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阻断血流对于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曲张手术,对静脉残端进行结扎,不对血流进行阻断;将观察组的患肢抬高,在足背与大腿之间运用橡皮带,将血驱向大腿,并对血流进行阻断。结果在术中切口数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血流进行阻断,可以保证安全及有效地进行手术。

  • 标签: 阻断血流 静脉曲张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断血流胶囊是由断血流干浸膏制成。具有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子宫肌瘤出血,尿血,便血,吐血,咯血,鼻衄,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原标准中含量测定为薄层扫描法,为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故将原含量测定方法薄层扫描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 标签: 断血流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断血流皂苷A
  • 简介:采用HPLC法测定断血流片,断血流颗粒中风轮菜皂甙A的含量,该法用中性氧化铝柱,正丁醇萃取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SOD柱为分析柱,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nm.实验表明,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γ=0.9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38%.

  • 标签: 断血流 风轮菜皂甙A HPLC法 含量 测定
  • 简介:目的总结在不中断血流的情况下脑死亡捐献供者肝脏获取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术前做好人员准备、脑死亡捐献供体准备、环境和物品准备、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及其他相关设备准备;术中器械和设备准备,协助进行脾动脉、门静脉和胆总管插管及协助获取器官。结果3例供体肝脏均成功实施了不中断血流器官获取术,手术时间3~4h,出血量200~400mL。结论不中断血流供肝获取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肝脏功能,从而极大地避免了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良好的手术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不中断血流 器官获取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培养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同时进行血培养与降钙素原检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疫荧光层析法进行定量降钙素原(PCT)检测。结论采用血培养和PCT测量联合检测能够极大提高检测准确性,当PCT<0.5时,也能够快速排除血流感染。在血流感染治疗过程中,观察血浆中PCT浓度的变化能更好地判断术后和疗效观察,并通过监测跟踪PCT的变化,来指导临床抗生素用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可均匀调节阻断压力,适用于开放和微创肝脏手术的新型肝门血流阻断器,完全阻断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入肝血流,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方法:选取市售成年杂种猪8头,分为开放手术组、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两组,每组各4头。采用Pringle法完全阻断猪肝蒂血流,观察肝断面的止血效果。结果: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使用新型阻断阻断肝蒂血流均获成功,止血效果确切,耗时少。结论:可调压肝门血流阻断器止血彻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弥补了现有肝门血流阻断装置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蒂;肝门;解剖学;血流阻断

  • 标签: 肝门血流阻断器 研制 调压 腹腔镜辅助手术 PRINGLE法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块型肝癌术中血流阻断特点及效果。方法对我院12例巨块型肝癌术中行简易次全半肝血流阻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例,自动出院1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腹水1例。结论巨块型肝癌术中血流阻断的合理选择,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癌 巨块型 血流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血流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血流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存在感染现象,但经过血液培养后显示为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收集100例。给两组感染患者,都实施血培养,并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观察两组感染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阳性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感染患者(P<0.05)。结论使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血流感染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临床上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流感染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流感染临床诊断中血培养和检测降钙素原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就医于我院的血流感染患者120例(2020.3-2021.3),均实行血培养,并检测降钙素原,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血培养和检测降钙素原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培养阳性者,降钙素原水平越高,病原菌阳性率越高,P

  • 标签: 血流感染 血培养 降钙素原 诊断
  • 简介:肝癌病人多合并有肝硬化,手术时常规第一肝门阻断肝切除,肝功能损害重,我院1994~1998年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58例,避免了上述缺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19例,年龄28~69岁.原发性肝癌54例,肝转移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2例;右肝叶肿瘤36例,左肝叶肿瘤22例.合并肝硬变49例,术前肝功能ChildA级35例,B级23例.

  • 标签: 肝肿瘤 半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 外科治疗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流阻断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分别有43例、40例、37例患者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和保留半肝血流阻断阻断血流,将其记为A组、B组和C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术中出血量和血流阻断时间两两比较上述指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和C组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均远远短于A组(P<0.05),而A组和C组手术时间、B组和C组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血流阻断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 标签: 第一肝门阻断法 半肝血流阻断法 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血清降钙素原鉴别诊断血流细菌感染中对于G-和G+菌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流细菌感染患者60例,对比G-和G+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G+菌患者35例,G-菌患者25例。血流细菌感染G+菌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均显著低于G-菌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降钙素原的浓度≥10μg/L或浓度在2.0~10.0μg/L之间时,血流细菌感染G-菌患者例数显著高于G+菌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血流细菌感染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诊断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对于G-和G+菌导致的血流感染具有鉴别作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血流细菌感染 G- G+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气囊导管阻断肝静脉流出道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用特制的带中央分流管的气囊导管阻断肝静脉血流,观察血流动力学和下腔静脉、肝静脉血流改变,行左半肝切除.结果:受试动物均耐受了腹腔镜左半肝切除.实验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轻度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至基础值的70%,中心静脉压下降明显,气囊内液体排除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立即恢复正常.气囊充盈后,肝静脉血流几乎消失,下腔静脉中有部分血流通过.结论:用带中央分流的气囊导管阻断肝静脉血流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术 肝切除术 气囊导管 肝静脉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肝包虫病的治疗,公认为根治性手术仍然最佳和首选的治疗方式,而肝包虫病根治性手术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肝切除术。

  • 标签: 肝包虫 肝切除术 肝血流阻断
  • 简介:近年来,血栓病尤其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大部分病例仅需周围静脉药物溶栓即可取得显著疗效。而经患肢静脉溶栓是周围静脉溶栓中疗效最确实的方法,通常采用足背静脉直接穿刺输液的方法完成。但由于下肢静脉有深、浅静脉分别回流的特点,经足背静脉输液往往造成浅静脉药物浓度高、深静脉药物浓度相对达不到要求的缺陷。

  • 标签: 四肢浅静脉血流阻断带 下肢深静脉血栓 溶栓 制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案对大肝癌患者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00例大肝癌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41例患者采用Pringle法间断阻断全肝血流(肝门阻断组),23例患者行选择性的半肝血流阻断(半肝阻断组),36例患者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联合阻断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spss16.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术中手术阻断时间、肝切除量大小、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等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均低于肝门阻断组患者,联合阻断组在输血量、输血率指标上明显低于肝门阻断组和半肝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4、6.124,P=0.041、0.009);半肝阻断组与联合阻断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肝门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3、3.940、4.327,P〉0.05)。结论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大肝癌患者手术时术中失血量,且能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肝肿瘤 肝硬化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该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A、B、C3组,每组32例,A组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B组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法,C组采用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观察3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3.45±20.92)min、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2.08±18.94)min、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6.95±17.83)min,A、C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患者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为(11.27±2.58)d、B组患者术后胆红素恢复时间为(7.53±1.85)d、C组患者胆红素恢复时间为(7.41±1.36)d,B、C两组患者术胆红素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术中出血量及血流阻断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3种血流阻断法均能减少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出血量,但半肝血流阻断法及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安全性更高,且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操作简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流阻断法 原发性肝癌 肝血流阻断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采用两种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操作过程中实施Pringle入肝血流阻断;研究组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5例;手术总有效率达到94.4%,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中实施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 Pringle 入肝血流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