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考虑富含地下水的软土地区,在工程振动下使土体产生孔隙水压,对软土卸荷力学特性具有显著弱化影响,但目前室内试验忽视了对其模拟,导致工程事故频发。本文通过三轴仪的反压系统施加孔隙水压力,模拟施工振动产生的孔隙水压,进行UL应力路径的软土卸荷力学特性试验,揭示孔隙水压对软土卸荷力学特性的弱化影响。结论如下:在相同卸荷比情况下,土样的应变量随着孔隙水压的增长而上升。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孔隙水压的增加,土样卸荷强度将会降低。。

  • 标签: 超静孔隙水压 软土 卸荷力学
  • 简介:摘要静压桩施工时,由于插入大量的砼桩进土层中,会造成严重的挤土效应,破坏性大,能造成道路隆起,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等,因此为保证场地周边建筑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桩基施工时孔隙水压力对建筑及管线的破坏,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引孔、应力释放沟,降低施工速度等措施,但以上常规措施满足不了本项目西侧移动公司建筑及设备的变形要求。针对该项目情况,设计了深层孔隙水压力(俗称应力)释放孔施工工法,解决了建筑要求变形小,施工速度快的要求,有效的解决的本工程施工难题,为业主节省了造价,加快了工期。

  • 标签: 超孔隙水压力 挤土效应 加羧甲基纤维素 附加有效应力 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管桩施工作为道路路基与地基工程中常见的加固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其施工过程会带来孔隙水压力的急速上升。 为 对管桩施工过程中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进行准确的监测 , 应 正确埋设孔隙水 压力计 。 其埋设过程较为复杂,本文通过某实际工程为例,详细分析 孔隙水 压力计的埋设过程中与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 标签: 管桩 超孔隙水压力 施工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饱和软土地基沉桩引起的孔隙水应力的大小,分布规律。对于群桩沉桩施工以及单桩施工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并与实际施工中获得的资料进行了对比,期望能够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对于饱和软土桩基设计与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超孔隙水应力 单桩 群桩 圆孔扩张理论 水裂 实测资料
  • 简介:西北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但在个别地区,地下水位又很高,在这些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特别是采用预制桩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对地下水引起足够重视.本文结合工程试桩,对打桩后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测试及评价.

  • 标签: 预制桩工程 孔隙水压力 测试 评价 工程建设
  • 简介: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的路基,可以保障路面质量、确保行车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通过研究路面问题和路基病害得出:中国存在重视路面、轻视道路基础的现象,他们系统分析国内外路基工程的领域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后,对道路基础的关键性研究,促进了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方法不断涌现。本篇文章着重探讨了路基强夯处理孔隙水压力监测及参数确定方面的具体状况,可以为路基工程领域人员研究和提升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路基 强夯处理
  • 简介:摘要现场真空度的量测是真空预压加固软基监测的主要内容,可为工程设计、加固效果分析以及真空预压机理研究提供重要基础资料。真空度与孔隙水压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描述气体状态,后者描述液体状态,在土体中某点真空表测试的真空度与测点处的孔隙水压力差并不相同。本文分析了真空预压中真空度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

  • 标签: 真空预压 真空度 孔隙水压力 关系
  • 简介:摘要:为研究浅水区波浪荷载作用下成层海床孔隙水压力动力响应问题,本文以浅水区海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波浪-三层海床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波浪作用下海床内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波浪作用下海床不同深度处的孔隙水压变化趋势与波压力大小变化趋势相近,深度越大处孔隙水压力越小且相位滞后越明显;另外,成层海床中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分布呈明显分层现象,波高对海床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较大,孔隙度对海床孔隙水压力影响非常小。

  • 标签:
  • 简介:摘要真空预压法是软基处理方法之一,采取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采取有效监测,通过过程控制,及时发现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了解工程的进展和加固效果,通过监测数据进行多指标分析,推算固结度,验证软土地基加固效果,孔隙水压力观测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真空预压 施工监测 孔隙水压力 真空度 沉降量 固结度。
  • 简介:摘要:静压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瞬时孔隙水压力可能对地下管线、桩基及建筑物产生影响。依托某项目沉桩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监测结果,介绍了孔隙水压力产生机理及监测手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沉桩过程中影响孔隙水压力的主要因素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以供同行借鉴。

