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适用的主体、对象、基础以及程序等方面来看,《反恐怖主义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安置教育”是独立于刑法的保安处分措施,在许多方面与德国刑法规定的保安监督类似.就有效预防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影响而言,安置教育有着积极意义与正面价值,应该予以肯定.但是,安置教育在实体方面存在适用对象扩大化、适用时间无期化与适用前提形式化的风险,适用程序的透明性与有效性也有待于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安置教育”的积极作用,应该通过法律解释或者实施细则对之予以完善,例如适当限制其适用的前提与对象、规定最高期限、完善危险评估机制,赋予被适用对象质疑风险评估结论的机会.
简介:摘要:本文以军队院校法学专业民法课程为基础,探索在依法治军战略下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法治人才所需要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为符合课程教学目标,培养能够切实解决基层部队涉军民事法律纠纷的法治人才,本文结合预防性民法思维,提出在实践课程中以案例实训和预防性思维训练提升学员能力的改革方式。
简介:【摘要】课堂突发事件指的是在教师正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生的那些出人意料的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事件。课堂突发事件总是会出乎意料的发生在课堂上,影响教师预想的教学进程及教学质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也不例外。而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时,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其实,有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只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关措施的话,是可以人为进行有效干预甚至是预防的。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措施展开论述。
简介:读了河南省村民曹海鑫被定罪处死的有关报道(见《同舟共进》1999年第3期及《劳动人事》之"社会专刊"1999年5月号),感到的不是震惊,而是沉重。对于当下的司法腐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太多了,滥用公权,草菅人命,上下其手,出入人罪,行贿受贿,以权谋私……凡此种种,早已经司空见惯。否则,人们怎么能想像,一个卸任的村民小组长,竟能够搬动一省两级法院,遂其一己之私。然而,也正是这种透入骨髓的腐败,这种执法者操权弄法滥杀无辜的大胆和冷漠,让我感到令人窒息的压迫。我不准备讨论曹案的细节,也不想说我所读到的"一面之词"是对该案唯一正确的叙述,我只想指出,凡是认真研读了豫省高级人民法院就曹案所做的刑事裁定书的人,都不难发现其中闪烁其辞、避重就轻之处
简介:摘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言:“教育是把人培养成为人。”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青少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承载着传授法律知识与道德规范的使命,更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通过其独特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深入青少年内心,培养其法治意识与道德情操,进而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本文揭示了该课程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具体路径与成效,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简介:摘要:法治意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初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就是引导教育他们对法治的理性认知和对法治情感的认同,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分析教材、明确法治学习目标,分析学情和课程设计依据,分析教法学法、创新教学设计,分析法治案例、增强法治意识等四个方面探究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初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