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敌草快(DQ)混合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日至2022年3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45例百草枯、敌草快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混合组、百草枯组(PQ组)和敌草快组(DQ组)。对比三组临床指标、器官功能不全,不同中毒剂量与预后的差异。根据混合组患者90 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比生存组与死亡组各指标差异。将各指标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经Log-Rank检验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混合组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混合组31例,PQ组92例,DQ组22例。三组对比年龄、中毒量、器官功能不全个数、PSS评分和APACHE II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主要损伤器官为肠道、肾脏、肝脏、肺脏和神经系统,各器官损伤比例高于PQ组和DQ组。三组对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HB、肌酐、AST、乳酸、PT和APTT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中毒组口服<20 mL均存活,口服20 ~50 mL共8例,均死亡,口服51 ~100 mL共11例,死亡8例(72.7%),口服>100 mL共10人,死亡9人(90%)。混合中毒组中敌草快浓度>5 000 ng/mL患者均死亡。31例混合中毒患者中有30例(96.78%)患者毒物检测敌草快浓度明显高于百草枯浓度。混合中毒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性别、年龄、中毒至入院时间、中毒剂量、淋巴细胞计数、Hb、BNU、CK、总胆红素、pH、PT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毒剂量、入院血浆PQ浓度、入院血浆DQ浓度、乳酸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敌草快混合百草枯中毒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主要损伤脏器为肠道、肾脏、肝脏、肺脏、神经系统。混合中毒相比PQ或DQ中毒具有更高的脏器损伤发生率,病情更加严重,具有更高的病死率。中毒剂量、入院血浆PQ浓度、入院血浆DQ浓度、乳酸为混合除草剂中毒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敌草快或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2例敌草快或百草枯中毒患者展开研究,患者在入院后都及时予以洗胃、导泄等治疗,然后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41例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式,作为对照组,另外41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再采用血液灌流治疗,作为研究组,最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治疗3天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明显恢复更好,同时在炎症因子改善水平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敌草快或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选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将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在临床上可加大这种治疗方式的推广应用力度。
简介:摘要:自然界随处可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草,被中国文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笔下的小草,走进中国古典诗词,大量的咏草诗篇涌现。文人借草抒情,不同的诗人让“草”呈现多彩多姿, 或抒发闲愁、渺小、失意、兴衰、风光、离别等等不一而足。成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布草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策略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洗涤中心管理的布草,一共为600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采用强化质量模式进行管理,对比管理前后两组布单带菌量及患者使用布单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管理前,两组布单带菌量对比后,数据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在实施管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布单带菌量明显过低,且该组患者使用布单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相对过低,与对照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医院布草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布单带菌量,还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