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角膜光密度是角膜组织的一种生物学性质,与角膜的透明性有关,可以用来描述角膜的透明程度。目前角膜光密度已经应用于角膜疾病的辅助诊断与严重程度评估,还用于角膜手术疗效的评估和术后病情的随访,同时也可用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角膜状态评估。Pentacam角膜光密度测定是一种客观、无创、可重复评估角膜透明性的方法,对角膜以及全身健康程度的监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就角膜光密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光密度 Pentacam 角膜透明性 临床应用 光后向散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圆锥角膜患者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至12月进展期圆锥角膜67例(89眼)纳入本研究。患者均接受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手术,以Pentacam眼前段分析系统观察术后角膜光密度变化。结果交联术后所有层次及区域的角膜光密度均立即升高。术后12个月,角膜中心区直径2.0 mm内及2.1~6.0 mm的角膜前层光密度高于术前(t=2.479,5.703;均P<0.05)。术后12个月角膜中心区直径2.1~6.0 mm的角膜前层光密度与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值存在负相关(r=-0.632,P<0.05),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无相关性(P=0.881,0.647)。结论角膜胶原交联术后角膜光密度增高,特别是角膜浅基质层中央区。角膜光密度的增高与术后角膜形态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与视力无相关性。

  • 标签: 圆锥角膜 胶原交联术,角膜 光密度,角膜
  • 简介:摘要作者自2001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不连患者43例,髂骨取移植26例,局部新生移植治疗17例,局部取移植治疗的17例均达到愈合的目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局部取骨新生骨痂骨愈合
  • 简介:目的观察椎体压缩性骨折密度变化与病程长度的关系,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术前定位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均经磁共振成像或SPECT-CT明确诊断)患者66例,年龄60~80岁,均为绝经后女性。按病程长度分为A组(对照组)、B组(新鲜骨折组)、C组(亚急性期骨折组)、D组(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组)。运用方差分析观察骨密度比率(腰1椎体骨密度/腰2椎体骨密度×100%)与病程长度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密度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39,P〈0.05),在各组多重比较中,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密度随病程延长而增加,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期密度较邻近椎体明显增高,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双能X线骨密度仪不失为术前定位"责任椎"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陈旧性椎体骨折 骨痂 骨密度
  • 简介:骨折后局部血肿对形成的重要意义,血肿病理生理变化、血肿机化与形成过程、骨折愈合机理的理论及临床资料分类对比分析可知,是通过血肿机化形成的

  • 标签: 局部血肿 形成意义 痂形成
  • 简介:骨折后局部血肿对形成的重要意义,血肿病理生理变化、血肿机化与形成过程、骨折愈合机理的理论及临床资料分类对比分析可知,是通过血肿机化形成的

  • 标签: 局部血肿 形成意义 痂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找出胫骨骨折后形成的规律,避免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提高胫骨骨折的临床治愈率。方法对117例胫骨骨折临床X线进行研究。结果胫骨骨折具有其特殊性。内固定治疗形成以内为主,非手术治疗以外为主,将形成期分为三期,即初显期、有效期、性连接期。此种分期最能说明和反映胫骨骨折后形成的质和量。结论桥梁是胫骨骨折的有效的形成与断端有无分离、部位有关。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痂期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不同效价激素治疗下的角膜光密度值和角膜上皮厚度(CET)的差异。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近视诊疗中心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1例(197眼)。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51例(99眼)和氟米龙组50例(98眼)。地塞米松组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点眼,每次1滴,用药1周,1周后改为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次1滴,每周减量1次,至术后1个月时停药。氟米龙组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均4次/d点眼,每次1滴,1周后停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并继续使用氟米龙滴眼液3次/d,每次1滴,每周减量1次,至术后1个月时停药。在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分别测量2组患者手术层面的角膜光密度值、CET、眼压及视力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比较2组数据间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差异。结果:最终地塞米松组和氟米龙组分别有42例(82眼)和43例(84眼)完成随访。2组基本信息、术前等效球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时,2组角膜光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角膜光密度值低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11)。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2组眼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眼压明显高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6,P<0.001)。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时,2组C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地塞米松组在0~2 mm(t=-2.89,P=0.005)和>2~5 mm区域(t=-3.48,P=0.001)CET低于氟米龙组。术前时,2组在亮环境和暗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时和1个月时,地塞米松组的对比敏感度优于氟米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裸眼视力、总高阶像差、术后有效指数和安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使用低效价糖皮质激素相比,SMILE术后早期使用高效价激素明显抑制了角膜上皮重塑,角膜光密度值和对比敏感度恢复更快。SMILE术后患者使用高效价激素眼压升高更明显。术后高效价与低效价糖皮质激素相结合的给药方案,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快、更安全有效的术后恢复。

