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的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钢医院重症监护科住院收治的170例老年行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随访60 d,按照是否发生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25例)和对照组(145例)。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MACE的相关因素。结果170例患者中,男性110例(64.7%),平均年龄(71.8±8.5)岁。平均随访(59.7±7.2)d,失访9例(5.3%)。MACE的平均发生时间为(13.7±4.1)d。同对照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的年龄较大,体质指数较低,陈旧心肌梗死比例更高,空腹血糖、高敏肌钙蛋白、B型利钠肽和术后48 h高敏肌钙蛋白峰值均较高,而舒张压和左室射血分数等较低(均为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1.81,95%CI:1.09~2.76)、体质指数(HR=1.54,95%CI:1.07~2.14)、B型利钠肽(HR=2.47,95%CI:1.76~3.47)、舒张压(HR=2.65,95%CI:1.84~3.82)和术后48 h高敏肌钙蛋白峰值(HR=2.17,95%CI:1.26~3.74)是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非急诊非心脏手术患者多于术后2周发生MACE,年龄、体质指数、B型利钠肽、舒张压和术后48 h高敏肌钙蛋白峰值是其高危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与喉切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住院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相关的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循证问题;按照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文献类型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推荐实践、系统评价;根据文献类型选择合适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使用JBI系统相关工具确定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最佳实践1篇、系统评价9篇,总结出13条证据,归纳为湿化的评估、方式、液体和操作等4方面。结论本研究所得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一方面需进行临床情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使用证据;另一方面,现有证据存在欠缺和质量不高,故需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创造高质量证据并持续更新。
简介:摘要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是把双刃剑,在便于手术操作的同时又会造成通气/血流比例(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V/Q)失调和不同程度肺损伤。文章从OLV所导致V/Q失调和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肺隔离过程中实施非依赖肺适度通气的益处。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分别阐述了非依赖肺通气(independent lung ventilation, ILV)的理论基础、实施意义和相关临床应用,同时介绍了基于潮气量分流并共用呼吸回路的ILV方法。这种方法相对较为简便易行,在实施保护性肺隔离通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 俯卧位通气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效果 的相关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俯卧位通气护理),各 30 例,均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 观察组 机械通气次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 ( 2/30 ),低于对照组的 20% ( 6/30 ),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ARDS患儿俯卧位通气中辅以积极有效护理, 有助于减少 机械通气次数及时间,缩短住院时间,规避并发症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 ; ARDS;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的因素,以及PMV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OPCABG的1 097例患者。根据术后气管插管的时间,分为对照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24 h,972例)和PMV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 24 h,1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PMV的相关因素,探讨PMV对接受OPCABG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及PMV组患者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χ2 = 34.138,P < 0.001)及左室舒张功能分级( χ2 = 215.175,P <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对照组比较,PMV组患者年龄[(62 ± 9)岁vs.(67 ± 9)岁,t = 6.618,P < 0.001]、手术时间[(4.0 ± 1.2)h vs.(5.9 ± 2.5)h,t = 8.246,P < 0.001]、移植桥血管数目[(2.8 ± 0.6)支vs.(3.2 ± 0.9)支,t = 4.769,P < 0.001]、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4.0%(39 / 972)vs. 20.8%(26 / 125),χ2 = 55.998,P < 0.001]及左心室成形术(SVR)[2.3%(22 / 972)vs. 12.8%(16 / 125),χ2 = 36.771,P < 0.001]发生率均显著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58 ± 6)% vs.(47 ± 7)%,t = 18.006,P < 0.001]水平则显著降低。将年龄、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手术时间、移植桥血管数目、CE和SVR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R)= 1.881,95%置信区间(CI)(1.399,2.529),P < 0.001]、NYHA分级[OR = 1.476,95%CI(1.220,1.785),P < 0.001]、左室舒张功能分级[OR = 2.866,95%CI(1.712,4.799),P < 0.001]、手术时间[OR = 1.599,95%CI(1.068,2.394),P = 0.003]和SVR [OR = 2.334,95%CI(1.196,4.554),P < 0.001]是接受OPCABG的患者术后发生PMV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 [OR = 0.287,95%CI(0.189,0.436),P = 0.009]是其保护因素。PMV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29.6% (37 / 125)vs. 14.7%(143 / 972),χ2 = 17.898,P < 0.001]、肺部感染[10.4% (13 / 125)vs. 2.3%(22 / 972),χ2 = 26.281,P < 0.001]、胸腔积液[12.8%(16 / 125)vs. 3.0%(29 / 972),χ2 = 27.131,P < 0.001]、血清肌酐[(114 ± 37)μmol / L vs.(81 ± 27)μmol / L,t = 9.547,P < 0.001]、脑血管事件[10.4%(13 / 125)vs. 3.2%(31 / 972),χ2 = 14.957,P = 0.001]、胃肠道事件[17.6%(22 / 125)vs. 4.0%(39 / 972),χ2 = 38.939,P < 0.001]、住ICU时间[(43 ± 20)h vs.