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514089)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的对照组,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根据HAMD评分,两组2周末显效率分别为80%和40%,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周末显效率分别为86.6%和76.6%,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TESS分值无差异性(P<0.05)。结论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视觉P300的变化,探讨MECT对维、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性。方法将6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进行1次P300检查,两组分别在MECT治疗4、8周后再次进行P300检查。结果治疗4、8周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表现出视觉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波幅明显升高(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维汉两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O用于脓毒性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9例,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9例给予传统液体复苏治疗,实验组20例通过PICCO监测数值指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水平(Lac)、尿量、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当复苏后24h,两组患者Scvo2、Lac、尿量、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PICCO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能避免盲目补液对机体造成损害,为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提供更为客观的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12次MECT治疗,对照组给予6次MECT治疗。在接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M)、连线测试、Stroop测验,并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与基线相比,经过MECT之后两组患者的PANSS及各项分量表的评分均有下降(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研究组的WCST-M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分类完成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疗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不同,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MECT合并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单用齐拉西酮治疗,分别于治疗4、8、12周采用PANSS量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显示,两组在4周TESS评分、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8周、12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未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烧伤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NO-N1层级护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PT教学方法教学;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NO-N1层级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别在培训结果后,对liang组护士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同时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烧伤整形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00%N0-N1护理人员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内容直观,贴近临床,开拓思维,培训效率高的特点,适于烧伤整形外科护理教学,希望能继续采用该教学方法进行培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统计数据)。结论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低层级护理人员学习效率,拓展护理思维,提高工作质量,具有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在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4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无抽搐电休克时均采用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治疗,比较麻醉前后及电击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结果麻醉后患者SBP、DBP、HR及SpO2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击后患者SBP、DBP、HR及SpO2等指标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时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的躁动、呃逆、肌肉震颤等,治疗后均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在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医疗安全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强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医疗安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药物使用安全。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患者身体损害甚至夺取患者生命的案例并不少见。本文报告1例静脉点滴门冬阿奇霉素致迟缓性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生脉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注入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对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平均动脉压变化。结果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症状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例行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完成MECT和护理之后,1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缓解,现已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症状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应用音乐疗法对减轻焦虑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7年11月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34例辅助应用药物疗法者作为对照组,34例辅助应用音乐疗法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焦虑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SAS评分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辅助应用音乐疗法,可缓解其焦虑情绪,纠正精神症状,改善其生理、心理状态,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80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和平均动脉压等各项身体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喹硫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对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喹硫平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患者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患者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优,但数据对比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资料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各项PANS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结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用齐拉西酮,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连续动态监测血乳酸并联合中心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2014年于我科救治的55例脓毒症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入科后均按照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规范抢救后,根据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是否≥6mmHg,分为高Pcv-aCO2组(21例)和低Pcv-aCO2组(34例)。同时监测2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前以及液体复苏治疗之后6、12、24小时心排量(CO)、血乳酸(Lac)及乳酸清除率、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结果比较治疗后12、24h低Pcv-aCO2组,CO及MAP、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Lac明显低于高Pcv-aCO2组(P<0.05);APACHEⅡ评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积极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Pcv-aCO2≥6mmHg时仍提示全身组织灌注不足,Pcv-aCO2可以作为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进一步液体治疗的复苏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乳酸清除率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56例顽固性感染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并对比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和乳酸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和乳酸清除率上表现更优,且治疗有效性更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有6例患者死亡,占比21.42%,观察组则有1例患者死亡,占比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乳酸清除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