  • 标签: 角膜 角膜光密度 角膜上皮厚度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氟米龙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26对骨折愈合中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股骨骨折大鼠模型,局部注射miR-126激动剂(agomiR-126)、miR-126拮抗剂(antagomiR-126)设立实验组,同时设立对照组(agomiR-NC),于术后4、8、12周通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各组股骨骨折愈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内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出芽相关蛋白(SPRE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蛋白及mRNA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在术后12周agomiR-126组右股骨骨折线基本消失,其骨折局部的骨密度[(732.1±16.3) mg/cm]及BV/TV比值[(72.4±2.1)%]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13.2) mg/cm、(70.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17,t=9.261,P<0.01);而antagomiR-126组骨折间隙仍较为明显,其骨密度[(635.2±12.6)) mg/cm]及BV/TV比值[(65.1±3.4)%]明显下降(t=8.174,t=6.838,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gomiR-126组中MVD值(7.6±2.1)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0,P<0.01),而antagomiR-126组中MVD值(3.6±1.1)则明显下降(t=3.725,P<0.01)。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agomiR-126组SPRED-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47±0.04、0.68±0.36)均明显下降(t=5.412、4.712,P<0.01),其VEGF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68±0.02、2.53±0.79)则明显上升(t=5.284、11.625,P<0.01);相反,antagomiR-126组SPRED-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87±0.06、1.65±0.37)均明显上升(t=7.223、6.795,P<0.01),其VEGF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0.43±0.04、0.75±0.29)则明显下降(t=4.226、2.169,P<0.05)。结论miR-126可以通过SPRED-1/VEGFA通路促进大鼠股骨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并加快骨折的愈合。

  • 标签: 微小RNA 血管生成 骨折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时候是黄昏,秦歌该回来了。沁雪喜欢这种等候的感觉,做上一点饭,等心爱的人回家,这是沁雪在心底描绘无数次的幸福的模样,如今她终于拥有了这样的生活,她内心的温暖渐渐多了起来。

  • 标签: 《伤痂》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草药刺激兔不连间隙形成的机制。方法选用标准实验新西兰大白兔66只,无菌条件下制作兔桡骨不连模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体外冲击波联合接骨仙桃草治疗组;B组为单纯接骨仙桃草治疗组;C组为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组;D组为完全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各组生成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冲击波及治疗前后各时间段不连区生成量A组及C组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C组第2、4、6、8周比较有差异(P<0.05);B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桃草可以在体外冲击波治疗不连后的早期就能起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为非手术治疗不连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协同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仙桃草 骨不连 骨痂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形成期不同体位低剂量CT图像质量。方法回顾30例肋骨骨折患者资料。均于创伤3d内行首次常规CT扫描,形成期以常规体位、肩区改良位进行2次低剂量(30mA)扫描。评估不同体位第1~4后肋区、其余肋区低剂量图像质量,记录各肋区显示骨折处数。对同一肋区不同体位图像质量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显示骨折处数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常规体位及肩区改良位全部患者第1~4后肋区平均图像诊断可接受率分别为1.97±0.72、3.17±0.46,主观噪声和伪影分别为1.97±0.72、3.17±0.46,显示骨折处数分别为10、30;其余肋区平均图像诊断可接受率分别为3.23±0.43、2.93±0.25,主观噪声和伪影分别为3.23±0.43、2.97±0.18,显示骨折处数分别为90、86。两种体位相比,各肋区图像质量评分及第1~4后肋区骨折显示处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肋区骨折显示处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形成期低剂量CT复查患者,如第1~4后肋区有创伤宜选用肩区改良位,无创伤宜选用常规体位。

