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用于易引发泌尿系统损伤的妇产科良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良性疾病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未见泌尿系统轻度、中度与重度损伤现象,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0.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轻度损伤3例(6.00%)、中度损伤5例(10.00%)、重度损伤2例(4.00%),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20.00%。治疗组泌尿系统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良性疾病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损伤率,综合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30例肛窦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痔炎灵浓缩液(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陕药管制字[2001]第1732号)肛管直肠滴注,对照组65例予以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肛管直肠滴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子宫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因子宫良性病变进行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的50例围绝经期妇女为治疗组,以同期门诊体检的50例围绝经妇女为对照组,对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观察组术后E2水平降低,而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个月开始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SH和L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术后1、3、6、12、24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更年期症状发生两组无可比性,而术后24个月,观察组患者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46%)明显高于对照组(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提高患有子宫良性病变围绝经妇女的生活质量,治疗时尽量保持卵巢血液供应的完整性,避免切除患者子宫及双侧输卵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最新治疗和预后。方法结合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全身多处转移临床资料,查阅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ARMM分为无色素性和有色素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部肿块或疼痛、便血等,肿瘤距肛缘几乎均<7cm,易误诊为痔疮、直肠癌等常见疾病。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S-100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早期易发生血源性转移或淋巴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或治疗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极差。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因尚不明,误诊率可达80%以上。目前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术后首选辅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简介:体力活动不足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成为当今慢性疾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认识运动、体力活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对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运动不仅能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且在延缓疾病进程、治疗疾病、减少疾病并发症和降低疾病死亡率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等多个国家推出了“体力活动指南”,近10年来中国体育科研中加强了运动与慢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有效地促进了科学健身发展.每周150-30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2-3次力量练习及适当的柔韧性练习是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