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 -2018年 3月 104例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52)和对照组( n=5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肾功能损伤、泌尿造影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预防并发症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循证护理;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造瘘对幼鼠膀胱功能的影响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80只SD雌性幼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膀胱造瘘组、假手术组(这2组包括术后第1、3、5天组),对照组(包括术后第1、3、5天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每组8只大鼠。膀胱造瘘组行膀胱造瘘,假手术组不放置造瘘管,药物干预组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对造瘘组幼鼠术后第1、3、5天亚组分别行清醒膀胱测压,收集排尿间隔(VI)、排尿量(VV)、残余尿量(PVR)、膀胱容量(BC)、最大膀胱压(Pves.max)、膀胱充盈末期压(Pves.thr)、膀胱顺应性(△C)。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幼鼠自由排尿,收集VV、PVR、BC。尿动力学检测后取膀胱进行HE染色和炎症评分(HIS)。药物干预组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干预,观察VI、VV、PVR,BC、Pves.max、Pves.thr变化情况。结果膀胱造瘘术后,随时间延长,VV、VI、BC、△C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VV[(1.408±0.033) mL]、BC [(1.411±0.032) mL]比较,造瘘组术后第1、3天的VV[(0.288±0.059) mL、(0.598±0.154) mL]和BC[(0.292±0.059) mL、(0.601±0.154) mL]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对照组比较,造瘘组术后第5天的VV、PV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HE染色显示,造瘘组术后第1、3天和假手术组术后第1天HIS均>4分,造瘘组术后第5天和假手术组术后第3、5天HIS均<2分。造瘘组和假手术组术后第1、3、5天的HIS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幼鼠BC与HIS呈负相关(r=-0.880,P<0.001)。应用山莨菪碱0.2 mg/kg后,造瘘术后第3天幼鼠的VI、VV、BC较用药前显著增加[(643.500±65.889) s,(1.073±0.110) mL,(1.076±0.110) mL比(367.938±77.697) s,(0.612±0.129) mL,(0.617±0.129) mL,均 P<0.05],而PVR、Pves.max、Pves.thr较用药前无显著变化。结论幼鼠膀胱造瘘术后近期尿动力学的异常变化与损伤性急性膀胱炎症有关,术后第5天随着膀胱急性炎症的消退膀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山莨菪碱在0.2 mg/kg剂量可有效缓解膀胱造瘘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了35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比较患者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前后的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结果35例患者的膀胱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表现为膀胱容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显著减少,最大排尿量逐渐增多,其中25例患者逐步恢复自行排尿功能。结论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明显改善了膀胱功能,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路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诊的实施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组后进行不同的护理,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膀胱排尿功能对比没有差异,干预后两组膀胱排尿功能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膀胱储尿功能对比没有差异,干预后两组膀胱储尿功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采取系统性膀胱功能锻炼路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患者的膀胱排尿和储尿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为理想,有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间歇导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UV、Pdet、FS、MFR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训练能够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尿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艾灸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作用,以寻求一种更好的恢复膀胱功能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5年我院康复科就诊的23例脊髓损伤患者,23例患者均因各种原因如车祸伤、高坠伤、压榨伤等导致脊髓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13例患者小便控制能力减弱,10例完全失禁;个性化护理主要采用健康指导,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训练主要采用膀胱区按摩挤压法及反射刺激法;艾灸主要主要采用回旋灸法,针对膀胱经及与之相表里的肾经穴位(主穴次髎、会阳;配穴肾腧、涌泉)行每日早晚两次灸法,每次每穴15分钟。结果23例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经为期60天的训练,除1例完全失禁、3例排尿及终止排尿不完全受意识控制,需定期间歇性导尿排空及冲洗膀胱外,其余19例患者均达到排尿及终止排尿,虽缓慢但受意识控制甚至能较好控制。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艾灸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恢复优势显著,可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病人中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训练对其膀胱功能及尿流动力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宁波康复医院接收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80例,经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共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患者人数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及间歇导尿干预,观察组则添加膀胱尿压测定评定训练干预,分析对比两组取得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膀胱尿压测定评定训练应用于老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膀胱功能,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疗效。方法对36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自主排尿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训练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和自主排尿明显好于训练前(p值<0.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膀胱功能训练法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法)与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膀胱功能恢复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行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膀胱功能恢复率,增强患者物质生活水平,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模式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苏州市市立医院北区治疗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护理人员指导照顾者在院外进行家庭康复锻炼,包括疾病知识宣教、康复训练培训、心理疏导、家庭康复环境改造等,并进行追踪调查及康复指导。出院前及出院后家庭支持干预6 w后分别进行评测,使用排尿日记的频率-尿量图表记录患者日排尿频次及单次排尿量;使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失禁指标均获得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日间排尿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单次最大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各项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支持模式能减轻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泌尿系排尿功能障碍,减少日间排尿频次,增大单次最大排尿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尿管及膀胱功能训练对尿管留置患者膀胱不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尿管留置患者110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尿管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尿管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镇静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RBD情况及镇静情况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尿路狭窄、膀胱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管留置患者使用舒适尿管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减少患者CRBD的发生率,改善VAS评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