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只)和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MC组,12只)。正常对照组喂以常规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2周及14周末测定两组大鼠体重、血糖、血脂、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胰岛素等指标。并于12周末给予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14周末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2周及14周时模型组大鼠FBG、ALT、AST、tC、TG、LDL-C、VLDL、FFAs、FINs、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升高(P<0.05),HDL-C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注射STZ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逐渐上升,至第10日达到平稳高值。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规则;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可见中至重度脂肪沉积,多数肝小叶结构基本消失,肝细胞索模糊,并伴有高度气球样变,胞质中有大量脂滴空泡,严重者胞质疏松呈渔网状改变,界限不清。结论给予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可出现明显的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再加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即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光棒引导与传统喉镜在老年手术患者气管插管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行气管插管麻醉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麻醉光棒引导,对照组接受传统喉镜。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2min的血压及心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插管失败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插管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插管时及插管后2min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插管失败率分别为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麻醉光棒引导进行气管插管时,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扰动小,插管失败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患儿共计80例,均为2018年5-10月我院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患儿,在盲选法方式下,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的红光闪烁加海丁格光刷和遮盖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半年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用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较为可观,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快速有效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对比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远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2%,远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结论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效果理想,还可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脉冲光联合红光加心理疏导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25例,采用强脉冲光联合红光治疗即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疏导即为实验组,详解两组的美容效果、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提升,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改善显著;P<0.05。结论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在强脉冲光联合红光治疗的基础上加心理疏导,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美容效果,改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深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敦煌葆元汤对Αβ25-35致老年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Αβ25-35建立老年痴呆大鼠模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对照组、敦煌葆元汤预防组、敦煌葆元汤治疗组),采用定位航行实验中、空间搜索实验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降低(p<0.01)。给予大鼠治疗剂量古方“敦煌葆元汤”后,大鼠上述变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敦煌葆元汤可改善Αβ25-35致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对其进行自体血栓大脑中动脉栓塞,并在其脑内注入自体血,将其制备为脑栓塞合并出血实验模型。使用磁共振成像仪对其进行T2WI、DWI以及T2*WI等序列扫描。结果大鼠脑缺血MR成像的T2WI与T2*WI序列无明显异常表现,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为明显高信号,脑缺血区平均ADC值为(352.6±5.4)μm2/s。脑出血大鼠T2*WI序列表现为低信号环绕或混杂信号,DWI为高信号环绕,DWI与T2*WI诊断急性期脑血管病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100%。结论DWI能够有效诊断脑缺血,T2*WI有助于脑出血的早期诊断,DWI与T2*WI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丹妇炎康胶囊对苯酚胶浆致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10%乌拉坦10ml/kg麻醉后,向子宫内注入25%苯酚胶浆0.2ml造模。次日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1d,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和血浆粘度,然后处死大鼠,取子宫置10%甲醛中固定,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比较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大鼠子宫内注入苯酚胶后,子宫内膜上皮可见水肿及空泡样改变,固有层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增高,给予金丹妇炎康胶囊或妇科千金片,能明显减轻子宫组织病变程度,促进组织修复。降低全血粘度降低及血浆粘度。结论金丹妇炎康胶囊对苯酚胶浆致大鼠慢性盆腔炎具有治疗作用。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建立动物模型模拟病理生理过程是研究心力衰竭的重要途径。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本文综述了压力超负荷法制作心力衰竭模型的各种方法,以深入认识造模方法,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应用PDT治疗CSC病人30例(30只眼),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实施相应护理措施,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PDT治疗后30例患者(30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视力下降,并且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未发现任何由治疗诱发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损害,如缺血、炎症等。结论PDT治疗CSC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和提高,系统而有效的护理对完成整个治疗及减少CSC的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茶辣散封包揉熨法调护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100例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茶辣散中药封包揉熨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连续7天排便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38/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费力、肛门直肠阻塞和排便不完全感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茶辣散封包揉熨法能有效调护卧床患者的便秘情况,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acidphotodynamictherapy,ALA-PDT)疗法治疗联合CO2激光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肛周尖锐湿疣患96例,分为治疗组46例,经过连续CO2激光治疗后,再采用5-ALA-PDT治疗,应用LED光源照射,功率密度70mW/cm2,距离20cm,照射30min。对照组50例,仅采用连续CO2激光治疗。首次治疗后3个月后判定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结痂、渗出少,无感染、溃烂或瘢痕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治疗后创面出现糜烂、甚至溃疡、渗出明显,出现感染4例,瘢痕2例。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6.5%,对照组复发率26.0%,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5-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望于临床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尿道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尿道尖锐湿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CO2激光进行治疗,外用百多邦软膏进行涂抹,连续三周,每周复查一次,治疗效果的评价需要在治疗完成以后的4周、8周、12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之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复发率为10%,对照组的总复发率为4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前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尿道HPV感染,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本院出生的30名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设置为参照组,分析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宫产、早产儿、母乳喂养、胎膜早破、催产素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同时,经针对性护理,患儿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多方面因素均可能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期间,通过加强护理干预的方式,可缓解患儿症状,控制病情,保障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