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并探讨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革兰阴性菌所占百分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球菌与真菌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明显低于革兰阳性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明显低于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在临床中必须根据患者药敏试验情况,给予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bla(NDM-1)基因的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NDM-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和BLAST软件分析。对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采用E试验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a(DHA)、bla(VIM)、bla(IMP)、bla(GIM)、bla(CTX-M)、bla(KPC)、bla(TEM)和bla(SHV)等)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共收集到687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3株被证实为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编号CS11495和CS610)和1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编号CS30754)。该3株菌均来源于湘雅医院。在测试的12种抗菌药物中,除对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菌株CS11495同时检出bla(SHV-12)、bla(TEM-1)、bla(CTX-M-15)和bla(IMP-4),菌株CS610携带bla(DHA)、bla(SHV-12)和bla(TEM-1),菌株CS30754中bla(SHV-12)和bla(TEM-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为阴性。2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可分为A、B两型。MLST显示,菌株CS11495、CS610和CS30754分别属于ST629、ST490及ST214,其中ST490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bla(NDM-1)阳性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谱,与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关。尽管本地区不存在克隆传播,但分布于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应预防其播散。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MS)在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鉴定中的应用,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5年10月临床标本经MS鉴定为革兰阴性杆菌,将所得菌质谱峰图与数据库中峰图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鉴定结果。结果MS共鉴定出革兰阴性杆菌834株,肠杆菌科622株共6种,占74.5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肠杆菌科的39.40%及50.16%;非发酵菌属212株共4种,占25.42%,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在非发酵菌属中的构成比分别为49.53%及39.15%,使用MS后能鉴定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结论MS能快速鉴定出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为临床治疗及鉴别感染病原菌提供了快速的筛选方法。
简介:目的了解常见革兰阴性(G-)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某院2009—2013年临床标本分离的主要G-菌及其耐药性。结果临床分离的主要G-菌数由2009年的1189株增加至2013年的2364株,常见居前4位的G-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31株(37.38%)、肺炎克雷伯菌1623株(18.22%)、铜绿假单胞菌1566株(17.58%)、鲍曼不动杆菌1057株(11.86%)。2009—2013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47.84%(144/301)、56.90%(301/529)、59.49%(395/664)、55.05%(469/852)、52.49%(517/98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35.68%(76/213)、41.00%(139/339)、36.75%(122/332)、41.78%(155/371)、36.96%(136/368)。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耐药率40%,5年间耐药趋势变化不大。结论该院G-杆菌耐药性强且多重耐药,必须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与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38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39例给予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6.3%和2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5.1%,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较低,长远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