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叶痴呆是一种与基因突变有关的因额叶和(或)叶的退行性变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语言损害为主表现,最终发展为全面的痴呆,同时可合并其他运动障碍,是常见的早老性痴呆,在临床表现、病理、遗传方面具有异质性,预后不佳.本文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额颞叶变性 病理过程 体征和症状 诊断 鉴别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断颧弓入路在海绵窦神经鞘瘤手术切除中的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采用断颧弓入路显微外科方法切除28例海绵窦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资料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结果全切除27例,1例次全切除,术后短期出现外展神经功能障碍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肢体轻瘫1例,3个月后均完全恢复,无死亡病例,标本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结论经断颧弓入路能够充分暴露中颅底及海绵窦,有助于该部位肿瘤的全切除及神经功能保护。

  • 标签: 海绵窦 神经鞘瘤 额颞断颧弓入路 中颅窝
  • 简介:摘要叶变性(FTL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和路易体痴呆的第三类神经退行性认知障碍性疾病。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老龄化急速发展,该类疾病发病率逐渐攀升,带来沉重的社会和家庭负担。我们在既往专家共识基础上结合新的循证证据,经学组专家讨论制定本共识,以规范FTLD的全程管理,促进基础及临床研究。

  • 标签: 额颞叶变性 诊治 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明确部常见皮瓣间供血血管系统之间的吻合情况,为部皮瓣特别是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浅动脉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浅动脉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结论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浅动脉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 标签: 额部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海绵窦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8例海绵窦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都采用硬膜外入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硬膜外入路可适用于鞍旁型三叉神经鞘瘤,该入路能安全切除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海绵窦 显微手术 三叉神经鞘瘤
  • 简介:广义的叶痴呆(FTD)亦被称为叶退行性变(FTLD),是一组以行为和人格改变、失语为特征性表现的疾病。根据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学分类,叶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DLB)的第3种痴呆类型。发病年龄为45—70岁,绝大部分患者在65岁之前发病;病程2~20年,平均约8年。1892年,德国医师ArnoldPick最先报告一例叶痴呆患者。

  • 标签: 痴呆 额叶 颞叶 综述文献
  • 简介:对概念扩展神经机制的探讨日益成为创造性认知“过程式”研究视角下的热点。但以往研究未能排除评估效应对实验的影响.亦未考察过人格因素与任务态下神经活动的关系。实验向被试随机呈现高低扩展两类的报纸用途.要求被试认真思考“合理的操作方式”.使报纸能够实现呈现的用途。同时对其进行fNIRS的兴趣扫描,并在事后要求被试完成大五人格量表。结果发现.与低扩展条件相比.高扩展条件会引起叶区域(BA21/22)更大的激活。而极(BAl0)和背外侧前额皮层(BA9)的激活会显著降低;人格元特质可塑性与极和眶皮层的活动正相关。提示概念扩展过程中.可能需要叶脑激活与前额脑去激活的协同作用.且该过程与人格因素存在相关关系。

  • 标签: 创造性加工 概念扩展 前额 去激活 元特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叶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自本院2002年-2013年收治的叶痴呆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叶痴呆患者早期症状由高到低排列主要如下人格改变、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精神行为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加深,患者会出现各种非典型性的症状,诸如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冷漠、情绪不稳定以及收藏癖等。对叶痴呆患者的早期诊断,符合率大约为50%。结论叶痴呆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没有典型表现,对此类患者的早期诊断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警惕患者的首发症状。

  • 标签: 额颞叶痴呆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额叶损伤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43例叶损伤致精神障碍的护理要点(1)病情严重时密切进行病情观察,包括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保持呼吸道及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供给以及亚低温治疗时的护理;(2)病情稳定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早期精神障碍的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和个性化护理、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受伤以及高压氧治疗时的护理;(3)作好出院指导、随访健康教育工作。结果43例均能康复出院。通过1年多的随访,有35例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其他能生活自理。结论叶损伤后遗症—精神障碍在科学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特别是做好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是能完全康复出院,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 标签:
  • 简介:部冠状切口除皱术,因切口长、损伤大、恢复慢、术后毛发脱落、瘢痕明显等缺点,已不适应当前微创手术的要求.我科自1998年起,行小切口部除皱术45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切口 颞部除皱术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微创手术 术后
  • 简介:叶退行性变包括3种临床综合征:行为变异叶型痴呆即狭义的叶痴呆或叶痴呆额叶型、语义性痴呆和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本文综述叶退行性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 标签: 额颞叶退行性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开颅经侧裂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手的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5月—2012年5月经个体化开颅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死亡3例,存活45例。术后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11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论根据患者血肿大小位置,参考其年龄、头型、血压状况、意识状态等因素,对开颅的手术切口及骨瓣或骨窗大小进行具体设计,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理念,是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治疗方法。

  • 标签: 翼点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 简介:病例:女,60岁,大专文化,商业单位主管,因“言语表达障碍、行为异常1年余”入院。入院1年前家属发现患者说话词不达意.无故欣快,行为幼稚,并伴记忆力下降,遂就诊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而后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双侧基底节及右侧大脑脚陈旧性腔隙性梗死”.予以双氢麦角碱及多奈哌齐口服,持续2个月,上述症状未见缓解。

  • 标签: 延髓麻痹 额颞痴呆 神经心理学 神经影像
  • 简介:46例患者采用改进手术方法扩大入路硬脑膜成形术治疗部重型颅脑损伤,笔者近年来采用改良式手术方法治疗部重型颅脑损伤46例,采用改良的手术方法和传统肌下减压手术方法相比

  • 标签: 手术方法 改进手术 方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部分切除对重型顶部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型顶部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其中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47例为对照组,行肌部分切除术的另外47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通过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66%(31/47)、85.1%(40/47),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较优(P<0.05);此外术前两组肌厚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肌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顶部颅脑损患者通过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肌部分切除共同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颞肌部分 重型额颞顶部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痴呆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月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例叶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以明显的人格、行为改变和认知障碍为特征。所有患者均隐袭起病,缓慢进展。影像检查均显示局限性或前叶萎缩,额叶皮质下白质T2高信号表现;海马不同程度萎缩。功能影像学表现为与MRI对应呈不对称性叶血流灌注下降或低代谢,较MRI更敏感。结论功能影像学发现叶特征性改变是诊断FTD的重要依据。

  • 标签: 额颞叶痴呆 行为及人格的改变 额颞叶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部对冲性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本院自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患者术后存活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评分功能、残疾率等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术后存活36例,死亡4例,1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原发脑损伤重,存活率为90%;患者术后GOS评分约为(3.21±0.28)分;术后恢复优良率为52.8%。结论联合CT动态监测给予部对冲性脑损伤患者以适当手术时机及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 大骨瓣减压术 亚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