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正>塔西陀的生平事迹,我们所知不详。他大概出身于山南高卢或那波尔高卢的一个骑士家庭。自小受过良好教育。从他自己的作品中得悉,他曾师承当时罗马的大演说家阿佩尔和塞孔杜斯学过修辞学和散文写作。

  • 标签: 塔西陀 编年史 阿古利可拉 日耳曼人 罗马人 执政官
  • 简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有一个片段,剧中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得不省人事,猪八戒赶到之后在一旁"猴哥、猴哥"地叫个不停,再加上一通乱揉乱按,孙悟空这才渐渐苏醒过来。戏的猪八戒只会乱摸乱揉,但是在戏外,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华先生还真的会

  • 标签: 按摩手法 按摩治疗 西游记 回忆说 医生 白酒
  • 简介: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赴朝作战,保家卫国。在杜义、王近山、王蕴瑞等率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辖第十二军(军长兼政治委员曾绍山)和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跨过鸭绿江,投入到抗美援朝的战斗

  • 标签: 杜义德 抗美援朝战争 上甘岭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
  • 简介:英国的崛起存在外来因素特别是尼兰因素的参与和推动。从11世纪到18世纪,尼兰人移居英国经历了四次高潮,这种移民既有尼兰人逃离内乱或寻求生存和发展新环境的动机,也有英国方面的主观因素,即政府和民众的欢迎态度。对英国崛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经济现象,如呢绒工业的发展,乡村毛纺业的兴起,棉纺业的起步,农业革命的进行,工业革命的资金准备,都与尼兰移民和资本的到来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英国崛起 英国呢绒业 尼德兰移民 荷兰资本
  • 简介:"总会有些事情,让你甘愿每天清晨从床上爬起来为之操劳,成为你生命的动力。"《谍海风云》和上海北京温榆河边,华谊兄弟公司的审片室,我与几个同事坐在那里,抢先通过投影大屏幕看了《谍海风云》。两三年前,我就对这部原名为《SHANGHAI》的电影有所耳闻,当

  • 标签: 电影业 好莱坞 上海人 经纪人 终结者 美国电影
  • 简介:《周礼》“三”、“道艺”古义艹再斗诠丛文俊《周礼·师氏》述师氏“以三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以为行本;三曰孝,以知逆恶”,郑注释至德为“中和之”,并以孔子“中庸之为,其至矣乎”为证;释敏为“仁义顺时”;释孝为“尊祖爱亲,守...

  • 标签: 《周礼》 “三德” 礼乐文化 原始宗教文化 至德 古义
  • 简介:现代美国的社会改革思想有一个独特和重要的源流,那就是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训导。在原则上,天主教的社会思想始终努力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模式之间找出第三条道路。天主教社会思想的所谓"第三条道路"通常不是提出一个新的、有别于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社会模式,而是在承认现存社会模式合法性的同时,挑战那些全盘接受既定模式和认同既得利益集团的政策和价值观念,敦促进行有利于全社会公共福利的社会改革。本文就美国天主教徒多萝西·戴和约翰·科特等人的社会活动和思想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展示,这些具有改革家理想的人士是如何将罗马天主教社会思想传统与美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以及他们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态度如何影响到他们对劳工运动等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处理。

  • 标签: 罗马天主教会 科特 基督教信仰 工会组织 劳工运动 社会改革
  • 简介:对于中国的革命者来说,最神圣的纪元日子莫过于“1921年7月1日”,因为她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党一成立,就以共产主义为理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军”登上政治舞台,从此中国革命为之一新。她把中国从黑暗领向光明,从山河破碎领向独立统一,从贫穷落后领向繁荣富强,从胜利走向胜利,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千年伊始,世纪更新,我们迎来了

  • 标签: 八十周年 八路军 以德治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 共产党 “四人帮”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的口岸城市满洲,被誉为连接欧亚的“大陆桥”,在中国同东欧、俄罗斯等国家经济贸易往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曾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联系的“红色交通站”。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为加强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联系,开辟了多条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交通线,其中经哈尔滨和满洲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交通线是形成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发挥作用较大的一条线。这条交通线被誉为“一座红色的国际桥梁”,中国共产党许多早期领导人出席共产国际会议或被派往苏联学习、工作,大多由满洲出境。从1920年至1937年,国际交通线存在的18个春秋中,经过这条交通线进出中苏边境的人数无法统计,从各种资料查到的有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邓中夏、李维汉、罗章龙、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柯庆施、刘仁静、王俊、王荷波、王维舟、伍修权、许光达、蔡和森、邓颖超等。

  • 标签: 共产国际 交通线 满洲里 苏联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设想一下,如果让张飞去住怡红院,访蘅芜院,在大观园里享受风花雪月……那将使读者啼笑皆非,为什么?不和谐啊,人物与环境不和谐嘛。如果让诸葛亮去水泊梁山,充当“智多星”,当然完全可以胜任,但他以汉室为宗,以臣节为重,去当草寇,是不会愿意的,徐庶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设一谋吗?假如让诸葛亮上梁山,也是思想性格与行为相悖。

  • 标签: 和谐之美 《三国演义》 思想性格 诸葛亮 大观园 梁山
  • 简介:"世界无始论"是安萨在《哲学家的矛盾》中批判最为猛烈的问题。关于世界是否永恒无始的争论,不仅涉及伊斯兰教义学家和哲学家两种不同的宇宙论模式,而且最终同双方对真主本性的认识密切相关。尽管哲学家的论证缺乏说服力,双方在很多问题上也没有真正的交锋,但彼此的立场却并不像乍看起来那么截然对立,在某种层面上两种思想的调和与沟通依然是可能的。

