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将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胸痛中心建设的实际效果。方法:患者就诊时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研究对象为胸痛中心就诊的100例患者,按照数字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的情况下,常规护理流程用于对照组,优化护理流程用于观察组,将两组胸痛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抢救指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8%、护理满意度为9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2%、护理满意度为70%、抢救成功率26%,两组胸痛中心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中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促进抢救成功率提升,改善胸痛中心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胸痛中心 抢救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痛中心组织建立胸痛护理小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设置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而最终结束时间则为2022年1月,任意选取80例胸痛患者参与研究,将其依照就诊号码的单双属性进行分组,分别为对比组(常规护理)与分析组(在胸痛护理小组指导下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措施建立时间与满意度。结果:分析组的建立时间明显低于对比组,而该组的总满意度则显著更高,且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

  • 标签: 胸痛中心 胸痛护理小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为临床常见的急症,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肺栓塞、张力性气胸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等疾病,这些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诊断难、死亡率较高等特点。本文介绍胸痛中心建设的成立背景及意义,整个胸痛救治过程中,胸痛中心建设能有效的启动及快速运转为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环节。

  • 标签: 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014年-至今的胸痛中心的全方位情况进行讲述,分析了应该如何高效诊断并医治心肌梗死,如何避免漏掉以及错误诊治心肌梗死。为了更好的为本地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分析景宁畲族自治县流行病学的相关数据,保证彻底贯彻落实政府以及人民的委托。

  • 标签: 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信息技术 县级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对急救体系建设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6年8月成立胸痛中心,为进一步促进急救体系建设胸痛中心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81例胸痛患者,依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1),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院前急救,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痛中心的建立对于急救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影响与重要意义,不仅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同时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 标签: 胸痛中心 急救体系建设 影响
  • 简介:摘要探讨区域心电中心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再灌注时间及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将本院区域中心与全县113个主干镇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通过互联网络连接起来,建立县域协同救治网络,通过培训使基层卫生院能够识别可疑为STEMI患者,实时将心电图通过该平台传送至我院,胸痛中心确认后及时启动院前及院内救治流程。通过比较经区域心电中心确认STEMI直接来院与其他途径来院患者发病到心电图诊断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来院时间,FMC到球囊扩张时间(firstmedicalcontracttoballonopeningtime,FME-to-B)。结果通过建立区域心电中心,STEMI患者发病到心电图诊断时间、FMC到来院时间、FMC-to-B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域城市,建立区域心电中心明显缩短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区域心电中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对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通过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平台实时抓取的胸痛救治患者在线上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医疗接触后完成心电图检查月平均时间1.3~6.9 min,中位1.9(1.7,2.2)min,符合10 min内完成的质控要求;获取肌钙蛋白检测结果所需时间13.0~48.4 min,中位14.1(13.4,18.1) min,符合质控20 min内完成的要求;从入门至转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时间19.0~100.0 min,中位37.2(29.3,66.6) min,基本达到质控要求的30 min;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导管室率50.0%~100.0%,中位100.0%(73.3%,100.0%),符合质控≥50%的要求。胸痛中心经过积极建设主要质控指标管控良好,上报病例数基本稳定,病种分布基本合理。在转运知情告知和在低危胸痛患者后续处置上需进一步加强。提示胸痛中心建设要建立长效常态工作机制,要加强对重点质控指标的管控,胸痛中心建设要发挥区域救治体系作用。

  • 标签: 胸痛中心 基层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前后分别选择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将建设前视为对照组、建设后视为观察组,对比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院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期间100例患者临床疗效为86.00%,低于观察组临床疗效96.00%,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能够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率,并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

  • 标签: 胸痛中心 建设发展与管理 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痛中心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方法:建立胸痛中心和管理模式,并对胸痛中心和管理模式在建设之前和建设之后的效果即治疗之后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胸痛中心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在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后患者的分诊正确率进行比较(P<0.05);胸痛中心建设和管理模式在建设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登记正确率比较(P<0.05)。结论:建设胸痛中心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胸痛患者在分诊上的准确率,并提升生命体征登记的准确程度,在胸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诊断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胸痛中心 建设发展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胸痛患者应用胸痛中心建设对治疗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100例胸痛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胸痛中心建设提供的综合治疗服务,包括快速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门诊和住院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医疗模式下的治疗服务。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胸痛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表现出更低的趋势,预后较为良好。结论:胸痛中心建设能够显著改善胸痛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长和预后效果。提供快速、精细的诊疗服务和全面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缩短就诊时间、降低住院成本,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设胸痛中心是改善胸痛患者治疗质量和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痛患者 胸痛中心 治疗时间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危胸痛患者筛查流程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胸痛中心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接诊的1186例胸痛患者资料。采用标准化的高危胸痛筛查流程,评估筛查流程的准确率、救治时间、误诊率、漏诊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筛查流程的准确率显示出较高的诊断一致性。高危胸痛患者的平均救治时间较短。误诊率为1.35%,漏诊率为2.36%。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16 ± 0.47分,表明大部分患者对筛查流程和整体医疗服务表示满意(P<0.05)。结论:高危胸痛患者筛查流程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实施效果显著。

  • 标签: 高危胸痛 筛查流程 胸痛中心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胸痛中心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将本胸痛中心的80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的对比实验中,根据胸痛中心规范化中心建设时间的前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中心护理工作中需对护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规范化,从而改善当前护理质量和急救效果。

  • 标签: 胸痛中心 护理队伍 规范化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规范化胸痛中心(CPC)建设中规范化胸痛中心(CPC)护理队伍建设探讨护理的作用。方法:抽规范化CPC建设前(2020.01~12)收治的40例患者设为对比组,抽取规范化CPC建设后(2021.01~12)收治的40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对比组间治疗情况及家属满意率指标。结果: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住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胸痛中心建设中心内科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方法:采用护士基本资料调查表、胸痛中心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测量量表对医院心内科9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内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得分为(114.22±28.08)分,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地点和参加院内胸痛中心培训次数是影响心内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培训力度,使心内科护士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娴熟的实践技能,当病人发生病情变化,能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实现人岗匹配,提高护理质量,最终达到胸痛中心建设的目的。

  • 标签: 胸痛中心 建设中心 内科护士 岗位胜任能力
  • 简介:摘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引发的急剧中断或减少,使得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严重可能诱发死亡。STEMI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患者冠状动脉闭塞超过30分钟,则会引起局部心肌组织缺血坏死,随着时间的持续延长,梗死面积会逐渐增大,病死率也会逐渐升高,因此对于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1。本文综述了我院基于胸痛中心建设STEMI在救治团队合作下快速分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监护和健康教育及出院后随访、术后康复等方面的护理进展。

  • 标签: 胸痛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护理团队对胸痛中心建设的影响因素,包括胸痛诊治流程中护理团队对病情监测的影响,胸痛抢救流程中护理团队对病情评估的影响,胸痛诊治流程中护理团队在健康教育中的影响,胸痛诊治流程中护理团队对患者心理护理的影响等内容。

  • 标签: 护理团队 胸痛中心建设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胸痛中心对完善急救体系及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时间要求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时间节点的管理包括时钟的统一相关人员、设备、各种场合;时间的管理时间节点的定义、记录分析与持续改进。

  • 标签: 胸痛中心 时间节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立胸痛中心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胸痛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设立胸痛中心。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胸痛的诊疗时间;护理前后患者SAS分值、VAS分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胸痛的诊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分值、VAS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设立胸痛中心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在于可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痛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设立胸痛中心 胸痛患者 诊疗时间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