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Aurora激酶是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Aurora激酶在多数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均高表达,表明Aurora激酶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新靶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Aurora家族的三个成员,对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策略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观察舒林酸处理胰腺癌细胞BxPC3后对survivin、AuroraB表达及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探讨舒林酸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舒林酸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sutvivinmRNA、AuroraB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舒林酸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BxPC3细胞增殖。经500μmoL/L舒林酸作用细胞48h后,survivinmRNA和AuroraBmRNA表达量分别从1.56和0.66下降到0.44和0.11(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从1.27下降到0.21(P〈0.01),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从0.47下降到0.25(P〈0.01);G0/G1期细胞比例从(56.65±1.93)%升高到(70.58±3.21)%(P〈0.01)。结论舒林酸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降低AuroraB的活性,从而影响染色体过客复合物蛋白(CPC)对细胞染色体的排列和分离作用,使大量细胞停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0例)、CINⅡ组(15例)、CINⅢ组(15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临床分期、病理情况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观察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鳞癌组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Ⅱb期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宫颈鳞癌组织,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305、0.306、0.304,均P<0.05)。结论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lisertib(ALS)对人结直肠癌HT29和Caco-2细胞(来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的诱导细胞凋亡性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与p53表达状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HT29和Caco-2细胞进行实验。对照组用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实验组用0.1、1.0、5.0 μmol/L ALS处理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关键调节分子的蛋白表达。应用Prism软件多重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然后进行Tukey的多重比较。结果ALS作用于HT29和Caco-2细胞24、48 h后,IC50值分别为48.4、9.9、89.2和52.1 μmol/L。用1.0、5.0 μmol/L ALS处理HT29和Caco-2细胞,Aurora A激酶(AURKA)的磷酸化(p-AURKA)水平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45.6%、6.3%(F=100.400, P<0.01)和65.7%、30.7%(F=26.410,P<0.01)。HT29细胞表达p53蛋白,而Caco-2细胞不表达p53蛋白。与对照组比较,1.0、5.0 μmol/L ALS处理HT29和Caco-2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升高为13.4%、14.3%(F=11.240, P<0.05)和11.8%、10.5%(F=9.357, P<0.05)。5.0 μmol/L ALS引起HT29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裂解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分别升高85%(F=7.289, P<0.05)、1.6倍(F=9.640, P<0.05)、1.3倍(F=12.120, P<0.05)、4.3倍(F=56.320, P<0.0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降低为28%(F=8.849, P<0.01)。在Caco-2细胞中5.0 μmol/L ALS引起RIP、磷酸化Fas相关死亡域蛋白(p-FADD)和cleaved PARP的表达分别增加1.5倍、83%和1.1倍。结论ALS分别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HT29和Caco-2细胞发生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与p53蛋白是否表达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Aurora激酶A(AURKA)及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存在和频率及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5年间顺序收治的19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肿瘤增殖相关基因CCND1、AURKA、FGFR2多态性,用χ2检验及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评估3种基因SNP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明确与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相关的SNP。结果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CCND1基因G870A位点GG、AG、AA基因型在乳腺癌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8%(36/192),52.1%(100/192),29.2%(56/192)。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4.8%和55.2%。AURKA基因TT、TA、AA基因型在乳腺癌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9.6%(76/192)、40.6%(78/192)、19.8%(38/192)。T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9.9%和40.1%。FGFR2基因SNP位点rs2981582 CC、CT、TT基因型在乳腺癌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0%(48/192),59.4%(114/192),15.6%(30/192)。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7%和45.3%。CCND1 SNP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无明显相关(χ2=3.882、0.051、4.006、1.311、0.693、2.035,P>0.05);AURKA SNP与直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χ2=0.586、6.402、8.251,P<0.05),FGFR2 SNP与淋巴结转移、ER、PR、Her-2相关(χ2=7.586、6.466、7.631、6.752,P<0.05)。AURKA及FGFR2 SNP与乳腺癌预后明显相关(χ2=9.493、7.017,P<0.05),携带AURKA TT基因型患者预后较差,OR值为3.007(95%CI=1.477~6.12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TT或TA基因型患者预后较差,OR值为2.385(95%CI=1.267~4.4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FGFR2 TT基因型患者预后较差,OR值为4.00(95%CI=1.388~11.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URKA TT/TA、FGFR2 TT可能是乳腺癌预后不良基因型,AURKA及FGFR2 SNPs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