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斜坡部脑脊液界漏较少见,普通方法修补较困难。我院今年收治1例床突一斜坡部缺损所致脑脊液鼻漏的病人,采用经鼻蝶入路进行修补,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l病例报告女性,53岁,于10年前曾有头部外伤史,受伤数天后界流清水样物,持续约一周左右,未经治疗自愈。其后病人偶感头痛,并长期低热(37.4℃左右),于1999年7月开始再次出现异流清水样物的症状。在外院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提示蝶窦后壁斜坡处缺损,蝶窦积液(图1,2)。转至我院后,遂在全麻下经口鼻蝶人路常规显微显露蝶窦底,进入蝶窦后,见其内有浅黄色积液,粘膜与蝶窦壁粘连且较薄,用垂体刮匙尽量刮除,在蝶鞍后壁与斜坡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切除外鼻恶性肿瘤以及准确评估、合理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外鼻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36~86岁。肿瘤病理类型包括基底细胞癌29例,鳞状细胞癌11例,外毛根鞘癌6例,腺样囊性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肿瘤切除以传统的安全缘扩大切除为主,对于明显影响修复效果的切缘,即病变邻近鼻翼缘、鼻小柱或深部易贯通切缘采用Mohs显微描记手术原理,尽可能缩小切除范围。全部病例均采用肿瘤全切及一期/分期皮瓣修复方法完成,以皮瓣转移为主。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和肿瘤大小,肿瘤安全切缘以4~10 mm为主,其中24例采用了Mohs手术方式。外鼻局限缺损38例,选择邻近双叶瓣、风筝瓣、鼻背眉间皮瓣以及鼻唇沟瓣或游离组织修复;多解剖亚区、全层或累及鼻中隔的复合缺损共10例,有8例选择额瓣修复,包括单纯额瓣修复4例、额瓣+钛网支架重建2例、双岛瓦合额瓣修复2例。随访1~10年,所有皮瓣均成活,没有发生坏死的病例,绝大多数患者对术后鼻外形及鼻通气情况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2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有限度地应用Mohs手术原理基本能够满足外鼻恶性肿瘤精准切除的需求,个体化应用邻近组织瓣以及多种形式的额瓣,是达到外鼻修复满意、兼顾手术复杂性的合理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美容中心收治鼻唇部色素痣患者43例、脂溢性角化病12例、角化棘皮瘤3例,共58例,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7~55岁,平均33岁。面部肿物面积0.8 cm×0.8 cm~2.2 cm×2.0 cm。鼻唇沟区设计携带皮下组织蒂的局部皮瓣,通过皮下隧道或者游离周围组织推进方式,将皮下蒂皮瓣转移至缺损区域,切除肿物同时一期闭合皮肤缺损。术后总结并发症,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58例皮瓣转移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良好、术区瘢痕平整。随访6~48个月,1例口唇周围肿物切除术后,鼻唇沟供区瘢痕较明显。满意57例,占98.3%。结论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有一期防止器官牵拉变形,远位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等优点,且皮瓣厚度、颜色与缺损处相近,供区瘢痕不明显,术后外观和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疗效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发生于鼻下部面积在3.0 cm×3.0 cm以上并跨多个(≥3个)亚单位的鼻缺损12例,其中基底细胞癌3例,鳞癌2例,巨大良性肿瘤2例,各类外伤致鼻缺损者5例。缺损范围3.0 cm×3.0 cm ~5.0 cm×4.5 cm,其中3例为皮肤、软骨及鼻黏膜全层缺损。所有患者接受双侧鼻唇沟皮瓣联合修复。术后定时返院或微信随访。结果12例患者均一期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感染坏死。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肤色与周围皮肤一致,质地及触感较佳,双侧鼻唇沟对称。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双侧鼻唇沟皮瓣重建鼻下部大范围组织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技术简单易行,为良好的可替代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共有58位患者接受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部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治疗,其中包括43例鼻唇部色素痣,12例脂溢性角化病以及3例角化棘皮瘤病例。患者中男性有24人,女性则为34人。在鼻唇沟区域,设计并实施带有皮下组织蒂的局部皮瓣手术。利用皮下隧道技术或周边组织游离推进法,将皮瓣转移到受损区域,以填补切除肿瘤后的空缺,并在同一步骤中封闭皮肤伤口。手术后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所有58个皮瓣转移手术的切口都一次性愈合并保持良好的血流供应,皮瓣全部存活,手术区域的疤痕平滑。