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SHARE交接班模式应用于在手术室-麻醉复苏室工作中效果。方法:选本院60名复苏室护理人员(选取治疗时间范围为:2022.4-2023.4)进行研究,使用生日单双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两组例数均为30。参考组进行常规交接班,研究组应用SHARE交接班模式。观察两组交班中不良事件、电话回访率、耗用时间和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交接班不良事件率以及电话回访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交接班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的复苏室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将SHARE交接班模式应用于手术室-麻醉复苏室交接中,可很大程度上提高护患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班的过程中,使用交接班核查表前后是否有护理质量方面的差异之处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相关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在本院ICU所有所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6例进行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组,设定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床边护理交接班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床边交班,而观察组则建立交接班核查表对其进行床旁交接。对两组分别加以交接班之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交接班不详细地发生率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相关方法应用之后的效果和价值。结果 在分别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床旁交接班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而交接班不详细地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呈现出了一个明显的效果方面差异之处。结论临床ICU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交接班核查表之后,总体的护理质量得到了优化和提高,最终护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发生风险显著降低,有助于更详细地进行交接班,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地进行。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交接班应用程序化交接班的应用意义。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到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 20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100 例,实施常规交接班管理制度;干预组 100 例, 实施 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室交接班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比例,同时对两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过程中的交接班质量进行考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护理人员对于交接班流程的满意度。 结果: 在手术室交接班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比率方面,干预组组间数据( 1.00% )与对照组( 7.00% )存在差异( P < 0.05 );干预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质量考核评估方面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 P < 0.05 );其干预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流程满意度( 98.00% )相较于对照组( 88.00% )存在组件数据差异( P < 0.05 )。 讨论: 程序化交接班应用于手术室交接班,能够有效的改善手术室护理人管工作交接班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降低交接班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班本在临床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抽取82例2016年3月~2017年5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表格组和口头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其中口头组采用床头传统的口头交接班,表格组采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班本进行交接班。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交接班失误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情况,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口头组和表格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2.5%、9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头组和表格组不良后果发生率分别为18.37%、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头组和表格组护理人员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分别为78.75%、9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用便携式表格化床头交接班本进行护理交接班相较于床头传统的口头交接班可明显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显著减低因交接班失误导致的不良后果发生,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永钢集团多年来在岗位交接班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交接班清单、开发手机交接班 APP 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接班模式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8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呼吸重症患者106例。采用SBAR模式对该科室护理工作交接班进行改进,比较2019年2月1~28日(改进前)、2019年8月4~31日(改进后)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质量(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交接班质量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结果改进前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项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情观察、风险预防以及总分评价结果中,以上三项改进后得分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评分中的各领域得分除促进患者参与外,其余领域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诊断结果、病情进展、异常化验结果、治疗方案、护理重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21.8%,交接班内容知晓率为80.1%;改进后,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8.03%,交接班内容知晓率为95.9%,交接班缺陷率显著下降,交接班内容知晓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交接班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本身的了解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交接班在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在晨间交接班中,采用全科医护广泛性交接班和护理人员针对性交接班,通过5分钟的口头交班、规范的晨间护理查房交班、夜班护士与管床护士床边一对一交班,比较采取措施前后患者、医生双方满意的效果、护理差错、缺陷的变化。结果实施联合交接班后,住院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明显提升,无护理差错发生,无交接班护理缺陷发生。结论通过联合交接班的应用,在院级进行的住院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每月满意度均在99.5%以上,使护理工作更规范化、安全化、系统化,达到了持续动态观察、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良好效果,达到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安全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实施SBAR交流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此次研究,例数为88例,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使用SBAR交流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模式交接,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1%,对照组为22.72%(P﹤0.05)。结论将SBAR交流模式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可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