  • 标签: 安萨里 哲学家 世界无始论
  • 简介:让-马克·帕西斯(Jean-MarcParisis,1962-)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极其陌生的法国作家,尽管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已经发表了近十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小说,主要有《快餐的忧郁》(LaMélancoliedesfastfoods)、《艺术家的中学》(LeLycéedesartistes)、《从一生开始》(Depuisroutelavie)、《巴黎式婚姻》(Mariageàlaparisienne)、《身体》(Physique,2005)、《之前、之中、之后》(Avant,pendant,après)等,最后这本小说曾获得2007年的罗杰-尼米埃文学奖。

  • 标签: 《恋人》 小说 马克 2007年 法国作家 八十年代
  • 简介:春秋齐器轮铸、鲍子鼎有“肇”即“靶”字,读为“鲍”;西周春秋金文襄有不少“甸”字,用为“宝”、“庖”等。春秋齐器齐鲍氏钟的器主名“箪”,一般认为即“颦”字异体,亦当读为“鲍”。甲骨金文襄的“昀”、“陷”等字据此被释为“陶”。“陶”在战国楚简中仍见使用,或可读为“覆”。这些现象似与《说文》分析“甸”字“包省声”相合。然而仔细分析字形,可知“甸”字“从人持缶”,当是“作陶器”或“所作之陶器”的表意初文;古文字中读“宝”、“庖”、“鲍”等音之“甸”、“挛”,实由“昀”之简体加注“缶”声而成,“陷”、“陶”疑是“覆蔽”或“埋伏”之“覆”的表意初文。“甸”、“陶”与“陷”、“陷”本是毫无关系的两系字,只是在春秋战国的某系文字(如齐文字)中,“甸”的变体与“陶”之简体加注“缶”声作“窑”者,形近而混。由此可以纠正过去对“甸”等字形音义方面的错误认识。

  • 标签: 形混 古音构拟
  • 简介:上期,我们讲了一个涉及办刊中三类情况的故事,无非是以前:学者想办刊,上司不“感冒”(想也办不成);上司同意,学者办刊(刊物可能办好);三学者型上司尊重、支持属下学者行事,不施长官意志(刊物定能办好)。其实三类情况中虽然各自“细节”不同,但刊物办得成与败、好与次,办刊人与领导关系至关重要。“领导”者云,时指直接管你的具体上司,时指一个领导层。因认指不同,看法就各有所异。编辑部的具体运作中,领导层的“各有所异”,因含有权力成分,这就成了好一个“异”字了得的至关!

  • 标签: 办刊质量 领导关系 学者型 长官意志 领导层
  • 简介:实事求是,是科学必备的态度,当然也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们的基本素质.著名学者竺可桢认为作为科学家要有三条原则:一、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虚怀若谷,不专横;三、实事求是,严谨朴实,毫不苟且.中国科学界不乏这样的人,不过在共和国历史上要说真正将之付诸实践,并不惜以卵击石捍卫科学尊严的例子,应该首推21世纪第一年才逝世的水利工程学家黄万先生了.他的事迹是鲜为人知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因为决策不民主、轻视科学家的不同意见的事时有发生,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交纳了昂贵的"学费".黄万先生的经历即是其中一例,他本人也因忠言逆耳而获罪.然而汲取教训最沉痛的反不是别人,倒是黄先生后来经常喟叹的报国无门,真让人思之怆然!

  • 标签: 执著水利学家 水利学家黄万里
  • 简介:这几乎是韩松最奢侈的时间。写作被安排在凌晨,不管睡得多晚,他总是4点左右起来,一直写到6点。在位于宣武门像铅笔形状的新华社新闻大厦的一间办公室里,韩松先生盯着一只在微波炉盲目地爬着的嶂螂,他的手边放着一瓶威士忌和一盒治头疼的药,桌上摆着几份《人民日报》。

  • 标签: 韩松 科幻小说 布雷德伯里 新闻发布 柯云路 全国新闻界
  • 简介:咸安坊位于汉口胜利街与鄱阳街、南京路与北京路围合的街区中部,是汉口著名的老份之一。主入口在胜利街上,份巷道通到鄱阳街的过程中,有一段"之"字形巷道。巷道全长320米,宽6米,可以通行汽车。份共有二层或三层石库门楼房60余栋。咸安坊这个名称,最早只是指靠近胜利街的一部分份,中部则称和启昌,靠近鄱阳街的一部分称同仁。《武汉地名志》记载:"北段房屋由业主王奇峰等七人合建于1932年,称同仁。南段房屋于1933年由业主张韵轩等投资修建,称成安坊。中段称启昌,亦同时建成。1967年坊合并,曾改名灭资,1972年统称咸安坊。”

  • 标签: 咸安 《武汉地名志》 元和 北京路 南京路 巷道
  • 简介:张执一,原名张忍,中共早期党员。解放前较长时间在武汉地区从事革命活动。解放后曾任首届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顾问,全国政协常委。1983年在北京病逝。张执一的一生,充满着许多传奇式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在1932年至1935年在狱中生活,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 标签: 国民党监狱 监狱里 里张执一
  • 简介:2009年,我家迁居纪念塔,住房离纪念塔原址估计不到8米。儿孙们问我,纪念塔在哪里?我俯身指给他们看,就在窗子底下。他们又问,纪念塔是什么样子?我把儿时曾经目睹过的塔描述给他们听。但由于语言的描述不直观,他们听了也还是很难想象出塔的雄姿。

  • 标签: 纪念塔 记忆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