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电子柬为辐照源,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单体为交联教化剂,对聚氯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以及与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mEVA)的共混物进行了辐照改性。研究了不同种类EVA对共混体系凝胶含量、力学以及热延伸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VA含量越大,辐照改性后共混体系凝胶含量越高,力学及热延伸性能改善越明显,应用氯元素分析方法测定得到VA含量越高越有利于促进PVC接枝或交联反应。辐照剂量的研究表明,辐射剂量增大,共混体系凝胶含量增加,力学及热延伸性能提高,但通过对PVC/mEVA共混体系的研究,辐射剂量超过5Mrad,体系降解程度明显增加。实验中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吸收光谱(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性能表现优异的PVC/mEVA共混体系进行了形态与结构分析。
简介:主要研究了用刚果红法测有机锡热稳定剂对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共混物的脱氯化氢的影响。重点探索热塑性聚氮酯在不同有机锡稳定剂作用下对共混物脱氯化氢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硫醇和非硫醇两大有机锡体系的稳定作用。此外,还探索了有机锡与金属皂稳定剂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对共混物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中,热塑性聚氨酯在聚氯乙烯脱氯化氢过程中不仅起简单的稀释作用,还能促进聚氯乙烯分解。热稳定剂有效地抑制共混物中聚氯乙烯脱氯化氢的速度,在所选的三种有机锡稳定剂当中,硫醇系要好于非硫醇系。以395A和T-137作用效果最好。DBTL和CaSt2、环氧大豆油复合,都具有协同作用。
简介:研究了乙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BA—GMA)和锌离聚物增韧聚乳酸(PLA)。通过ZnO中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从)制备锌离聚物。详细研究了混炼时PLA和EBA—GMA的反应界面相容性和EBA—GMA的交联性。断口和FT—IR分析表明,离聚物的中和度(DN)和离聚物前驱体中甲基丙烯酸(MAA)的含量对界面相容性有显著影响。动态力学分析也表明,EBA—GMA的交联程度随这两个因素变化。TEM照片图像分析三元共混物分散相的粒径和多分散性与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离聚物的特性的相关性。前驱体中MAA含量高或离聚体中和度高都赋予PLA共混物更高的冲击强度。
简介:介绍了共混原理及相容性原理以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与其他树脂及无机填料共混的国内研究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
简介:聚苯硫醚(PPS)和聚醚砜(PES)树脂都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较高的耐热性能,这2种热塑性聚合物共混改性可能会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结晶熔融情况,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的形貌结构,行在氮气气氛下用热灭平分析共混物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PPS/PES共混物具有2个Tg,且这2个Tg都介于纯聚合物的Tg之间;共混物断面形态比较均匀,两相界而比较模糊,表明共混物为部分相容体系;随着PPS组分的增加,结晶熔融热也逐渐增大,说明PES降低丁PPS的结晶度。用热天平对共混物的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在不同PPS/PES比例下耐热性能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简介:以炭黑、石墨和镍粉等为导电填料,ABS和PETG作为高分子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双极板.主要研究导电填料炭黑、石墨和镍粉等对ABS/PETG共混物的导电性、耐水性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BS和PETG为双连续相,炭黑为20%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最好,为123S/m,玻璃化温度98℃,维卡软化温度123℃,接触角为100°.保持炭黑的含量为10%,通过调控石墨含量,发现当石墨含量在4%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好:电导率30S/m,玻璃化温度93℃,维卡软化温度107℃,接触角为103°.当保持15%炭黑的比例,镍粉含量为5%时得到最佳试样:电导率43S/m,玻璃化温度69℃,维卡软化温度150℃,接触角为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