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周口市中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43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根据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37例)、中度肝纤维化组(72例)、重度肝纤维化组(34例)。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Tim-3、DNMT1水平,并采集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im-3、DNMT1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14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轻度肝纤维化37例(25.87%),中度肝纤维化72例(50.35%),重度肝纤维化34例(23.78%)。中、重度肝纤维化组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Tim-3、DNMT1水平均高于轻度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肝纤维化组PCⅢ、HA、Tim-3、DNMT1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tau-b(K)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显示,PCⅢ、HA、Tim-3、DNMT1表达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可能与患者血清Tim-3、DNMT1过表达有关,考虑未来可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Tim-3、DNMT1水平,辅助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简介:目的:建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稳定抑制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探讨DNMT1表达抑制对ACC-M细胞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干扰DNMT1的shRNA序列,构建携带该序列的慢病毒载体并转导ACC-M细胞,对筛选出的抗性克隆采用RT-PCR、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DNMT1mRNA、蛋白质水平,筛选获得DNMT1表达稳定抑制的ACC-M细胞,并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荧光定量PCR检测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筛选获得DNMT1稳定表达抑制的ACC-M细胞,其mR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156±0.008,0.163±0.01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对照组。进一步检测发现,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E-cadherin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shRNA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能够有效、稳定地抑制ACC-M细胞DNMT1的表达,并降低ACC-M细胞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从而使E-cadherin基因表达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2,SFRP2)基因DNA甲基化对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miR-152-3p对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绝经后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200例自然绝经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定量检测OP患者和对照组的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联反应检测SFRP2基因mRNA和miRNA-148a的相对表达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FRP2和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的蛋白表达水平;使用miRNA-152-3p模拟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mimic NC和inhibitor NC)处理SD大鼠成骨细胞,检测DNMT1表达水平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OP组的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为(3.87±0.76)%,显著低于对照组(6.36±1.44)%(t=4.632,P<0.001);OP组的SFRP2基因mRNA表达量为3.35±0.79,显著高于对照组(2.28±0.52)(t=4.858,P<0.001);OP组的SFRP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为(4.15±0.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83±0.51)pg/ml(t=4.858,P<0.001);OP组的miRNA-152-3p相对表达量为(3.14±0.76),显著高于对照组(1.63±0.51)(t=5.318,P<0.001);SD大鼠成骨细胞转染miR-152-3p后,mimic组的DNMT1表达水平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inhibitor组的DNMT1表达水平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1)。结论miR-152-3p可通过DNMT1调控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参与OP的发生发展。
简介:摘要近年发现,表观遗传改变是除基因突变外导致基因表达沉默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其中DNA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方式。大量研究证实分泌性卷曲蛋白1(sescretedfrizzleded-relatedprotein1,SFRP1)异常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催化和维持基因甲基化的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transferase,DNMTs)被发现在结直肠癌中也有不同程度升高,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展。现对SFRP1异常甲基化及DNMT3a、3b过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两者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探讨JAK2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MPN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标本,根据核型分析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6例)、中度风险组(22例)及不良风险组(22例)。所有患者行细胞遗传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与MPN发病相关的JAK2V617F、DNMT3A、NPM1及FLT3-ITD等基因。对患者均随访3年,统计其生存期,分析JAK2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与MPN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MPN患者中有73例(占91%)至少发生1个基因突变,多基因(≥2)突变占61%。