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疆伊犁地区献血人群中筛查Vel-稀有血型,评估Vel血型SMIM1 c.64_80del等位基因的频率,了解新疆伊犁地区Vel-稀有血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DNA汇集法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筛查新疆伊犁地区Vel血型基因SMIM1 c.64_80缺失变异个体;对筛查到含缺失变异个体的SMIM1基因第3外显子进行测序以验证PCR-SSP结果;对SMIM1基因第2内含子直接测序分析与Vel表达量相关的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结果在新疆伊犁地区3328名献血者中,发现14人为SMIM1 c.64_80杂合缺失个体,SMIM1 c.64_80del等位基因频率为0.21%,未见纯合缺失个体。14名SMIM1 c.64_80杂合缺失个体rs1175550位点的基因型均为AA,其中5人SMIM1第2内含子存在7111 ins GCA(rs143702418)杂合变异。结论新疆伊犁地区SMIM1 c.64_80del等位基因的频率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不同地区人群Vel血型等位基因数据。
简介:【 摘要 】: 目的 采样 6 例疑难血型的鉴定结果,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方法 对本院 2018 年 -2019 年收治遇到的 6 例疑难血型作为研究对象,对着 6 例 ABO 疑难血型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分别采用吸收放散试验 唾液血型物质的测定、配血试验对血型正、反定型进行检测。结果 6 例 ABO 疑难血型血液标准中, 1 例 血清中抗 -A 的反应性减弱 , 2 例 ABO 亚型 , 2 例无 无凝集或溶血反应 , 1 例出现凝集反应。结论 正常人抗体缺乏见于免疫耐受现象,肿瘤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或化疗后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抗体水平下降。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ABC 疑难血型患者的血清学检测和配血处理效果 。 方法 收集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检测的 80 例 ABC 疑难血型患者的血液标本 , 均进行 ABC 血型及亚型检测 。 结果 80 例 ABC 亚型患者中 , A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A2 、 A3 、 Ael ) 患者占 23.75% , B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B3 、 Bel ] 患者占 43.75% , AB 亚型 ( 包含亚型类型 AB3 、 ABel ) 患者占 32.5% 。 结论 对 ABC 疑难血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有利于准确分析疑难血清 , 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出血型烟雾病复发出血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9年1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成年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分析其首次发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复发出血的类型和部位,并对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11例成年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年龄(48.6±11.2)岁(范围24~8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27例患者(24.3%)复发出血,复发出血主要位于大脑后部(18例,66.7%)。复发出血组年龄显著低于未复发组[(42.19±11.0)岁对(50.61±10.48)岁;t=3.5,P=0.001],而合并颅内动脉瘤(29.6%对11.9%;χ2=4.73,P=0.03)以及首次出血位于后部(51.9%对28.6%;χ2=4.92,P=0.027)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复发出血类型及部位与首次出血常常不一致。对复发出血位于后部的患者首次出血部位进行的分析显示,首次出血位于后部(11/38,28.9%)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首次出血位于前部(7/73,9.6%;P=0.00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合并颅内动脉瘤(P=0.006)和首次出血位于后部(P=0.001)的患者更易复发出血,而血运重建术能减少复发出血(P=0.028)。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颅内动脉瘤[风险比(hazard ratio, HR)2.3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5~5.16;P=0.038]以及首次出血位于后部(HR 2.93,95% CI 1.31~6.54;P=0.009)是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复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及Cox多变量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颅内动脉瘤也是复发后部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R 2.97,95% CI 1.06~8.26;P=0.034)。结论成年出血型烟雾病的首次出血与复发出血类型及部位常常不一致,首次出血位于后部以及合并颅内动脉瘤是复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人肝、肾ABO血型抗原表达的差异,探索ABO血型抗原在血型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ABO血型为A型和B型血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各4例,O型血对照2例。获取供者肝脏和双肾后,留取肾动脉、肾静脉、肾组织、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肝组织标本,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B)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O血型抗原的含量和分布。结果WB检测结果显示,同一供者不同部位ABO血型抗原含量并不一致。