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尔宁对小儿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诊的96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顺尔宁来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09,P<0.05);观察组患者的气促、咳嗽、喘憋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可明显提高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折磨,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不良反应。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我院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作为此次研究内容,随机筛选200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原患疾病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后累及的器官或者系统,以及记录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200例患者中,骨折、肾病、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分别为20.50%、19.50%、14.00%;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中,心外血管系统、皮肤、用药位置占比最高,分别为55.50%、10.50%、10.50%。临床表现包括静脉炎、皮疹等皮肤症状、输液静脉炎等。结论:前列地尔引发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需要正确保存、使用,强化对不良反应的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顽固性心绞痛应用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对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于我院治疗的 60例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分组:实验组( 32例)、一般组( 28例),一般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 P< 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效率 96.88%,一般组患者临床效率 78.57%, P< 0.05,对比有统计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2.50%,一般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7.14%, P> 0.05,对比无统计意义。结论应用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简介: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SM)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收治入院的307例AIDS合并PSM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AIDS合并PSM患者中,生存组226例,死亡组81例,死亡率为26.38%。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静脉吸毒感染较性接触感染、氟康唑治疗方案较两性霉素B(AmB)方案、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cariniipneumonia,PCP)、血尿素氮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接受过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合并中毒性肝炎和白蛋白减少是AIDS合并PSM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合并细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和白细胞减少是AIDS合并PSM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吸毒感染、氟康唑治疗方案、合并PCP、血尿素氮升高、总胆红素升高和血小板减少是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以降低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茂菲氏滴管内不同液量对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12-2021.12,这1年内收治的400例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茂菲氏滴管内1/2液量进行排气输液,观察组采用茂菲氏滴管内2/3液量进行排气输液,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时的一次排气成功率和输液时发生的堵管、回血情况。结果:经选择不同液量输液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次排气成功率一定程度上高于对照组,堵管、回血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茂菲氏滴管内的不同液量对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有一定影响,在滴速保持匀速的情况下,2/3的管内液量比1/2的管内液量成功率要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者尿液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等真菌的感染特点、分布及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为例,并从患者送检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35株假丝酵母菌属,结果通过检测发现了135株真菌,主要是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共有102株占75.55%;主要分布以综合康复科为主,一共76株占总数的56.29%;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对两性霉素B敏感,并且敏感率为100%。结论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现代医疗行为的干扰,尿路感染的假丝酵母菌的发病率和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患者之间的关系成正比,选择正确的抗真菌药物和尽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能更好的进行控制真菌引起的感染。
简介:摘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多由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此菌寄生,但菌量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当全身或阴道内菌群失调、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阴道局部组织细胞免疫力降低时,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呈菌丝相时才出现症状。本病易复发,如一年内发作4次或4次以上,称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简称RVVC2。近年来,由于女性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该病有逐年增长趋势。总结一套有效的根治VVC的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