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逐渐热衷于健身,崇尚娱乐,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健身活动中,从中得到乐趣与健康。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人才缺乏,群众体育活动大部分是自发的、无组织的,指导员水平偏低,没有系统地从事过体育工作,指导只是动作的示范,缺乏理论指导,从而影响锻炼的效果,达不到真正健身的目的。因此,改革现有社会体育课程模式,培养高层次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和健身理论知识的社会体育工作者、指导员,是当今社会体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年龄结构不甚合理,年龄偏大,从事体育工作年限都不长1993年12月,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发布,1994年10月10日开始实施。自1995年各地方体委授了第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1996年原国家体委授了首批29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至今,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发展速度和规模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根据国内关于体育指导员的有关资料的汇总,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男性高于女性。中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比例较大,老年也占相当比例,31岁以下只占较小的比例。总体来讲,年龄结构不甚合理,年龄偏大,...
简介:体育的发育和形态往往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受一定社会伦理的决定和影响。古希腊罗马时代,民主政治、神灵崇拜和宗教习俗、尚武风尚和英雄情结、对体育作用的社会认识、城邦利益高于一切等伦理背景使竞技体育得以产生。并且,其表现出强调对抗,崇尚竞争,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机能和潜力,显示外化力量,追求个性的解放等特征。在欧洲中世纪伦理背景下,体育发展走向衰微;在近代西方伦理背景下,竞技体育被得以催化;在中国传统伦理背景下,体育受到社会轻视,体育发展受到限制,体育总体表现“中庸”、“和谐”的一面;传统社会没有形成以竞争为核心的现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而呈现一种以礼仪、教化、内敛、养生等为特点的体育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