在同一个体内,A型抗原在肾组织和门静脉含量最高,在肾动脉含量最低;B型抗原在肝静脉及肾组织含量最高,在肾动脉、肾静脉及肝组织含量最低。不同个体之间,同一部位血型抗原含量差别也较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进一步发现血型抗原在肝、肾组织和血管中的分布与WB结果基本一致。结论ABO血型抗原在不同血型、个体和器官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这种差异也可能会影响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9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完成9例ABOi-KT,其中A供B型3例,B供O型3例,B供A型1例,AB供B型2例。受者血型抗体预处理方案均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联合单膜血浆置换(PE)和(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利妥昔单抗方案。观察预处理不良反应。监测预处理前后和肾移植前后受者血型抗体效价及其他相关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例受者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出现口角麻木及不自主抖动,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后出现输注反应,经处理后均好转。9例受者移植当天血型抗体IgM、IgG及总效价均≤1∶4,术后2周内无血型抗体效价反弹(均≤1∶8)。前3例受者术后出现肾周血肿,后6例受者更换肝素给药方式后未再出现。9例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血肌酐及估算肾小球率过滤恢复良好,4例血肌酐缓慢升高后行肾穿刺活检,其中1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末次随访,移植肾存活率为100 %。结论ABOi-KT是安全、可行的,可部分缓解供肾短缺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ABOi-LT)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以1∶2的比例,将44例接受ABOi-LT的肝癌受者与88例ABO血型相容肝移植(ABOc-LT)的肝癌受者进行匹配。比较两组间受者及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Oi组和ABOc组受者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89.1±36.9)和(74.8±26.2)μmol/L(P=0.001);术后第14天分别为(77.9±27.6)和(67.6±18.6)μmol/L(P=0.002)。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9.1 %和1.1 %(P=0.024),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 %和8.0 %(P=0.007),移植物早期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52.3 %和31.8 %(P<0.001),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8.1 %和36.4 %(P<0.001)。ABOc组受者的术后累积存活率、无瘤存活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均显著高于ABOi组(P<0.001)。按是否符合杭州标准进行亚组分类后显示,符合杭州标准的两组术后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差异,而在不符合杭州标准的ABOi组累积存活率、无瘤存活率及移植物存活率均显著低于ABOc组(P<0.001)。结论ABOi-LT受者术后存活率显著低于ABOc-LT受者。但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患者,其ABOi-LT预后与ABOc-LT相近;不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患者的ABOi-LT预后显著劣于ABOc-LT,对于此类患者在ABOi-LT前应精准评估、谨慎实施,或通过降期等多种治疗手段使更多患者获得移植机会以及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受血者标本和献血员红细胞标本均采用血型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中上传检测结果,并自动匹配与受血者的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的血袋,交叉配血试采取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凝聚胺法验进行,实现输血精准化。结果:90%以上受血者实施精准化输血后可获得与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完全相合的输血,且与实施前相比可显著降低有输血史、多次输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且可提升疑难配血在不规则抗体阳性下的成功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防治产生Rh系统抗体,提升了输血安全性和疑难配血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9家移植中心已开展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开展ABOi-KT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各中心已开展ABOi-KT和同期ABO血型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c-KT)的临床资料,从组织配型、术前处理方案、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国内现阶段ABOi-KT的效果。结果342例ABOi组和779例ABOc组供、受者相比,(1)年龄、体重指数、供受者关系及术前透析等待时间等没有显著差别;(2)ABO血型:各移植中心O型受者等待名单最长,实施O型受者ABOi-KT,特别是A型给O型的比例最高;(3)HLA配型:两种手术在错配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I类、PAR Ⅱ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4)术前抗CD20单抗的使用根据不同时期应用方案不同;(5)外科并发症:开展ABOi-KT的早期以出血最为常见,现阶段可见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与ABOc-KT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6)术后1、3、5、10年移植肾存活率和受者存活率均较高,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和血肌酐水平较低,与ABOc-KT相当。