  • 标签: 静压管桩 孔隙水压力 超孔隙水压力 监测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区挤土桩施工孔隙水压力的研究,探讨了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区挤土桩施工中孔隙水压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随后,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深入探讨了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挤土桩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针对孔隙水压力影响的技术对策和工程管理建议,为软土地区挤土桩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 标签: 挤土桩施工 孔隙水压力 挤土效应
  • 简介:【摘要】:野外勘察过程中,勘察人员为精确得到土样应力历史、孔隙比、含水率、干密度等物理参数,常需留存土样做室内试验。文章通过总应力的变化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结合有效应力原理讲述负孔隙水压力对土样应力变化的影响,提醒勘察人员现场取样时应对土样做好封存并妥善保管,防止负孔隙水压力引起试验土样物理性质参数的改变,导致试验结果偏离实际。

  • 标签: 土样 总应力 负孔隙水压力 有效应力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说明彩监视下水(等渗盐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方法将Foley’S管与T型管相连,将Foley’S管插入患儿肛门,气囊充气。T型管一端与血压计相连,另一端用注射器按规定压力注入温度为38度±2度的等渗盐水,与此同时彩探头在腹部跟踪小儿肠套叠肿块的影像变化。结果本组207例,彩诊断准确率达100%;彩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9.5%。本文提出了新的复位适应症,新的复位压力标准,详尽描绘了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复位的影像变化。在207例中回盲型肠套叠102例,占49.3%;回结型肠套叠92例,占44.4%;回回结型肠套叠12例,占5.8%;小肠肠套叠1例,占0.5%。结论本组207例,彩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我们认为彩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避免了X线对患儿的影响,是一种无损伤性治疗。而且复位中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标准更明确。本法复位中可对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做出准确诊断,由于整个复位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对患儿更安全,复位中肠穿孔时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穿孔时产生的爆炸性休克,且处理简单、确实,我们认为该法明显优于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盾构孔处环框梁尺寸是结构安全和盾构井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使地铁车站端头盾构井和盾构区间安全施工,同时尽可能压缩车站规模,降低工程造价,本文依托某市某线地铁中间风井兼大小盾构转换井工程,使用 SAP2000研究环框梁设置与否以及层板尺寸对中纵梁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 标签: 地铁车站 盾构孔 环框梁 厚板 中纵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的过程、规律。方法通过患儿取仰卧位,经肛门插入带有三通管及球囊的肛管,一端连接血压计,一端注入适温的生理盐水,开始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并记入量,通过B监视下水压灌肠观察小儿肠套叠治疗情况。结果B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效果满意。结论B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比x线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同时免除X线造射,减少患儿手术痛苦及术后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危险,同时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水压灌肠 肠套叠 同心圆
  • 简介:摘要隧道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人们出行安全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我国大部分隧道工程都采用了深埋盾构隧道设计,这种隧道设计可以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但在这种结构的隧道工程中,水压力会对其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只有对水压力进行严格控制,才能确保隧道工程的整体安全。综上所述,本文将对深埋盾构隧道设计中的水压力控制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超深埋盾构隧道 水压力控制 控制策略 探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浙江省北部钱塘江河口湾地区发现并开发了大量的晚第四纪浅层生物气藏。末次盛冰期,全球海平面的下降使河流梯度增加,下切作用增强,导致钱塘江下切河谷的形成。下切河谷内的沉积序列从下到上可划分为4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河床相、河漫滩-河口湾相、河口湾-浅海相和河口湾砂坝相。所有的商业浅气田和气藏都分布于太湖下切河谷和钱塘江下切河谷及其支谷的河漫滩-河口湾相砂体中。钱塘江下切河谷的河漫滩-河口湾砂体埋深30~80m,厚3~7m,被非渗透的黏土包围,可能代表了下切河谷内分布的潮流沙脊。快速堆积的河口湾-浅海相沉积物为生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源岩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河漫滩-河口湾相的黏土层为研究区浅层生物气藏的直接盖层,主要分布在下切河谷内,其埋深、残留地层厚度和孔隙度范围分别为30~80m、10~30m和42.2%-62.6%。河口湾一浅海相的淤泥层为间接盖层,覆盖了整个下切河谷,其埋深、残留地层厚度和孔隙度范围分别为5~35m、10~20m和50.6%-53.9%。黏土层和淤泥层的孔隙水压力远大于下伏砂体的孔隙水压力,其差值可达0.48MPa。在储集层和盖层分界面即浅气藏的顶部,孔隙水压力值达到最大。黏土层和淤泥层的孔隙水压力可以超过砂质储集层中气体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之和。黏土和淤泥盖层的高孔隙水压力可能是浅层生物气被完全封闭住的最重要因素。直接盖层的封闭能力比间接盖层要好。黏土层和淤泥层的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很长,有时候很难达到稳定状态,这表明黏土层和淤泥层的渗透性差、封闭性好。随着埋深的增加,其压实程度和封闭性能增加。与黏土层和淤泥层相比,砂层的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很容易达到稳定状态,而且消散时间与埋深无关,表�

