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否参与体外诱导小鼠子宫基质细胞(mouse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mESCs)过程及其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雌激素(10 nmol/L)和孕酮(1 μmol/L)处理mESCs进行体外诱导化,检测OPN表达变化。设立Opn质粒过表达组及Opn shRNA敲减组,分别将Opn过表达质粒和Opn shRNA转染mESCs,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每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子宫化标志分子/滋养层催乳素相关蛋白(decidual/trophoblast-layer prolactin related protein,Dtp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及其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receptor 2,Vegfr2)表达情况。结果雌激素+孕酮诱导化mESCs中Dtprp(P<0.001)、Vegfa(P=0.004)和Vegfr2(P=0.002)mRNA 水平显著增加,同时Opn mRNA(P=0.002)和OPN蛋白(P<0.001)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Opn过表达可促进mESCs细胞增殖(P=0.004),而敲减Opn可抑制mESCs细胞增殖(P=0.008);转染Opn过表达质粒可进一步促进化mESCs中Dtprp(P<0.001)、Vegfa(P=0.021)和Vegfr2(P=0.012)mRNA表达,同时Vegfa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加(P=0.001);敲减Opn后,则可降低化mESCs中Dtprp(P=0.009)、Vegfa(P=0.007)和Vegfr2(P=0.001)mRNA表达,VEGFA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P<0.001)。结论OPN参与调节小鼠子宫基质细胞化进程及功能。

  • 标签: 骨桥蛋白 小鼠子宫内膜 蜕膜化
  • 简介:摘要目前胚胎种植成功率为30%~40%,并有研究证实有50%~75%妊娠失败源于胚胎植入异常。胚胎植入是正常妊娠建立一个关键环节,子宫容受性受损与子宫间质化失败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主要原因。胚胎植入涉及一系列信号分子及细胞因子参与,许多研究证实缝隙连接蛋白参与胚胎植入及子宫调控。本文就连接蛋白在胚胎植入前子宫容受性、内膜化、血管重塑及植入过程中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不孕症、反复植入失败患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研究靶点。

  • 标签: 连接蛋白 胚胎植入 蜕膜化 子宫内膜容受性
  • 简介:摘要人子宫基质细胞化(hESCD),是人类胚胎植入和维持妊娠关键环节。hESCD主要是指排卵后,子宫在孕酮与孕酮受体(PGR)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生物学、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外基质重建。但是,对于孕酮-PGR信号通路在hESCD过程中具体分子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笔者拟就PGR结构及其亚型,hESCD过程中孕酮-PGR信号通路生理作用、网络调控,以及PGR水平及其功能异常与hESCD异常疾病关系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受体,孕酮 孕酮抵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蜕膜化 反复种植失败 胚胎植入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基底型高级别异型增生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34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8例食管基底型高级别异型增生病例,共计52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4岁(范围43~72岁),男性35例,女性17例,男女比为2.1∶1.0。食管上段8例,中段41例,下段3例。按巴黎分型0-Ⅱb型24例,0-Ⅱc型28例。内镜下病变色泽发红,边缘不整齐。窄带成像病变呈褐色茶褐色,放大观察黏膜表面微血管异常,有边界形成。碘染色病变不着色淡染,边界不规则。组织学上,鳞状上皮基底侧上皮细胞密度增加,细胞核大、深染,排列紊乱极性丧失,肿瘤向下生长形成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p53突变率为48.6%(18/37)。Ki-67阳性指数中位数为60%(范围20%~90%);基底细胞Ki-67阳性细胞数中位数为26个/HPF(范围5~70个/HPF)。Ki-67异常分布模式37例(100.0%)。原病理诊断为低级别异型增生8例,不典型性上皮细胞2例,高级别异型增生42例。结论食管基底型高级别异型增生形态特殊,肿瘤主要局限于鳞状上皮层下半部分,具有重度细胞学异型性,侵袭性强,疾病早期易发展成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病理上误诊为低级别病变比例。p53突变和Ki-67异常分布模式有助于此类高级别异型增生诊断。