(13 ± 8)h,t = 16.187,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11 ± 9)d vs.(6 ± 3)d,t = 5.937,P < 0.001]和30 d病死率[8.8%(11 / 125)vs. 0.9%(9 / 972),χ2 = 38.365,P < 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年龄、NYHA分级、LVEF、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手术时间及同期行SVR是影响患者OPCABG术后PMV的相关因素。预防PMV的发生可减少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30 d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系统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院的7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将74例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机械通气分别予以基础护理与镇静系统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镇静护理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镇静系统护理后,HR、RR、SpO2、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等护理效果指标改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镇静系统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应用安全、效果理想,可发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作用,减少不良事件,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及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被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单肺通气后,研究组对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的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对照组非通气侧肺不给予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和单肺通气30 min(T1)、1 h(T2)及2 h(T3)时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于T1和T3时切取拟切除肺叶周边正常的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术后1 d、2 d时采用康复质量评分量表-15(QoR-15)评估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记录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1~3时研究组PaO2显著升高(均P<0.05),PaCO2显著降低(均P<0.05),T3时肺损伤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1 d和2 d时QoR-15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出院前肺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可减轻非通气侧肺损伤,促进术后早期康复,改善临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镇静护理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ICU于 2018年 8月至 2020年 6月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 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4例设为常规组,接受集束化镇静护理的 34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通气时间、 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生存质量得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镇静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的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 40 例在 ICU 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使用常规 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
简介:【摘要】目的 : 探析 NICU 患儿在机械通气状态下 血压监 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 方法 : 选取 2017 年 02 月— 2019 年 02 月于本院 NICU 机械通气状态下行动脉血压监测的 50 例患儿,常规开展无创血压监测的同时,再实施有创血压监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血压 监测结果 。 结果 : 两种监测方式所得出的舒张压与 平均动脉压 水平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 P>0.05 ) ,而有创监测的患儿收缩压指标明显高于无创监测,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 结论 : 有创血压监测法不存在人 工加压、减压等因素 的影响 , 是危重新生儿 急救效果评价的重要保障,其 留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 的便捷性更高 ,为 患者 病情 的诊断与救治 提供可靠 的参考 依据, 临床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活动对 ICU 机械通气谵妄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院进行 ICU 机械通气的 73 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照摸球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为 35 例患者,研究组为 38 例患者。对照组以常规护理 + 镇痛药物的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以早期活动的方法进行干预,评比谵妄发生率上两组存在的不同。 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谵妄发生率分别为 37.1%/10.5% ,其中研究组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早期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 ICU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谵妄,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将综合护理管理运用到 ICU机械通气患者中产生的最终效果和价值。采用的方法:选择我院 ICU病房在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期间,收治的 84例机械通气患者,将选择的所有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即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均为 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血气值指标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另外,在相关性肺炎 (VAP)、临床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 ICU住院时间四个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因病情特殊,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应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指标,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 VAP和临床病死率的发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