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行87例次CAS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术中51例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3例出现栓子脱落导致动脉到动脉栓塞,1例出现部分性癫痫发作,1例留下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1.1%,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术后对87例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随访,1例出现有症状性再狭窄,6例出现无症状性再狭窄,1例出现再发卒中,再狭窄发生率为8.1%,卒中再发率为1.1%。结论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但应重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2017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一科二组诊断为颈内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计3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方案,共计19例,对照组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方案,共计1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餐前血糖、餐后血糖(2h)、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颈部血肿,颈部神经损伤,心肌梗死,脑梗死,术后灌注综合征,全因死亡,对照组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性更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对患者发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并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153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等),其中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72例、单纯药物治疗81例。治疗48个月后,对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24个月时,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显著高于动脉支架成形术组(P<0.05)。48个月后153例患者中共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嗜烟(吸烟>10年,每日>20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房颤、支架成形术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支架成形术(OR=0.44,95% CI:0.21~0.88,P=0.01)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病史(OR=1.79,95% CI:1.22~2.01,P<0.01)、房颤(OR=1.57,95% CI:1.01~1.98,P=0.03)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支架成形术可显著降低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高血压病和房颤相关,且与高血压病相关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对患者发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并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153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等),其中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72例、单纯药物治疗81例。治疗48个月后,对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24个月时,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显著高于动脉支架成形术组(P<0.05)。48个月后153例患者中共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嗜烟(吸烟>10年,每日>20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房颤、支架成形术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支架成形术(OR=0.44,95% CI:0.21~0.88,P=0.01)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病史(OR=1.79,95% CI:1.22~2.01,P<0.01)、房颤(OR=1.57,95% CI:1.01~1.98,P=0.03)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支架成形术可显著降低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高血压病和房颤相关,且与高血压病相关性较高。
简介: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1、3、6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P300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对惠者卒中的复发进行登记.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支架置入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4%士15%,支架置入后颈动脉狭窄率为4.5%土6.0%,明显缩小;支架置入前患者的MMSE评分及P300潜伏期分别为20±5和434±78ms,在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MSE明显提高而P300明显缩短;而且随随访时间延长,P300及MMSE变化越明显;在随访期内患者无症状性卒中复发.结论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CAS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简介:颈动脉分叉处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决定了该处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造成管径的狭窄而导致脑组织远端血流动力学性梗死。另外,沿颈动脉球内侧壁的血流保持层流,有着很高的流速和很强的剪切力,而其外侧壁处血流的分离、停滞、湍流和复杂震荡的剪切力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脱落。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卒中发生的10%~20%),对其治疗是多年来受全球关注的热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低血压的相关性,并总结术后低血压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术后低血压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低血压高危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236例患者中有162例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占比为68.64%,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低血压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236例患者中有140例患者发生一过性低血压,占比为59.32%,有22例患者发生持续性低血压,占比为9.32%。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一过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低血压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存在很大关联,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越低,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的风险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