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除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穿刺点渗血渗液,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选择200例在我科住院治疗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根据穿刺先后顺序,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选用头静脉进行穿刺,输注的液体种类均无明显差异,且无刺激性。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固定,进行效果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在正常拔管、渗血渗液、发生静脉炎,套管脱出、患者有恐惧心理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可避免静脉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能明显提高正常拔管率。

  • 标签: 留置针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5例颅脑外伤留置胃管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胃管固定,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加松紧带固定法。结果85例留置胃管患者未发生脱管者75例,总未脱管率为88.24%。对照组未脱管率为79.55%,观察组未脱管率为97.56%,未脱管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强度外科胶带固定加松紧带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方法有较大优越性,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防止脱管。

  • 标签: 留置胃管 胃管脱出 高强度外科胶带 松紧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的方式和内容,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实施的30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访视工作改进后,手术访视率由实施前的61.94%提高到99.6%,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8%提高到2012年的99.8%。结论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的改进措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术前访视率,提高了手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术前访视 手术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疼痛的皮内注射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向心方向进针)和改进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两种注射方法对我科筛选的200例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皮内试验,观察受试患者在接受皮内注射时的疼痛反应。结果接受改进方法皮内注射的患者疼痛反应明显低于采用传统方法组(P<0.01)。结论采用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进行皮内注射,可明显减轻皮内注射引起的疼痛。

  • 标签: 皮内注射 疼痛 皮肤纹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检验分析前阶段标本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规范了工作流程,堵住了诸多漏洞,避免了医患纠纷,理顺了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为下一步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检验 护理管理 标本 质量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心内科护理措施的改进改进后的效果。方法对心内科收治的2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各128例,实验组采用新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并选择全部患者进行护理服务需求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对护士技术的操作水平要求最高,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也对护士的技术的操作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心内科护理中心理护理最重要。结论转变护理思想,加强业务培训,可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有效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心内科患者 介入治疗 心理护理 改进与效果
  • 简介:摘要根据卫生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实行APN班排班模式,交接班次数由24小时内五次改进为三次。交接班次数的改进不仅减少了护士的交接班次数、减少了对患者夜间睡眠的干扰;而且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及完整性,提高了患者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岗位管理 交接班次数 效果
  • 简介:目的:对接受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进新型方法处理残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患有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47例,采用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的新型方法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结果:B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B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对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改进的新型方法对残端进行处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新型方法 残端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灌肠剂灌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操作改进措施。方法对两组患者应用甘油灌肠剂灌肠后出现不同反应做详细记录、观察,给与有效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不良反应减少,到达术前常规准备灌肠目的。结论甘油灌肠剂灌肠虽然具有方便实用、操作简便、清洁、无交叉感染等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并发症,只有同时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才能把这项治疗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患者不适感降到最低,提高最大舒适度和满意度,更重要是没有影响手术继续进行。

  • 标签: 甘油灌肠剂 灌肠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以某批次的制冷效果不佳的厦门金旅的6105CNG公交车为例,分析顶置天然气瓶公交车空调了制冷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测试对比了改进前后的效果,为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顶置天然气瓶公交车 空调制冷效果 分析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组织一系列培训,施行质量持续改进的模式,比较施行前后护理的综合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质量改进模式施行前后,患者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综合质量方面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应用,能更好的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 标签: 质量持续改进 儿科 护理质量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教学效果,探讨在软件工程类课程中运用一些增强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方法、以调动学生思考为着眼点的苏格拉底教学法、鼓励课堂讨论的策略、案例教学法以及引用、比喻的使用等。

  • 标签: 软件工程 角色扮演 苏格拉底教学法 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
  • 简介:根据解析几何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上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数学软件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高校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以适应现代教学及学科改革的实际要求。

  • 标签: 解析几何 教学方法 数学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改进中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并对比分析在实施岗位建设前后,器械的回收清洗、装载灭菌、包装、储存发放质量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统计发现,在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后,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岗位建设前(P<0.05)。结论区域组长岗位建设,使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使物品处理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以及持续质量改进得以实现,改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品质值得关注。

  • 标签: 区域组长岗位建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沿海地区急诊科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的合格状态并分析不合格样本的存在原因,提出改进对策,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2010年1月到12月对使用中的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按2-3天一次随机抽取采集400个样本,做细菌培养,将培养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使用4小时样本400个做细菌监测,污染样本5个,污染率1.25%。5个污染样本全部在春夏季节出现,3个样本为无菌容器使用超过1年,3个样本使用当天气温超过35℃,2个样本使用当天空气湿度超过80%,2个样本在操作过程中有未及时盖好无菌容器的现象,1个样本包布老化。结论沿海地区急诊科干式保存无菌持物钳污染与环境温湿度、存放持物钳的不锈钢筒及包布老化、医务人员的操作不当有关。对策根据季节及环境温湿度、治疗集中阶段调整持物钳使用有效期限;存放持物钳的不锈钢筒灭菌前要彻底清洁防止老化,包布整洁无破损,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操作规范。

  • 标签: 急诊科 无菌持物钳 保存效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疼痛的皮内注射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向心方向进针)和改进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两种注射方法对我科筛选的200例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皮内试验,观察受试患者在接受皮内注射时的疼痛反应。结果接受改进方法皮内注射的患者疼痛反应明显低于采用传统方法组(P<0.01)。结论采用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进行皮内注射,可明显减轻皮内注射引起的疼痛。

  • 标签: 皮内注射 疼痛 皮肤纹理
  • 简介:《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0期刊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张春莉等的《不同水平问题的小学课堂提问实证研究》。文章提出:调查表明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与一般课例相比,优秀课例的课堂提问呈现以下特点:高水平问题所占比例较大;对高水平问题的候答时间较长:对低水平问题的提问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倾向于对低水平问题直接反馈,对高水平问题给予“赞赏性”反馈;

  • 标签: 课堂提问 教师 实证研究 大学教育 课堂教学 提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