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去年以来,面对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准萧条”状况,国内要求效仿罗斯福新政的议论随之而起,不少人以此为依据,要求加大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具体则以呼吁加大对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的投资力度为最。应该说,去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的投资实践大体就是上述政策主张的落实。但这种投资实践的客观效果却不够理想,原因何在?用两句成语可谓:淮橘为枳,东施效颦。效法未得其神,即使其形亦仅似一点(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其客观效果又怎能理想?何谓罗氏新政之神?美国历史学家拉尔夫·德·贝茨说:“诸多新政立法的基本信念是,经济收入较低阶层和经济特惠较少的集团消费力不足乃是造成萧条的首要原因。这种弊病尽可由政府采取行动而得
简介:老龄化体现在个体层面上就是余寿期延长,正如上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主张所云:“生命己经增加了岁月,现在我们必须给岁月以生命”。处于中国西南部、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贵州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均比较落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己进入老龄社会的大背景中,势必将迎来老龄社会。为此,我们对贵州人口老龄化进程提出的目标就是健康老龄化。目前,贵州省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均比较落后,单纯依靠经济因素迎接老龄社会的挑战,其作用是有限的,其他非经济的制约因素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即是本着这样的思考,特对贵州健康老龄化进程中若干重要的非经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简介:在湘鄂渝黔衔邻的广袤的武陵山区,聚居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人口约600万。全国解放以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同山外的世界比起来,又只能算是“第三世界”。以土家族人口最多的恩施州、湘西州为例,1978年,恩施州土家族农民纯收人272元.1999年增加到1238元,但仍只有武汉、荆沙地区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湘西州1978年土家族农民纯收入155元,1999年增加到1348元,同样只有长沙、株洲、岳阳、湘潭地区农民收人的三分之一。目前恩、湘两州仍有10—15%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多数农民也只刚刚够温饱水平。武陵山区土家族经济为什么发展不快呢?对此,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少有识之士多从经济制约因素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很有见地。对此,笔者并无异议。
简介:一、国内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现状人类社会的各种集体决策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个人偏好?我们能否找到对不同的社会状态进行公正的排序或评价的规则?各种选举规则能否保证如实反映选举人的利益诉求?这些都是涉及到人类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问题,同样也构成了社会选择理论的研究主题。显然,社会选择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随着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KennethJ·Arrow)和阿马蒂亚·森(Amartya·K·Sen)因为在社会选择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福利经济学做出了重大贡献。相继荣获了1972年和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社会选择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学者认为,社会选择理论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