在6至48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现一例在口唇周围肿瘤切除后,鼻唇沟供区的疤痕较为显著。其中57例患者对结果表示满意,满意度高达98.3%。结论:利用鼻唇沟的皮下蒂皮瓣来修复鼻唇部位因肿物切除造成的皮肤缺失,能有效防止器官拉伸变形,同时也能远距离修复面部皮肤缺陷。皮瓣的厚度和颜色与原本组织相近,供区疤痕不明显,术后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上,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前庭鳞状细胞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同侧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的8例鼻前庭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8~75岁。明确诊断后尽快进行病灶完全切除,同时利用同侧鼻唇沟穿支皮瓣进行即时修复。术后不行进一步辅助治疗。术后分别对肿瘤复发、患者外观、供区瘢痕、通气及感觉功能等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肿瘤分期T1期2例,T2期6例,经32~45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在随访期内无复发。所有皮瓣愈合良好,其中1例近端翻折嵌入鼻翼外脚缺损处出现直径2 mm左右坏死,经换药10 d后愈合;另1例早期皮瓣颜色暗黑,提示血液回流不畅,及时处理5 d后好转。4例(50%)发生针垫样畸形,即局部环形隆起,6个月后逐渐消退。4例(50%)前鼻孔形态有所改变,但均无通气障碍,患者未要求再次修复。术后外观评级为“很满意”及“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皮瓣感觉于3个月后与周边组织没有差别。结论单纯手术切除T1-2期鼻前庭鳞状细胞癌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同侧鼻唇沟穿支皮瓣一期修复术后缺损是较好的重建方法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修复烧伤后鼻翼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烧伤后鼻翼缺损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64岁,平均35.3岁。其中面部深Ⅱ度烧伤12例,Ⅲ度烧伤6例;病程8个月~7年。应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修复11例,鼻唇沟瘢痕皮瓣修复7例。缺损面积最大者为1.8×2.5cm2,最小者为0.7×1.3cm2。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18例鼻翼缺损患者外观均明显改善,皮瓣外形不臃肿,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术后鼻部瘢痕不明显,供区鼻唇沟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保留残存鼻翼的解剖结构,利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重建鼻侧背部结构,是鼻翼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颌面部肿瘤术后进行鼻唇沟瓣修复的价值探讨。方法选择24个月内进行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病患40例,按照其治疗时选取的皮瓣部位,各20例,分为前臂组与鼻唇沟组。将两组做完手术后的皮瓣的成活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鼻唇沟组皮瓣成功率为100%,接受皮瓣的修复率为100%,前臂组皮瓣移植成功率为95%,接受皮瓣部位修复率95%,两者差异明显(P<0.05),可以进行对比。完成该移植半年以后,鼻唇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15%,前臂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5%,两者差异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结论在修复颌面部缺损时,使用鼻唇沟皮瓣的成活率比较高,外貌和相关语言等功能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如果在修复面积适中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鼻唇沟皮瓣进行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缺损及畸形修复手术中肋软骨支架的构建方法及增强支架稳定性的方法。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鼻整形与再造中心收治鼻缺损及鼻畸形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43岁,平均21岁。8例为鼻缺损,5例为Tessier 0号颅面裂畸形(面正中裂),2例为Binder综合征。均采用榫卯结构构建肋软骨支架的方法进行修复。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本组15例,随访时间6~46个月,鼻部支架均未见坍塌。除1例管状鼻患者出现支架整体偏斜,余患者肋软骨支架基本居中、无明显移位;3例患者出现单侧鼻翼缘退缩,1例Binder综合征患者鼻尖轻度上旋。患者对术后效果基本满意。结论在鼻缺损及畸形修复术肋软骨支架的构建中引入榫卯结构,可以有效增加支架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