  • 标签: 生物气 封闭机理 下切河谷 钱塘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套叠(II)患儿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影响水压灌肠(HPE)治疗179例II患儿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可见病程、灌肠水量、灌肠时间皆为影响疗效的因素,成功组和失败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138)、灌肠水量(OR=0.996)、灌肠时间(OR=0.922)等三项因素和HPE治疗II患儿密切相关,为影响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病程、灌肠水量、灌肠时间等三项因素为II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水压灌肠 影响因素
  • 简介:在萨斯奎汉纳/页岩山(susquehanna/shaleHills)观测站(SSHO),我们利用小角度和小角度的中子散射(SANS/USANS)研究了正在风化的罗斯山(RoseHill)组页岩的微尺度特征的演化。这里称为中子散射(NS)的SANS/USANS技术可以描述大小为3nm上下到几个微米的孔隙。利用NS研究了在山顶用气动钻获取的页岩碎片(“风化岩”)或手控螺旋钻获取的页岩碎片(“风化层”)。可以推测大约在20m深度溶蚀作用已使铁白云石在基岩中消失,而用于NS研究的所有页岩碎片都采自这一铁白云石溶蚀带的上方。NS研究证实,无铁白云石岩石的总体积有5—6%是由分隔的粒内孔隙构成的。在5m深度,孔隙度和表面积的突然增大对应于有关风化岩中长石溶蚀作用的开始,因而其主要成因可以归结为15000年前开始的冰穿边缘作用。在风化岩一风化层界面以下几十厘米处,由于绿泥石和伊利石开始发生溶解,所以孔隙度和表面积也有明显增加。这些黏土矿物的溶解反应促进了风化岩向风化层的转化。在整个风化层,页岩碎片的粒内孔隙连接成为较大的粒问孔隙,而散射特征也由深处的体分形变为接近地表的面分形。孔隙形态也由深处的各向异性变为最上部的各向同性,前者可能与早先的大地构造活动在岩石中形成的铅笔劈理有关,而后者的成因在于黏土的风化。在风化作用最强烈的风化层,高岭石和氢氧化铁发生沉淀,堵塞了一部分连通的孔隙。这些沉淀物的出现以及因黏土风化而使更多石英暴露出来,都对最上部样品的矿物一孔隙界面面积的下降有作用。这些观测结果符合SSHO的基岩一风化岩一风化层的转化,其原因在于:(1)有反应物(即水、氧气等)运移进入了原生孔隙和由构造事件和冰川边缘效应所形成的裂缝中;(2)矿物一水反应以及颗�

  • 标签: SANS/USANS 风化层 孔隙度 分数维 黏土矿物 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