结论ABOi-KT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各移植中心可根据需要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血站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的13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25~42岁,中位年龄为32岁。对这130例孕妇的ABO及Rh血型进行鉴定,同时对其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效价采用试管法进行测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或者试管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纳入研究130例孕妇中,A、B、O、AB型血型为44例(33.8%)、48例(36.9%)、27例(20.8%)和11例(8.5%);Rh阳性为90例(69.2%),Rh阴性为40例(30.8%)。②本研究130例孕妇的血清标本中,Rh、MNSs、P、Lewis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为71例(54.6%)、28例(21.5%)、3例(2.3%)和14例(10.8%),抗-HI为4例(3.1%)。③ 71例检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孕妇中,检出率最高的抗体效价为2,其检出率为26.8%(19/71)。抗体效价系512的孕妇为1例,其Rh血型为阴性,既往有RhD阳性红细胞制品输血史。结论青岛市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分布,以Rh血型系统为主,其次是MNSs血型系统。对孕妇进行产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有利于保证孕妇输血安全,以及降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对ABO血型鉴定困难的双胞胎进行血清学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凝胶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进行ABO基因分型,DNA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分析ABO基因外显子和远端转录调控区(-nt3988~-nt3645),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分析16个位点的遗传状态。结果该双胞胎的红细胞与抗-A、抗-A1和抗-E均表现为2+混合凝集,ABO基因分型和外显子测序提示为ABO*O.01.01/ABO*O.01.02基因型,微卫星增强子序列测定提示含有A基因,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特异性检测的16个位点中9个有两个以上的单倍体存在,红细胞分群后两群表型分别为:A型,CcDEe和O型,CcDee。结论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展示了这对双胞胎血型嵌合体的特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全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作为病例组,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同一医院收治的非畸形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试管凝集法检测ABO血型。统计2组患者ABO血型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间总体血型分布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若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校正在4种血型间进行两两比较,同时调整检验水准α′=0.008 3。采用Woolf法计算相对危险率(Odds ratio, OR)及95%可信区间,以评估不同血型患者罹患先天性小耳畸形风险。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行全部数据分析。结果先天性小耳畸形组共收集2 317例患者,各血型分布情况为:A型29.39%(681/2 317)、B型31.89%(739/2 317)、AB型9.75%(226/2 317)、O型28.97%(671/2 317),血型分布特征为B>A>O>AB;对照组共收集5 411例患者,血型分布特征为O>B>A>AB。2组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7,P=0.039)。A型血与O型血患者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7.448,P=0.006)。O型血患者先天性小耳畸性发病风险显著低于其他患者(OR=0.863, 95%CI: 0.776~0.960, P=0.007),而A型血患者先天性小耳畸性发病有高于其他患者的趋势(OR=1.110, 95%CI:0.997~1.236)。结论该院所诊治人群中,ABO血型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生存在相关性,O型血为其潜在保护因素,A型血呈现先天性小耳畸形易感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出血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疗效的出血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底内科就诊的新发PCV经治疗且随访至少3个月的患者。根据基线视网膜下出血面积是否>4视盘面积(DA),出血是否累及黄斑中心凹,出血中心位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TDRS)环位置等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LogMAR视力变化,分析影响出血型PCV治疗后视力的出血特征。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122例(124眼),其中男84例,女38例,年龄(64.9±9.8)岁。基线有视网膜下出血69眼(55.6%)。其中,出血>4 DA的34眼(49.3%)治疗后视力较基线改善程度不如≤4 DA者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出血累及中心凹59眼(85.5%)治疗后视力较基线改善程度不如未累及者明显(F=3.92,P=0.01)。出血累及中心凹的59眼中,出血中心位于ETDRS 1环的25眼(42.4%)治疗后视力较基线改善程度不如2、3环明显(F=2.23,P=0.05)。结论:视网膜下出血面积大,出血累及中心凹,出血中心距黄斑中心凹近,是伴有视网膜下出血PCV患者视力预后差的特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