JAK2V617F在MPN亚型PV、ET及PMF中阳性突变率分别为89.47%、74.19%和50%;DNMT3A、NPM1和FLT3-ITD存在很低突变率,但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存在较高阳性突变率。CML中仅检测到1例JAK2V617F基因突变。JAK2V617F、DNMT3A、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与阴性患者总体生存期比较均无差异,与MPN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MPN亚型病例中,JAK2V617F阳性PMF患者同时伴NPM1基因突变的患者与其他突变类型比较,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其他突变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86,P<0.05);CML中度风险组中,FLT3-ITD同时伴NPM1或DNMT3A突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37,P<0.05)。结论:JAK2V617F突变在MPN患者中存在较高突变率,但与预后无关;在JAK2V617F阳性同时伴NPM1基因突变的PMF患者中,转为白血病存在较高概率,且预后不良。DNMT3A、NPM1和FLT3-ITD在MPN患者PV、ET及PMF亚型中突变率低,但在CML患者中NPM1和FLT3-ITD存在较高突变率;FLT3-ITD同时伴NPM1或DNMT3A突变,且预后不良。在中度风险组患者中可产生预后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一步阐明DNMT3A基因突变在非M3型AML患者预后中的意义及其影响AML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语言3.5.1版本RTCGAToolbox包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180例非M3型AML患者临床及突变信息,数据为开放性数据。将患者按照突变状态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事件生存期以及总体生存期有无差别。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60岁和≥60岁患者、DNMT3A突变组及野生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DNMT3A突变和其伴随突变及年龄分层等因素对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非M3型AML患者180例,DNMT3A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发现突变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野生组(Z=-2.606,P=0.009),且DNMT3A突变多见于中危患者。值得注意的是,DNMT3A突变常伴随FLT3(P=0.025)、NPM1(P<0.001)、IDH1(P=0.002)突变的发生,且DNMT3Awt/FLT3wt组无事件生存期显著高于DNMT3Amut/FLT3mut组(11.00个月vs 6.15个月,P=0.005),而与DNMT3Amut/FLT3wt、DNMT3Awt/FLT3mut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AML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974,95%CI:1.966~4.500,P<0.001);另外,DNMT3A R882突变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HR=1.937,95%CI:1.179~3.182,P=0.009)。结论高龄(≥60岁)和DNMT3A R882突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DNMT3Amut/FLT3mut亚型与DNMT3Awt/FLT3wt、DNMT3Amut/FLT3wt、DNMT3Awt/FLT3mut相比,临床预后更差。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 DNMT3A R882位点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复发AML患者DNMT3A R882突变与治疗反应的关系。 方法:运用 DNA 基因测序法检测 225例 初诊AML 患者与96例复发AML 患者骨髓样本中 DNMT3A R882 突变情
简介:你知道不莱梅吗?噢——它是一个美丽快乐的地方。不莱梅在哪儿呢?噢——有梦想的地方就有不莱梅。没错儿,不莱梅这个地方,早就存在于“很久很久以前”的童话里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表达与SEPT9基因甲基化的关系,以及二者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75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68例结直肠高级别内瘤变组织(简称癌前病变组织)和高级别内瘤变旁组织(简称癌前病变旁组织),采用焦磷酸测序检测SETP9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EPT9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ETP9和DNMT3b的蛋白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DNMT3b 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HT-29细胞,设DNMT3b siRNA 15 nmol/L组、DNMT3b siRNA 30 nmol/L组、阴性对照siRNA 15 nmol/L组、阴性对照siRNA 30 n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焦磷酸测序检测各组SEPT9基因甲基化和DNMT3b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和癌前病变旁组织中,SEPT9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76.8±6.5)%、(14.4±2.6)%、(34.6±5.0)%和(7.4±1.2)%,结直肠癌组织最高(P<0.001);SEPT9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0.03、0.89±0.41、0.69±0.41和1.01±0.21,结直肠癌组织最低(P<0.001),而癌旁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癌前病变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PT9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0%(9/75)、53.3%(40/75)、55.1%(38/69)和62.3%(43/69),结直肠癌组最低(P<0.001),而癌旁组、癌前病变组及癌前病变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DNMT3b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3%(45/75)、26.7%(20/75)、46.4%(32/69)和33.3%(23/69),结直肠癌组最高(P<0.001),但与癌前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体外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RNA 15 nmol/L组、阴性对照siRNA 30 nmol/L组、DNMT3b siRNA 15 nmol/L组和DNMT3b siRNA 30 nmol/L组中,DNMT3b siRNA 30 nmol/L组DNMT3b mRNA表达量最低,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PT9基因甲基化率最低,但与DNMT3b siRNA 15 n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病变进程的不同阶段,DNMT3b的表达与SEPT9基因甲基化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DNMT3b高表达可能是SEPT9基因甲基化前重要的分子事件,在结直肠癌早期病变诊治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