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靓芙康复贴对面部炎症后皮损修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中心收治的因面部炎症导致的皮损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靓芙康复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时治疗总有效率为30.77%,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为94.88%,观察组治疗4、8周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3例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靓芙康复贴治疗面部炎症皮损后疗效确切,可促进皮损修复,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痤疮皮损和健康婴儿面部正常皮肤表面脂质(SSL)的差异。方法2018年6-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收集36例新生儿痤疮(痤疮组)面部皮损及36例健康婴儿(对照组)面部皮肤脂质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得到脂质图谱,用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得到脂质成分的具体信息。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痤疮组患儿面部皮肤甘油脂类和孕烯醇酮脂类显著增加(均P < 0.001),但脂肪酸类、甘油磷脂类、鞘脂类、固醇脂类、糖脂类、多聚乙烯类显著下降(P < 0.01或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痤疮组脂质总量、甘油二酯、蜡酯、角鲨烯平均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 0.001或0.05),但亚油酸平均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新生儿痤疮面部皮损脂质总量较健康婴儿明显增加,脂质成分也存在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面部、上肢和背部皮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方法对2015年9 - 10月来自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10例AD患者面部、上肢和背部皮损区和10例健康对照相应部位皮肤采样,提取样品DNA行MiSeq高通量测序,进行多样性指数分析、物种组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AD患者组面部、上肢、背部皮损区样本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应区域(t值分别为2.67、2.37、3.34,均P < 0.05)。物种组成分析显示,马拉色菌属在AD患者组面部、上肢、背部皮损区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区域样本中均占主要地位,其中球形马拉色菌和限制马拉色菌丰度合计约为80%。AD患者组总样本念珠菌属、曲霉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3.515、2.137,均P < 0.05)。A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面部各主要真菌属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AD患者组上肢念珠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 3.186,P < 0.05),背部曲霉属丰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 2.736,P < 0.05)。AD患者组、健康对照组面部、上肢、背部样本间主要真菌属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轻中重度AD患者组样本间各主要真菌属丰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主成分分析显示,AD患者组面部、上肢、背部皮损样本真菌群落未按病情严重程度聚类。结论AD患者面部、上肢、背部皮损区真菌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相应区域,马拉色菌为AD患者上述部位皮损和健康对照相应区域的优势菌种,AD患者皮损区样本中真菌群落组成与疾病严重程度可能无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类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中中医证候要素发生情况,分析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蝶型在黄褐斑患者中所占比重最大(45.00%),面中部型次之(27.50%),泛发型最少(20.00%);蝶型黄褐斑失眠健忘所占比重较大(44.44%),面中部型黄褐斑月经不调所占比重较大(22.73%)。结论中医症候要素与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失眠健忘是蝶型黄褐斑的相关因素,月经不调是面中部型黄褐斑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皮损内注射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难治性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扁平疣患者(2021年1月~2022年10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将病人编为1-70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实验组:予以皮损内注射α-2b干扰素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照组:采用皮损内注射α-2b干扰素联合自体疣植入治疗。根据临床恢复情况10d/次,共3次,治疗后观察皮损清除情况,对比两组扁平疣改善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皮损数量(1.03±0.42分)、皮损面积(1.06±0.38分)及颜色PSQI评分(1.12±0.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91±0.86分、2.03±0.75分、1.96±0.48分)(P
简介:摘要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功能与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角膜上皮细胞层部分或全层缺失。干眼是角膜上皮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角膜上皮损伤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我国研究者强调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是干眼发病的核心机制,这也提示我们改善泪膜稳定性在干眼及其相关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中的重要性。目前临床上应用眼表润滑剂补充泪液中水液、黏蛋白、脂质等成分,同时应用抗炎药物以提高泪膜稳定性。当眼表微环境存在异常或损伤时,其角膜上皮损伤位点积聚的生长因子满足不了损伤快速修复的需要,需要及时局部补充外源性生长因子,促进损伤愈合。本文从眼表润滑剂、抗炎治疗、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几个方面就干眼相关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注射泵在面部注射美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 160例要求面部皮肤美容的女性就医者,通过应用面部皮肤注射泵注射技术进行面部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每 10d重复治疗 1次, 3次为 1个疗程。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评估治疗效果,就治疗前后作比对,统计患者的满意度及专业医生的治疗总结。结论:所有就医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过敏、水疱、瘀血等情况,肤质、肤色、色斑、细纹、皮肤弹性等方面均较术前有较大改善,治疗过程,手术方便,快捷,注射均匀,易于操作,出血较少。术后创面淤血轻,恢复快,患者满意度达 95%,面部皮肤注射泵在皮肤注射美容中安全可靠,是良好辅助性注射器械,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