患者,将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胺碘酮转律治疗,先静脉匀速注射,后静脉微量泵注射。 结果:胺碘酮能够转复房颤,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能够发挥不同的效果。 结论:为接受胺碘酮转复治疗的患者加强护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情况,而且促进转复疗效提升。 【关键词】 房颤;转复;胺碘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62例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2014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并确认无阵发性房颤症状的健康人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动周期对应最大P波时限均值为(128.1±3.5)ms,最小P波时限均值为(87.5±3.1)ms,P波离散度均值为(49.2±0.7)ms,以上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有特异性,检测具有无创性,安全性的特点,使用此种方式能够对阵发性房颤的始动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参考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心脏超声特征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55例高血压合并PAF患者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心脏超声表现。结果研究组二尖瓣返流(MR)发生率为52.7%,高于对照组的8.3%(P<0.05);研究组患者的收缩期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d)及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比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右房上下径(Rad)、舒张期左室内径(LVID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PAF患者心脏超声表现为左房内径、E/A及室间隔厚度增大,且MR发生几率高,应加以重视。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出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在 2018 年 6 月至 12 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 45 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期来就诊的 45 例普通高血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心脏超声检查,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特点。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 LAD (左房内径)、 E/A (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 LVEDd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IVSd/IVPWa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比值)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要比普通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变大、 E/A 比值升高,说明血压的升高会对患者的心脏产生一定的影响。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到本院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实验组),同期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腰围指标、BMI指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二尖瓣反流占比、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水平、收缩期右房上下径水平、室间隔厚度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水平、E/A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Logistic分析,二尖瓣反流、收缩期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以及阵发性房颤相关(P<0.05)。结论:运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价值较高,可鉴别诊断,值得运用。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到本院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实验组),同期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腰围指标、BMI指标、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和血尿素氮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二尖瓣反流占比、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水平、收缩期右房上下径水平、室间隔厚度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水平、E/A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经过Logistic分析,二尖瓣反流、收缩期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以及阵发性房颤相关(P<0.05)。结论:运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价值较高,可鉴别诊断,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AF)患者实施心脏超声诊断的特点,为相关病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以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作为为研究对象,抽取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32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患单一高血压患者32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并就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BUN、TBIL、TG、TC、FBG均未见差异(P>0.05);研究组的E/A、IVSD、LA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超检测后发现,其患病率和患者自身血压指标的上升和下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选取E/A值和左房内径作为疾病预防的重要因素,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有效参考凭证,临床可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Pd、左房内径、hs—CRP水平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Pd、左房内径、hs—CRP均降低(t=4.025-13.546,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Pd、左房内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1.51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Pd、左房内径和hs—CRP水平,其效果与坎地沙坦没有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采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对比的方法对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方法就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0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结果,得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结果根据治疗结果观察,在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相比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转复时间明显要少,而且观察组的心室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都要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虽然普罗帕酮与胺碘酮都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相比于胺碘酮来说,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更加的理想,其能够快速以及高效的恢复患者心率的平稳,及时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