  • 标签: 肋骨骨折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计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PT-TransPRK)中联合使用0.02%丝裂霉素C(MMC)治疗中度近视术后角膜基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角膜光密度值(CD)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21年3—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屈光中心近视患者25例,术前等效球镜度-6.00~-3.00 D,同体配对设计,随机一眼使用0.02%MMC,为MMC组(25眼),另一眼不使用0.02%MMC,为对照组(25眼),于术前及术后14 d、1个月、3个月行HRTⅢ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组角膜细胞活化状态和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2组CD值,对CD值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①0~2 mm范围角膜于术后14 d前部、中部CD度值升高,且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08);术后1个月时前部、中部CD度值升高,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01)。②>2~6 mm范围角膜于术后14 d前部、中部CD值升高,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34);术后1个月时前部、中部CD度值降低,且MMC组CD值高于对照组(P<0.001、P=0.036)。③>6~10 mm范围内前、中部CD度值术后14 d、1个月时较术前有所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0~6 mm范围内CD值于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增高,其中0~2 mm、>2~6 mm范围CD度值变化程度为MMC组低于对照组(P<0.001、P=0.005)。⑤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对照在术后14 d、1个月及3个月的基底层细胞外基质的活化状态均比MMC组强,团状高反光物质及前部基质的细胞密度较对照组多,后基质的细胞密度无差异。结论:SPT-TransPRK术中联合MMC在术后3个月内降低6 mm范围前、中部和后部CD,但不会对角膜的光密度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丝裂霉素C 共聚焦显微镜 角膜光密度 角膜基质细胞活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12个月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和角膜透明度的差异。方法队列研究。收集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近视等效球镜度数6.00~10.00 D)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女性16例(32只眼),男性14例(28只眼);年龄(22.46±3.15)岁,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10例)、FS-LASIK组(11例)、LASEK组(9例),于术后12个月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并通过ACCMetrics软件分析其形态学参数,包括神经纤维密度(CNFD)、主要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NBD)、神经纤维长度(CNFL)、总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TBD)和神经纤维宽度(CNFW);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对角膜不同直径范围内的光密度进行检测。各组间神经形态学参数、角膜光密度的比较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Turkey真实显著差(HSD)检验。结果术后12个月,3种术式角膜各区域内的CNF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FS-LASIK组及LASEK组上方角膜切口周围的CNBD分别为(7.81±7.93)、(9.61±7.18)、(21.25±15.55)个/mm2;CTBD分别为(22.00±16.02)、(24.44±11.42)、(54.37±22.13)个/mm2,LASEK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D=2.823,-3.010,3.053,-3.048;P<0.01);3个组CNFL分别为(9.19±3.25)、(12.88±3.52)、(15.75±2.36)mm/mm2,SMIL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D=-3.151,-4.418;P<0.01)。SMILE术后直径12 mm内角膜的光密度为14.06±1.36,低于其他2种术式(HSD=-6.031,-5.519;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行SMILE术后12个月,角膜上方切口周围的神经修复情况略差于FS-LASIK和LASEK,但其他区域的神经修复情况存在一定的优势;SMILE术后角膜透明度更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68-276)

  • 标签: 近视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神经纤维 神经再生 显微镜检查, 共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几十年,人工牙种植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了牙列缺失和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之一。种植部位的质和量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及远期效果最重要的因素,牙缺失后牙槽会出现萎缩和吸收,出现牙槽的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这些都可能导致种植体获得初期稳定性不足而影响结合,甚至造成种植失败[1]。目前,对骨质较疏松的Ⅳ类骨质上颌后牙的缺失采用挤压技术后植入种植体已逐渐普及应用。

  • 标签: 骨挤压技术 骨密度降低 应用 种植床 骨质疏松 牙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