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颈椎损伤患者行颅骨牵引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收治的120例颈椎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采用颅骨牵引进行治疗。按照患者住院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外一组为观察组,该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牵引复位成功,牵引成功率达到了100%,在相应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颈椎损伤患者的颅骨牵引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当中,并乏力推广。
简介:对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目的,不仅包括修复缺损,还应矫正轮廊畸形。若要达到二者和谐统一,需要有性质稳定、可靠的生物材料作为基础,以及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所具备的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可终生保持形态且可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使它们在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率逐年增加。但生物材料移植后由于无法被机体所吸收,仍然存在排异和炎症反应、难与宿主组织相容且手术后感染率高等诸多并发症。而采用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则无异物反应且远期并发症少,即使在当今,自体颅骨的骨质结构及转导、诱导成骨的潜能,仍是异源性生物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是颅骨重建优先选择的材料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改良颅骨牵引架与马蹄形头架在颈椎后路手术术后舒适度。方法采用根据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alcaba研制的舒适状况量表(GCQ)及自制舒适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综合得出舒适度及焦虑状态评分,得出数据进行分组分析。该项目拟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自制舒适状况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自制量表从术后颈肩疼痛,额面部压红,眼部红肿,眼睛视物不清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得出舒适度及焦虑状态评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马蹄形头架,实验组采用改良颅骨固定牵引架,评价术后24h、48h、72h患者的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焦虑评分。结果术后24h、48h、72h患者的舒适度得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术后患者舒适度的研究,改良颅骨牵引架在颈椎后路手术术中的使用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