  • 标签: 食管肿瘤 癌, 鳞状细胞 细胞谱系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胚胎背部皮肤β-NGF和p75NTR表达规律。方法使用冰冻超薄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显色半定量统计方法。结果大鼠胚胎背部皮肤呈现逐渐增厚趋势,其中毛囊隆突区并不明显,但可明显观察到基底细胞表达变化。结论形态学观察说明毛囊发生初期毛囊于细胞(hairfolliclestemcell,HFSC)不仅仅定位于毛囊上段β-NGF和p75NTR表达有差异。背部皮肤基底细胞具有于细胞特性,未分化为表皮细胞或者毛囊中各种细胞。β-NGF和p75NTR表达变化可能与毛囊于细胞以及毛囊生物学特性有关。

  • 标签: 大鼠胚胎 背部皮肤 基底层 Β-NGF P75NT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于薄型子宫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厚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薄型子宫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15例,观察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I改变量、子宫增加幅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比参照组大,P<0.05。结论盆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薄型子宫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厚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 电刺激 薄型子宫内膜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癌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70例子宫癌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实验组A(子宫癌合并子宫肌瘤)24例,实验组B(子宫癌合并子宫腺肌病)21例,实验组C(子宫癌)25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A肿瘤组织病理分级优于实验组C,肌层浸润浅于实验组C,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肿瘤组织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淋巴转移、病理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癌合并子宫肌瘤多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具有较好组织分化、较浅肌层浸润,无较严重高危因素。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临床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癌与子宫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之6.8(±0.5),和子宫增生与子宫癌存在一定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女性子宫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子宫癌与子宫增生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刮诊提示子宫增生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基于病理类型前提下分为子宫癌组(25例)、子宫增生组(35例),对比两组临床特征,明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为重度子宫不典型增生患者是发生子宫危险因素;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子宫增生患者,伴有1个危险因素患者,其发生子宫概率较高,呈现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子宫增生患者,伴有2个危险因素患者,其发生子宫概率较高,呈现差异明显(P<0.05);与伴有1个危险因素子宫增生患者相比,伴有2个危险因素患者发生子宫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增加,可提高子宫癌风险(P<0.05)。结论:子宫增生患者极易合并子宫癌,尤其是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提示重度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上皮内瘤变(EIN)为子宫癌前病变,包括子宫腺瘤型增生过长伴细胞不典型及子宫原位癌。子宫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更年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40岁以下年轻妇女。目的讨论子宫上皮内瘤变与子宫诊疗。方法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子宫上皮内瘤变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就容易发展成为子宫癌。

  • 标签: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究子宫刷筛查子宫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靖江市人民医院就诊有异常阴道流血症状存在子宫癌高危因素女性病患共94例。所有患者均先给予子宫刷取样,再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两次采集标本分别送病理学检查。以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子宫采样满意度、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4例患者中,子宫刷采样满意度为93.62%,宫腔镜诊刮采样满意度为9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相比,子宫诊断正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09%、47.83%、95.00%。结论:子宫刷可作为子宫一种可筛查方法,临床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刷 子宫内膜癌 病理学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鉴别子宫癌及子宫息肉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40例子宫癌、40例子宫息肉患者阴道超声表现。分析经阴道超声鉴别二者价值。结果  子宫癌组子宫厚度、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及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晰占比高于子宫息肉组(P

  • 标签: 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98例足月孕头位胎头吸引分娩助产初产妇运用间歇抽吸办法形成压进行配合,以总结此方法可行性。结果全组行胎头吸引产妇可减少胎儿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及颅内出血,表明间歇抽吸形成可以减少对胎儿损害。

  • 标签: 胎头吸引 间歇性 负压 胎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判断子宫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癌中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10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图像下内膜均匀程度、血流指数及子宫厚度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10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平均子宫厚度为(4.89±2.58)mm,其中不同疾病患者子宫平均厚度也有明显差异。子宫癌患者平均子宫厚度大于正常子宫子宫炎及子宫增生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子宫癌患者与正常子宫子宫炎及子宫增生者内膜均匀程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RI(血流特征)≤0.4患者比例明显大于正常子宫子宫炎及子宫增生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超判断子宫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癌中诊断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彩超 子宫内膜厚度 绝经后妇女 子宫内膜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