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人归中国人,中国人归基督”,是20世纪初比利时籍天主教传教士雷鸣远所言。这段话在中国天主教会内被广泛应用,用以描绘20世纪20年代以后天主教会内的本土化趋势。陈缘督为民初北京画界传统派大家金城弟子,在秉承其师画学精神同时,后又深受天主教驻华宗座代表刚恒毅影响,受洗入教,以陈路加之名,以辅仁大学为平台,开始了其以福音故事为题材的中国画创作历程。传教士试图通过鼓励宗教图像的本土化创作来获取社会认同,进而达到传教的目。陈缘督拥有中国画家与中国教徒的双重身份,在针对福音故事的图像化诠释之中,他的创作雄心,绝非仅仅创造一种能够被中国教民所能接受的符号模式,实际更期望这批公教美术作品,以及他所创立的宗教图像表达模式与意涵,彰显民族精神,获得民族美术的身份认同,并最终能够进入中国画史的谱系之中。陈缘督颇富理想化的绘画策略与价值建构,在努力实践的过程中,却遭遇到本土观看者的疏离与漠视。
简介:主题:线条与技法意识的颠覆问:请先谈谈"魏碑艺术化运动"的基本理念?陈:这是一个很难一言以蔽之的命题.魏碑其实人人都知道,从包世臣、康有为以来,"专攻魏碑"是许多书法家赖以立身的一个重要依凭.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实它已经包含了一个误区:"专攻魏碑"只是取魏碑的风格章法为素材与形体,却未曾有过只属于"魏碑"的一整套独特的用笔技法系统与线条表现语汇系统.换言之,是用人人都习以为常的写字方法来"写"魏碑,而不是将魏碑作为一个艺术表现对象来对待,至于像阮元、包世臣认为的"南帖北碑",即以魏碑系统的建立来与晋帖系统的悠久传统相抗衡的认识,则更是底气不足的.许多书法家在写魏碑时,用的是自幼写字的方法,而不能、也没有能力"用魏碑的方式写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