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肛管直肠痿(肛瘘)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肛瘘一旦形成,一般无自愈可能,手术治疗便是惟一的治愈性手段。手术的原则是将瘘管切开或切除,使其成为开放的创面而达到逐渐愈合的目的。

  • 标签: 肛管 直肠痿 肛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用于易引发泌尿系统损伤的妇产科良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妇产科良性疾病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未见泌尿系统轻度、中度与重度损伤现象,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0.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轻度损伤3例(6.00%)、中度损伤5例(10.00%)、重度损伤2例(4.00%),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20.00%。治疗组泌尿系统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的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良性疾病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损伤率,综合效果显著。

  • 标签: 妇产科良性疾病 泌尿系统损伤 子宫动脉栓塞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30例肛窦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予以痔炎灵浓缩液(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陕药管制字[2001]第1732号)肛管直肠滴注,对照组65例予以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51021834)肛管直肠滴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痔炎灵浓缩液肛管直肠滴注治疗肛窦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41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药物治疗、饮食宣教、精心护理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诊中怀疑有尿路梗阻性疾病的96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静脉尿路影(IVU)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出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61例、结石性上尿路梗阻35例。其中共有84例手术结果与CT诊断结果相符。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上尿路梗阻疾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都是100%,显著优于IVU检查及超声检查(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诊断上尿路梗阻疾病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尿道梗阻 尿路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缺碘性疾病儿童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一般治疗为饮食疗法,平时应鼓励多吃海带等富含碘的食物。

  • 标签: 缺碘性疾病 儿童 治疗
  • 简介:目的子宫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因子宫良性病变进行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的50例围绝经期妇女为治疗组,以同期门诊体检的50例围绝经妇女为对照组,对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及围绝经期症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观察组术后E2水平降低,而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个月开始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SH和L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术后1、3、6、12、24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两组更年期症状发生两组无可比性,而术后24个月,观察组患者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46%)明显高于对照组(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提高患有子宫良性病变围绝经妇女的生活质量,治疗时尽量保持卵巢血液供应的完整性,避免切除患者子宫及双侧输卵管。

  • 标签: 子宫良性疾病 围绝经期妇女 子宫切除术 输卵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最新治疗和预后。方法结合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全身多处转移临床资料,查阅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ARMM分为无色素性和有色素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部肿块或疼痛、便血等,肿瘤距肛缘几乎均<7cm,易误诊为痔疮、直肠癌等常见疾病。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S-100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早期易发生血源性转移或淋巴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或治疗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极差。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因尚不明,误诊率可达80%以上。目前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术后首选辅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肛管 直肠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免疫组化 误诊
  • 简介:美同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和免疫生物学家发现,吃得太咸不仅会让血压升高,还会导致一系列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如多发性硬化症、I型糖尿病、牛皮癣、类风湿性关竹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

  • 标签: 性疾病 免疫 诱发 强直性脊柱炎 生物学家 耶鲁大学
  • 简介:摘要药物是防治疾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临床方法之一,但在防治疾病的同时,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给患者和健康人群造成损害。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组成部分,目前已发展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质,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增强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能力。

  • 标签: 药源性疾病 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 简介: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它可导致动脉血管的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性疾病是随着人们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一种血管疾病,通常是在青少年阶段开始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动脉硬化性疾病 周围 动脉血管 炎症性病变 血管疾病 青少年
  • 简介:体力活动不足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成为当今慢性疾病发生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认识运动、体力活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对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运动不仅能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且在延缓疾病进程、治疗疾病、减少疾病并发症和降低疾病死亡率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等多个国家推出了“体力活动指南”,近10年来中国体育科研中加强了运动与慢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有效地促进了科学健身发展.每周150-30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2-3次力量练习及适当的柔韧性练习是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运动量.

  • 标签: 运动 体力活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体力活动指南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通过对某社区135名慢病居民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管理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慢病治疗率及控制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长期慢病管理是控制目前慢病流行行之有效的办法。

  • 标签: 慢病 居民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鼻炎症性疾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用药和采用治疗。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和积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改善面部皮肤状况。

  • 标签: 鼻前庭炎 护理 鼻疖 酒渣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35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率为76.1%;其中以症状缓解(RSI≤10)为有效,40例有效,有效率为87%。结论详细的询问病史和喉镜的检查对LPRD的诊断非常重要;而RSI和RFS两个量表为本病的初步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用于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 RSI量表 RFS量表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明确现阶段眼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与方向,探讨葡萄膜炎、角膜病、Graves眼病、交感性眼炎、干燥综合症、视神经炎等眼科疾病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提示在临床中应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眼科自身免疫的研究,重视眼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问题。

  • 标签: 自身免疫 角膜病 Graves眼病 交感性眼炎 葡萄膜炎 干燥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肠、肛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直肠肛管损伤一经诊断宜早期治疗。对于轻度非破裂性直肠肛管损伤,多可经过非手术治疗逐步好转。

  • 标签: 大肠 肛管 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重性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身体健康等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很好的对其社区干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康复来讲,尤为重要。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针对重性疾病的社区干预的具体研究进展,力求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 标签: 重性疾病 社区干预 研究进展 探析
  • 简介:摘要情志的变化,可导致一些慢性疾病产生,也可改变原有的慢性疾病,使其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生转归。因此,在各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进行正确调护一方面,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另一方面,要配合情志调节、精神安慰,对于多种慢性疾病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情志 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