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向作为西方文化和文学经典的莎士比亚剧作,在不断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产品。本文以2011年7月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九届世界莎大会为契入点,围绕全球化莎士比亚的衍生主题,着重分析莎士比亚经典与衍生的关系及其全球化趋势,提出了当前莎研究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文章同时对各种不同形式的经典衍生案例提出了相关的批评视角和观点,并指出:正典及衍生产品之间的文化生态关系应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反思。

  • 标签: 莎士比亚 正典 改编 衍生
  • 简介:通过阅读阿甘本《牲人》对于施米特的主权论述的颇具生产性的发展和再阐释,本文认为阿甘本提出了一种主权的拓扑,并将施米特的主权者的具体性和人格性消解在一种内部与外部的无区分空间中。而这一独特的拓扑空间的构成,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阿甘本对于类比的修辞性使用。通过重读阿甘本阅读的中世纪文学文本《狼人之歌》,本文试图表明,这一文本或许显示了对于类比的抵抗,并重新将这一拓扑空间开放给一种人格性决断。

  • 标签: 阿甘本 《牲人》 《狼人之歌》 主权 类比
  • 简介:Asoneofthemostinfluentialandleadingintellectualhistoriansintheworld,QuentinSkinnerhasofferedaseriesofoutstandingworkscenteringonthehistoryofearlymodernEuropeforthepastfewdecades.HisearlyworksontheFoundationofearlymodernpoliticalthought,andmonographicstudiesonMachiavelliandHobbesshapedthewayagenerationunderstandsthepoliticalthoughttoalargeextent,whilehiscontinuingengagementinmethodologicaldebatesprovidesanewapproachforstudentsandfellowresearcherstoconductthestudyofintellectualhistory.

  • 标签: influential LEADING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初期,张爱玲以《金锁记》名震上海文坛。作品既有《红楼梦》《金瓶梅》等中国古典小说的遗风,又兼有西方某些现代主义写作手法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下面笔者将立足杨义《中国叙事》的相关理论,来分析《金锁记》文本的结构艺术。

  • 标签: 《金锁记》 叙事空间 双结构 组合艺术
  • 简介:去年岁暮赴台北政治大学参加第三届辞赋研讨会,我在桃园机场首次见到前来迎宾的政大文学院长、会议主席简宗梧教授。对这位在台湾学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赋学先进,我最初的了解只是在研究汉赋过

  • 标签: 汉赋研究 赋学 辨体 司马相如 辞赋 文字学
  • 简介:扬·阿尔贝是当代西方非自然叙事阵营中最为活跃、最有建树的理论家之一。尽管受到布莱恩·理查森的激发和影响,但阿尔贝无论在非自然叙事的概念界定、特征描述还是在阐释策略方面都与理查森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概念层面上,阿尔贝把非自然叙事界定为物理上、逻辑上、人类属性上不可能的场景与事件;在特征描述上,他主要聚焦于非自然的叙述者、非自然的人物、非自然的时间和非自然的空间;在阐释策略上,他倡导以认知方法为导向的自然化解读策略。本文在评述阿尔贝非自然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出:关于非自然叙事的界定与判断至少涉及“程度”与“层面”两个问题,而对非自然叙事特征的考察需要扩大至更多的类别与内容,如非自然的聚焦、非自然的心理以及非自然的情感等;在非自然叙事的批评实践上,所谓的自然化解读与非自然化解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种“两者皆可”的选择,即我们应该在有效保留非自然叙事之“非自然性”的同时对其做出合理的阐释。

  • 标签: 不可能性 非自然叙事 非自然叙事学 扬·阿尔贝
  • 简介:语域是我们对贝克特文学风格进行文体研究的一个有力的工具。“中年危机”之后贝克特实现了彻底的风格转向,试图以双语独白的形式追求“无风格”写作,不遗余力地表现内心景观。语域分析表明,贝克特堪称试图“无语域”地写作的典范,而这一风格转变源于他对自己所使用媒介的态度的根本变化。凭借语域这个工具,我们可以阐释“三部曲”中的不安感、分离感和“失败”感以及关于意义和“混乱”的问题。

  • 标签: 萨缪尔·贝克特 语域 文体/风格 无风格 双语性 独白
  • 简介:“1985”是“文革”终结后中国当代文学艺术走向繁盛的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启动了《黄宾虹画集》与《黄宾虹书简》的出版工作。书画家邓明作为编辑因参与此项出版工作,生成了“用古人笔墨为古人造像”的艺术观念,并为此坚守了32年,从保守到前卫,最终推出了中国断代图像美术史《守望丹青》。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到“八五新潮”,再到后新时期当下的图像-资本时代,从本质上评判,文学与艺术始终是处在一个共同的历史语境下推动着诸种思潮的发展;然而多年来,学科壁垒的划分却导致文学与艺术诸门类闭锁在各自的领域孤独地言说,以至这种研究的狭隘性把文学艺术本然共享的整体历史背景解构得支离破碎。笔者以“八五新潮”为历史坐标,借助一个历经32年不变的水墨观念做参照,以静观动,旨在透视与诠释晚近40年新时期与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所经历的喧哗与躁动,并且着重分析在图像-资本时代艺术市场所遭遇的困境,指出当下中国美术界在相当的程度上被资本所操控,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本质被颠覆,因此书画家能够自觉地抵抗资本与拥有博物知识学养是一种难得的纯粹与高贵。

  • 标签: 黄宾虹 “八五新潮” “用古人笔墨为古人造像” 图像-资本时代 灵韵 观念艺术
  • 简介:西藏这一中国"人类余地",值得所有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者庆幸,在我看来,未来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学若能走向繁荣,或者说民族地区的文化能够从人类的眼光发掘,抱着各种研究西藏目的的研究者们,无论是探奇还是想象西藏,都见证着西藏研究中的特殊地理学文化景观。

  • 标签: 西藏文学 文化 人类学
  • 简介:扬·阿尔贝的新作《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是关于非自然叙事的又一部力作,它建构了“不可能世界”的非自然叙事,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九种解读非自然叙事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非自然》从理论上丰富了叙事的研究领域,从批评实践上对于拓深整个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扬·阿尔贝 《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 非自然叙事学 不可能世界
  • 简介:卫方济(1651—1729)在中国礼仪之争最后数十年纷繁复杂的气候下发表了《中国六大经典》和《中国哲学》两部译作。为能使中国基督徒免于种族身份与宗教身份难以兼容的尴尬处境,他探索出了以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阐释儒家经典的一种文本研读模式。因而卫方济的译本有着相当的自由性—他尝试将儒家经典文本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或曰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相融合,而非仅从文字层面来进行翻译。这一融合得以展现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与超越文化藩篱的普世真理。正是这一融合使克里斯蒂安·伍尔夫、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哲学家深受启发:它是尚未被殖民与后殖民理论禁锢的纯理性理念,是那个文化交流还未被西方思考模式固化的时代话语丰林中的一枝秀株。

  • 标签: 耶稣会在中国的适应政治 经院哲学 新儒学 阐释学 美德伦理学 早期启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